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考文献论文范文素材,与再读《傲慢与偏见》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参考文献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再读《傲慢与偏见》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参考文献及人物形象及英语语言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参考文献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弗洛伊德“意识流”是基
关于参考文献论文范文素材
关 键 词: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意识;自我意识;超我意识
作者简介:李燕,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山东聊城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037-01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作品生动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奥斯汀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透过对各色人物的细致刻画,描绘了一幅19世纪初英国乡村社会的众生相.班持纳一家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大姐简,二姐伊丽莎白和幺女莉迪亚.所谓人与人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归结到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中.
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对他的早期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格有三个部分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无意识的,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自我代表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按照“现实原则”行动.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按照“至善原则”活动.“超我”为人类所特有,表现为良心和自我理想,抑制本能欲望,以求道德完善.《傲慢与偏见》中三姐妹的人格,恰恰符合这三重人格.
一、莉迪亚的本我实现
莉迪亚是小说中作者着墨不多却最受争议的一个人物形象.她青春年少,喜欢幻想,渴望爱情,一旦步入爱河,便热情奔放,势不可挡,而威克姆恰是那种能花言巧语,讨女士欢心的花花公子.莉迪亚遇上军官威克姆,心中顷刻燃起绚丽的爱情之火.
莉迪亚的本我形象首先在于她始终以“快乐原则”行事.在这个原则的驱使下,为了自己的爱情置家族的荣辱于不顾;为了自己的爱情,莉迪亚还置道德与年龄限制于不顾,寻求本能与心理的最大满足是其本我形象的又一体现.这使得她一步一步走上了当时社会所不容的违背纲常、叛离礼教的道路.在她的心中,“情”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功名利禄,是非荣辱,统统被抛开.莉迪亚最终因为违背社会世俗道德准则而选择了私奔,被大多数人遣责和否定,成为负面形象的代名词.
二、伊丽莎白的自我意识表现
伊丽莎白受父亲的影响最深.她继承了父亲的智慧和母亲积极的性情,是个资质聪颖,独立性很强的女子.她像她的父亲一样,喜欢读书,具有一定的才智,同时她还继承了父亲的幽默感和嘲讽人的技巧.她具有超越常人的良好口味和对可爱风景的鉴赏力.她看到了父母的不幸婚姻,因此,一再强调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她批判那种唯利是图的金钱婚姻,比如,就看不起她的朋友夏洛蒂嫁给柯林斯,但她并不把金钱与爱情绝对分开,她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嫁一个有钱人.同时,她也有性格中的不足,最大的失误就是她被威克姆的外表和说话方式所迷惑,对威克姆的谎言毫无觉察,以致对达西产生了更深的偏见.
伊丽莎白的自我意识体现在按照“现实原则”处事.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原则.在听信韦恩对达西的中伤后,没有因为达西的高贵出身而减缓对他的偏见,而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将达西列为“忘恩负义之人”,这虽然是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她自己对出身高贵的人以同常人一样的规范来约束的思想.
三、简的超我意识呈现
简的温柔衬托了伊丽莎白的热情和争强好胜,她是超我意识的集中体现者,她按照“至善原则”来行事,认为天下人人都是好人,还把自己对宾利热切的爱由于女性的矜持而深深地埋藏起来,不愿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宾利和达西都对其误解,达西还想办法让自己的朋友宾利离开简.宾利离开她后,简还自我安慰道:
我既不奢望他什么,也不担心什么,更没有什么地方要责备他.等我立刻就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只怪我自己瞎想,好在并没有损害别人,只是损害了我自己.
简处处为别人着想,刻画出一个相对于伊丽莎白的“自我”形象的“超我”形象.简纯洁善良,温柔而有耐心.在她眼里,天下人都是成好人,但这却是她的一大性格缺陷.她看不出别人的缺点,说明她的判断能力有限.她性格过分拘谨,她把对宾利的强烈的爱隐藏在文雅的外表下,没有把对宾利的钟爱流露出来,由于矜持和被动,一度让喜欢她的宾利先生产生了误解,几乎放弃了对她的追求,即使如此,柔弱的简依然逆来顺受,以至于因为心灰意冷而产生绝望情绪.她的性格中的被动,碰到困难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的这一点与她的父亲很像.
结语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三姐妹的性格截然不同,虽然最终都实现了贝内特夫人的“夙愿”:都嫁了人,而且大女儿和二女儿还嫁给了有钱人,但他们的生活会因其性格而截然不同.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分析三姐妹的性格会更好的理解这部经典的作品,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中呈现的作者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wenxue/030365341.html
参考文献:
[1]ToddJa.TheCambridgeintroductiontoJaneAusti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参考文献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KirkhamMargaret.JaneAusten:FeminismandFiction.London:TheAthlonePress,1997.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甘仙女:从《傲慢与偏见》中看简•,奥斯丁的复杂性.
[5]朱虹:奥斯丁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关于参考文献论文范文素材,与再读《傲慢与偏见》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