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红军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1934-1936:隔壁的中华民国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红军类论文格式模板,关于1934-1936:隔壁的中华民国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红军及古建筑及历史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红军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四维”(礼义廉耻)、“八一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道德标准结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

“新生活运动”亦提倡简朴风俗.有激进分子热烈响应,遂组织“摩登破坏团”,标榜“爱国”传统,以“排洋兴华”、“提倡国货”为行动指针,到处手执利剪,对过往行人身上所穿西服“动刀”.最初以杭州、北平活动为频繁,后逐渐蔓延到南京.

然而即使是大知识分子胡适对新生活运动的反应却是无动于衷的,但也没什么特别仇恨.他只是很温和地评论说,这场运动很难指望能达到政府的期望;告诉人民系好上装的扣子,刷子,勿在公共场所吐痰,这都不错,但是真正的进步不应与这种使中国人培养起最低限度人的样子的努力混淆起来.相反,国家的拯救与民族的复兴,完全取决于最高水平的知识与技术.政府必须明白什么是它能做的,什么是它不能做的.这个新生活运动历时15年,到1949年以国民党失败撤退到台湾后无疾而终.

鲁迅与长征的秘密关系

图为著名画家陈逸飞创作的鲁迅给红军写信的油画,名为“祝贺长征胜利”.鲁迅手里捏着一封写给毛泽东的信.这是一个虚构的场景,取材于鲁迅给红军发贺电的事情.

鲁迅与长征的这段秘密关系,后来在宣传鲁迅的时候成为津津乐道的一段典故,不过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和经手人知晓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35年年底,鲁迅的朋友史沫特莱,当时她在上海的公开身份是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的特派记者,来到鲁迅家,秘密地告诉鲁迅一个消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病榻上的鲁迅于是在第二天与来访的茅盾商议联名发一份电报给红军,祝贺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胜利.

最后这份电报据说是由史沫特莱通过第三国际从法国转发到陕北,联名发电报的茅盾在回忆中说确有此事,但自己并未见到过鲁迅起草的电报原文.遥相呼应,毛泽东后来也把鲁迅视为文化旗手.他曾这样评价鲁迅,“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1935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等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鲁迅与红军的渊源甚深.1932年,红军将领陈赓因伤到上海治疗.和鲁迅作过一次长时间的促膝相谈.鲁迅从陈赓处了解了红军和延安的故事,陈赓给鲁迅画了幅红军作战形势草图甚至被鲁迅收藏起来.据传鲁迅曾计划写一部《铁流》式的反映红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而未实现.红军抗日先遣队总司令方志敏被俘入狱后,鲁迅冒着生命危险替他保存、转送了他在狱中写给中共中央的信件和文稿.其中包括著名的《狱中纪实》、《可爱的中国》等文章.

1935年秋末,鲁迅曾作旧体诗《亥年残秋偶作》:“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此时正值毛泽东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时.解放后有研究得出结论,该诗前半部分明写国民党军官在日军威胁下纷纷南逃,结尾暗写红军长征胜利,北上抗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

鲁迅和茅盾发给红军的祝贺电报内文:

“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

(选自《红军》/师永刚刘琼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0月)

1 2 3

红军类论文范文数据库,与1934-1936:隔壁的中华民国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论著

唐代文学论文

学位论文学术检测

大学文学论文

文学杂志投稿邮箱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函授汉语言文学论文

语文学生论文

1934-1936:隔壁的中华民国(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