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古逸诗》探析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学报有关论文查重免费,关于《古逸诗》探析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学报及汉语言文学及参考文献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学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古谚》云:“少所见,多所怪.见骆驼言马肿背.”少见多怪,看见骆驼说马背肿,直接将生活中的场景搬入诗中,充满生活情趣.《宋城者歌》更是充满生活情趣,将污吏华元与工匠的对歌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匠人的讽刺挖苦、华元的强辞夺理,都充满了生活情趣,仿佛就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生动传神,令人发笑.
4古朴性.《古逸诗》中的诗,大多数是人们口头创作的,其呈现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古朴,主要体现在:用词简单、不加修饰、自然、传神等方面.如《史记引古诗》用词就非常简单、口语化.如:“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弹歌》仅八字,就将狩猎时代人们的生活准确反映出来.《击壤歌》共五句,前四句叙事,分别写作、息、饮、食四个方面.通过对这日常生活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准确地将早期农业时代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状况反映出来.
5不完整性和多变性.《古逸诗》中有不少结构不完整的古诗.有些甚至是零言碎句.如“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妇死腹悲,惟身知之”、“狐欲渡河,无奈尾何”等等.显而易见,这些作品原本并非一两句,只是由于口头文学不易流传,再加上在流传过程中多有加工,因此今天只能看到零散的片言只语了.
由于《古逸诗》的不完整性,因而也表现出另一个特点,即灵活多变性.《古逸诗》在口头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难免依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加工,因此就产生了同一首诗有不同版本的情况.如《饭牛歌》至少有四个不同的版本.《琴歌》也有三个版本,而且差异较大.
即使同一体裁,在《古逸诗》中也有不同的说法.如“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史记》)、“力田不如遇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列女传》).前者更简洁、更口语化,而后者语气更强烈,更深刻.
四《古逸诗》的价值
1《古逸诗》是诗之起源.沈德潜在《古诗源》序中云:“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其《例言》中第一句话亦云:“《康衢》《击壤》,肇开诗声”.是言古诗是我国诗歌的开山之作,是诗歌作品的源头.
中国诗歌起源于上古歌谣,兴起于民间.《古逸诗》所收录的《击壤歌》、《伊耆氏腊辞》、《弹歌》、《卿云歌》等,是产生于上古而经后世文人的修饰后流传下来的作品,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最初创作.而先秦一批见诸正史或诸子的各色铭文韵语,以及歌谣逸诗,是对《诗经》、《楚辞》的补充丰富,让我们看到一个更接近原生态的古诗源泉.
2《古逸诗》是产生《诗经》、《楚辞》这两大杰作的土壤.周秉高先生对比了《古逸诗》中的《琴歌》及《楚辞》中的《少司命》两篇作品后,认为《古逸诗》中的有些作品早于《诗经》、《楚辞》,并且对二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古逸诗》与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这无疑是正确的.
《楚人歌》被人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它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尤其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一句与《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结构、语气几乎相同,其对《楚辞》创作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3《古逸诗》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古逸诗》之所以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主要是因为这些诗句闪耀着深邃的思想性、哲理性.许多诗都成为了今天的成语.据不完全统计,125首诗共孕育了60余条成语.如攘攘熙熙、众口铄金、唇亡齿寒等成语均源于《古逸诗》.
后世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古逸诗》中的语典或典故.如唐代杜甫《别董》中的“当念着白帽,采薇青云端”,用的是《采薇歌》之典.宋代李之义《雷塘行》中的“鞭长不能及马腹,有限生涯时苦促”,用的是“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之语.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大学学报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4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4从《古逸诗》中可看出一些历史事实的端倪.《卿云歌》寓禅代之旨,《八伯歌》乃颂禹之美德,亦可看成是众官对舜执政多年政迹的肯定.《帝载歌》则更加坚定地表达出舜顺应四时及民愿而禅让于禹的决心.通过这一组歌,我们可以了解舜禅位于禹的历史,甚至可以想象出禅让大会的情形.
5《弹歌》被清人称为中国最早的诗歌,但事实并非如此.甲骨文中有些文字可能是更早的诗.如《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以鹤鸣于树荫起兴,言我有美酒,愿与你共饮,似是一首咏嘉宾饮宴的诗.内容与形式都与《诗经小雅鹿鸣》首章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句,颇有相似.
注: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课题“《古逸诗》研究”之成果.
参考文献:
[1]郭预蘅:《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2007年版.
[3]王新建,罗丽:《先秦农事诗的社会及技术信息研究》,《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4]周秉高:《论先秦逸诗》,《职大学报》,2001年第3期.
[5]张晓彭:《沈德潜〈古诗源〉的价值》,《南都学坛》,2008年第3期.
[6]周军:《沈德潜“格调说”的范本――〈古诗源〉》,《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冯保善:《沈德潜与〈古诗源〉》,《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李泽华:《关于先秦时代逸诗的探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作者简介:张社列,男,1966―,河北沙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
大学学报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古逸诗》探析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