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翻译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英文翻译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英文翻译及参考文献及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英文翻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3267;于LeiMing翻译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的兰亭以及《滕王阁序》中的“兰亭已矣”一句中的“兰亭”,它的英文名称该怎么翻译呢?笔者认为这里的“兰”既与“orchid”(兰花)没有任何联系,又与“magnolia”(木兰)没有任何瓜葛.也就是说,“兰亭”中的“兰”字既不能译成木兰的兰,又不能译成兰花的“兰”.兰亭只不过是一古亭的名称,且兰亭名称的由来也与“兰”没有任何联系.兰亭较贴切的译名应为“LanPavilion”而不该是“OrchidPavilion”,就像兰州不能译为“OrchidZhou”一样.其次,有的译者的译文中虽未误用“orchid”和“magnolia”,但在翻译时,对“兰”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不仅违背了“信、达、雅”的翻译三原则,而且也容易使读者产生对译者的不信任感,有损于译者的形象.
例如,在XuYuanzhong、LuPeixuan、WuJuntao等三人选译的英汉对照《唐诗三百首新译》中,由NiPeiling翻译的马戴的《楚汪怀古》中的“人在木兰舟”,英文译文是:“atravellerhearsthenalog-canoe”,这里的“木兰舟”就变成了“大圆木凿成的独木舟了”.
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词百首英译》中,译者则把苏轼的《浣溪沙》中的“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译成了“atthefootofahill,flowersbegintobud(山脚下,朵朵花儿含苞待放)”.这样的翻译很显然有悖于功能对等,原文中“兰芽短浸溪”的意境已不复存在.若在其它的语言环境里,为了达到“雅”的效果,译文做适当的变通,在翻译原则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具体到这首诗里,“兰芽短浸溪”受到了语域的制约.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到湖北黄州后的第三年春所作.据《东坡志林》卷一载: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病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这里提到的歌,即这首脍炙人口的《浣溪沙》.
词中,作者以旷达不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待贬谪生活,呼唤着春日的到来.作者用兰草暗示他那高雅、纯洁、潇洒的情操.清泉寺边,溪流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发出娇嫩的幼芽.作者旨在点明严冬已过,明媚的春光又将撒满人间.而译者把“兰芽”译成了“flowers”,显然与语源文功能不对等.作者有意以“兰”自比,以兰芽萌发指代春天的来临,而这高洁的兰草和已来临的春天在译文里已见不到踪影.这就会使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难以弄清诗中的意境和人物人格的体现,无疑会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筑起一道无法逾越的藩篱.
再如,由XuZhongjie先生撰著的《词百首英译》一书中,Xu先生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他在译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把“独上兰舟”译成:“Iunloosemyshirt,alone,Itakeaboat.”显然,boat前应加上修饰词“magnolia”;在同一本书中,Xu先生把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兰舟催发”译成了:“Whenallabroad,Iheardtheboatmanblare.”
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草本的“兰”时,一般比较准确.如:197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hineseRhyme,PoemsintheFuFormfromHanandsixDynastiesPeriods”,该书由BurtonWaston翻译.其中的一篇《洛神赋》,译者在译“微幽兰之芳霭兮”一句时,译为:“Dimmedbytheodoroushazeofunseenorchids”,此乃十分准确.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343814.html
又如,XuYuanzhong先生在他的《唐宋词百首》一书中,在译苏轼的《浣溪沙》中的“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时,英文译文也译得十分贴切.他的译文是:“inthebrookbelowthehilltheredrownstheorchidbud.”
三造成误译的原因分析
唐宋诗词的翻译要真正做到功能对等,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诗词中多采用比喻、比拟甚至隐喻,这更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真正了解源语的内涵,还要时刻把握语域和意义的对等.否则,不是译文不能“信、达、雅”,让人啼笑皆非;就是人们无法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述考证资料,多出自名家之手,他们都是治学严谨的前辈,想必是翻译慎之又慎.之所以有此瑕疵,恐源于以下原因:一是译者疏忽大意,缺乏仔细斟酌,以致造成误译,并非望文生义;二是有意回避.作为回避者,或是明知有别,不知所趋;或是不够严谨,含糊略过.如是疏忽,不仅有悖于“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也会给海内外的广大读者造成误解.所以,有必要辨明是非.
文中纠错,涉及许多名家.笔者学识浅薄,本不敢班门弄斧,但为了学术的严肃性,还是出此拙作,以求和各位学者商榷,仅此而已.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参考文献:
[1]徐元中译:《唐宋词150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徐中杰译:《词百首英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3]BurtonWaston译:《ChineseRhyme.PoemsinTheFuFormfromHanandSixDynastiesPeriods》,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YangXiandyiandGladys合译:《熊猫丛书》,
英文翻译有关论文范文集
[5]现代汉语词海编委会:《词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6]T.C.Lai、MoricaLai:《AselectionofFuandPreface》,香港出版社,1979年版.
[7]朱原等译:《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NiPeili译:《唐诗三百首新译》,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
作者简介:郭朝阳,男,1959―,河南舞钢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
英文翻译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唐宋诗词中木兰\兰花的英文翻译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