优秀博方面论文范文,与凯瑟琳·安·波特与她笔下的米兰达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优秀博方面论文网,关于凯瑟琳·安·波特与她笔下的米兰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优秀博及社会科学及大学学报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优秀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米兰达是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系列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形象.本文试图从几篇相关小说中找出米兰达的成长和思想转变的过程,分析她同时也是波特的自我实现.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优秀博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5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关 键 词:米兰达成长自我实现
作为美国2O世纪杰出的女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以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敏锐、细腻的观察,简练、犀利的笔法,写出了为数不多、但篇篇强劲有力、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作品,给人诸多启迪.
波特大部分的小说都可以说是基于她自己的真实的生活的,特别是她的米兰达系列小说可以说是她的自传体小说.米兰达的生活经历和波特的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米兰达的故事通过八个短、中篇小说讲述的,其中六个短篇收集在《斜塔及其他故事》中,反映的是童年时代的米兰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另外两个中篇小说是《老人》和《灰色马,灰色骑士》,探索了米兰达青春期的觉醒以及青年时期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按照下列次序读一下《马戏》、《坟》、《老人》、《灰色马,灰色骑士》,我们会发现米兰达从一个倔强的南方小姑娘成长为一位反抗习俗的著名作家的过程.
《马戏》里的米兰达还是一个小孩子,在和家人一起看马戏的时候被小丑吓得哇哇大哭,最后只好被女仆带回家.这是我们见到的最小的米兰达.《坟》中的米兰达也是孩子,只是大了几岁.整个故事情节是用成年米兰达的眼光来叙述的.主要讲述了米兰达和哥哥保罗在一个墓坑里觅宝的故事.小说中实际有三座坟:一座是那个真正的墓坑,另一座是埋葬野兔的坟,最后一座是埋葬了米兰达童年的坟,一座心灵的坟、知识和记忆的宝库.
在《老人》中的米兰达已经是个少年了,这篇小说可以说是米兰达系列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小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美貌和她生活的风光.艾米是被作为整个家族的骄傲而存在的.但是,米兰达却很怀疑艾米姑妈的美貌.她所看到加布里埃尔姑父与大人们传说中艾米姑妈那位既漂亮又浪漫的情人完全不符,最后她针对父亲和伊娃姑妈那些怀旧对话的不无痛苦的内心独白,实际上是年轻一代对老一代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就是南方古老的旧秩序的一种反抗和背叛.艾米实际上是家里为后代妇女树立的一个榜样.老一辈用歪曲了的形象和错觉苦心构筑的古老建筑,在米兰达心中彻底崩溃,尽管对未来毫无所知,但
![关于凯瑟琳·安·波特与她笔下的米兰达的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image.asp?http://www.cgt8.net/ddhimgt04/71c204693f085f68-b30661dc9d401414-18e63e03d58b6ed7a232b897f10bfccc.jpg
)
优秀博方面论文范文
米兰达对父亲和伊娃表姐拒绝接受关于艾米私奔的传说的做法感到不满.她觉得老年人不应该老是抓住记忆不放,而是要给年轻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对南方贵族家庭的那种制度和淑女教育感到反感,所以,她要反抗.与旧传统的冲突使米兰达的形象更为生动成熟,米兰达私奔结婚,逃离南方也是南方淑女寻求自我实现的一种成长方式.这正是女性意识的自知自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意识被唤醒,她不仅作为一个性别意义上的“女人”,而且要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而存在.
这段故事和波特的个人经历也是很吻合的.波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由祖母一手带大.在16岁的时候波特也和别人私奔了.
小说《灰色马,灰色骑士》告诉我们有关米兰达的爱情故事.这个题目来自一首黑人民歌,出自《新约圣经•,启示录》中骑灰色马的死神的典故.在这首歌中,米兰达告诉她的男友亚当,这匹象征死亡的灰色马夺走了整个家庭成员的生命,但终于被乞求留下了一个歌手,让他去哀悼他们.米兰达就是这位歌手,她在经历了多位家庭成员和爱人亚当的死亡后被留了下来,她就是唱挽歌的那位歌手.24岁的米兰达脱离了家庭,摆脱了使她厌倦的婚姻,单枪匹马闯天下,在小说中作者关心的并不只是亚当和米兰达的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她揭示了在疾病、战争和死亡的威胁下人的处境和处世的态度.由于作者善于观察、体验和反映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她的创作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感悟,对于米兰达而言,战争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作为一个女人她必须在被动心理和创作独立性之间作斗争,必须在消极理性和主动创作性之间作斗争又必须在放弃规定的自我与获取自由人格之间作斗争.米兰达最后决心以自己的意志和自己对现实的看法为基础去生活,只有这样她才能确立真正的人格,避免被动接受别人为她制定的角色或他人对现实的看法.她不再是被动的看戏人,而是成为戏剧评论家,用自己对社会的观察,演绎着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由别人规定的人生.她在工作中显示性格力量―志气、勇气、独立精神和决心,这些正是她魅力组成的一部分,她独自栖身于公寓,拼命为生计而工作,不禁思忖:“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我的,我什么也没有,不过没有也就够了,也挺好,没有就是我的一切嘛.”除自己的力量别无他依,这一方面是她的窘困,另一方面是她的骄傲.这种骄傲是她成熟人格的标志,是走出传统巢穴的现代女性独特个性的标志.
亚当之死和她自己神志昏迷时产生的妄想使米兰达放弃了一切幻想,放弃了希望和爱情.她被留了下来,回归到自我的核心点.她看到了自己的意志力,它强烈得能征服死亡,看到了她独自活下去的能力,看到了自己的人格和不依赖别人的现实.她以自己的方式在实现着自我.
在20世纪初经济政治动荡的年代,一个独身奋斗的女性面对每
优秀博方面论文范文,与凯瑟琳·安·波特与她笔下的米兰达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