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全球化相关论文例文,与英汉广告语的跨文化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经济全球化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关于英汉广告语的跨文化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广告语及文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全球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40;广告语,使华人倍感温馨,大大推动了商品的销售量.青岛啤酒抓住机遇,立足于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北京奥运期间打出了Passion,Dream&Success(激情成就梦想)的广告语,激发了各国奥运健儿顽强拼搏的斗志.因此文化融合与传播已成为当今世界广告宣传的潮流.英汉广告商在进行广告创作时,应汲取两种文化的营养,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寻找共通之处,设计两种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语言,以此来促进广告文化的交流、发展和繁荣.四英汉广告语的跨文化整合
只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角度,不足以全面解释英汉跨文化广告语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冲突是广告文化传播的必然表现,而其融合是广告文化发展的趋势,是冲突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借用了文化整合这一概念,来解释英汉广告语传播的深层文化动因.所谓文化整合,“就是人类文化在相互冲突中实现相互融合的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基本趋势,是二者的对立统一.”(李晓东,2003)
当前,在文化大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文化形式以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文化问题,都可以置于文化整合的框架内获得充分的解释.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大众消费文化的一种方式,其整合过程是承载着不同文化元素的广告语,在交流和传播中所体现的一体化和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即英汉广告语的整合过程,是从相互冲突、抵制到适应、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一体化,也包括多样化,既接纳异国文化的精华部分,又保留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一体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才使得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色彩缤纷,这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魅力所在.通过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讲情感的核心价值观也获得西方受众的认可,并得以弘扬和升华.而西方的个体文化也得到了国内受众的接受.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汉广告文化所呈现出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从全球着眼,从本土着手”(于根元,2007),尽可能在本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寻找与异族文化的共同之处,最大程度上获得各国受众的心理认同.受众从广告语中获得的不仅是信息,还有愉悦、感动、信任和智慧.如,诺基亚的广告语ConnectingPeople(科技以人为本),Let’sMakeThingsBetter(让我们做的更好――飞利浦广告语),“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走近科学”(《走近科学》电视栏目广告语),“不懂驾驭自我,何以征服世界”(奥迪A4广告语).这些广告语在宣传产品的同时,给人以启迪和智慧,这充分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在整合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巨大魅力,足以引起各国受众的共鸣.
一些西方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两种文化融合后所产生的新的文化元素,都被纳入英汉广告语中,因此,英汉广告语经过文化整合后呈现出来的不是单一的民族性或共通性,而是一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跨文化广告语所表现出的中西差异的分界线,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已不再明显.但片面地强调融合,忽略本土的文化特色,尤其是文化禁忌,仍然会导致严重的文化冲突.如何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符合受众文化心理的精彩广告语,从而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是广告商和广告设计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英汉广告语能够深刻反映出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英汉广告语言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掌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动态,所创作出的英汉广告语才能为中西方人所共同理解和接受,引起受众对商品的好感与青睐.本文借助文化整合概念,从文化发展的动态过程着手分析英汉广
关于经济全球化相关论文例文
注:本文系2008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题目:跨文化视角下的广告传播研究,课题号:HB08BXW004.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吕吉瑛:《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4期.
[4]潘清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比较与翻译》,《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5]许美珍:《浅谈英汉广告中文化的导入》,《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6]叶慧君:《汉英词语‘搭配’的文化成因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7]于根元:《广告语言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叶慧君,女,1969―,安徽黄山人,硕士,河北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语篇分析、英汉对比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许朝阳,女,1963―,河北顺平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
刘龙,男,1979―,内蒙古赤峰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
关于经济全球化相关论文例文,与英汉广告语的跨文化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