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加拿大印象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导游类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加拿大印象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导游及乞丐及比较好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导游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7;抽烟,既可以把嘴堵住,又可以避免上述两个难题.这一说大家不高兴了,马上就有人提醒他这是妇女代表团,说话得注意!他好像没听见,继续说着他的奇谈怪论.快到旅馆时,他又说了,不要说旅店和旅馆,要不人们会把你们看成是“驴”,“驴”店是关驴的地方,要叫客店;这人还不乏幽默,虽然一直板着脸,但还有这个优点,我们的印象稍稍好了一些.到了旅馆,他又一一把我们的行李搬下来,为我们办好了入住手续,再一次大声宣布着注意事项和第二天的日程.第二天,听另一位导游唐先生介绍,昨晚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博士,南京人,到这里已有十三年了,是他们的师傅和领导,其他人都是他的弟子.我们都有些吃惊,怎么看他都不像一个博士,倒有些像农村来的打工仔,而且在国外住了那么长时间了,还那么土.习惯于以貌取人的中国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一个团员自作聪明地说,他肯定是南京郊区的农民,上了大学才走了出来.
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听课他当翻译,我们参观时他当导游,对加拿大的历史,甚至是一些民间故事和传说,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来.不仅如此,他对中国的历史、国内的情况以及成语故事,现在流行的术语,包括文革时期的故事和术语也十分熟悉,信手拈来,融汇在他的解说中,使我们的学习和参观变得轻松愉快,我们这才发现陈先生的风趣、幽默、诙谐和知识的渊博.渐渐地,大家喜欢上了这个其貌不扬的“洋”博士,叫他陈博,他乐了:“伯”就是伯伯的“伯”,我就是你们的陈伯.后来我们才听说,这次访问加拿大,为什么会拖延时间,是中方培训学习的组织者指定非得陈先生来做翻译和导游,恰好当时陈先生另有任务,只好把我们的行程一推再推.也正因为有了陈博这样优秀的翻译,我们才有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陈博原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在一次江苏省英文竞赛中他获得了第二名,一帆风顺地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江苏中石化公司工作,以后考取了加拿大的硕士研究生,到加拿大又重新读了两年硕士,接着读完了博士,在读博士期间,加拿大的官员就纷纷当起了说客,劝其留下,于是就成了加拿大公民.我们为他想不通,读了十几年的专业,现在完全丢掉,另起炉灶,干起导游职业,不免可惜,我们劝他,如果回国,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说,国内也有人而且是比较好的单位叫他回去,并且许诺年薪35万,但是,他担心女儿怎么办,太太怎么办,如何适应国内纷繁复杂的人事关系,犹豫了一阵,还是留了下来.一说起女儿,陈博就特别高兴,连忙拿出女儿的照片,“瞧,这是我的女儿,十六岁了,上十年级了,也就是高一.”
他说,我在国外也一样能为国效力,有一次,国家某部和加拿大政府谈一个项目,翻译直译,意思不到位,差点就谈崩了,把他叫去做再次谈判的翻译,他并没有采取直译,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分析和说服双方接受条款,最后项目合同签署了,双方都十分满意,把头功挂在了他的身上.他说他很喜欢他现在的这个工作,他在美洲金融研究所工作,因为加拿大和中国还没有旅游的协议,他另辟蹊径,开展了学习培训的项目,当起了专职的翻译和导游,他每年都要接待三、四十起国内的宾客.经常和国内的人交往,也了解了国内的情况,平时也特别留心中国的发展和国内的信息,而且他几乎每年回国一趟,今年四月,大学同学聚会,他二话没说,就回去了,他感叹道南京变化真大啊,一年一个样.
几天下来,我们彼此都熟悉了,在一起开开玩笑,但一旦涉及到日程安排,公务学习,他就变得十分“不通人情”.因为这个团都是女同志,一开始就吵吵嚷嚷要去商场买东西,他的理念是没有特殊变化,坚决按日程办,首先保证公务学习,其次是旅游,第三才是购物.在这种时候,往往闹得有些人不大愉快.但由于他是导游又是加方的组织者,我们只有服从他的安排.
老板――的哥
为我们开车的师傅姓任,英文名字叫“盖瑞”,到加拿大四年多,是山东青岛人,高高的个子,气宇轩昂,穿着讲究,一表人才,豪爽、开朗、坦诚、热情,山东人的性格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任师傅.但几天以后,我发现他身上有一种不易察觉的忧郁,这种表情和眼神在我同学那里,表现得尤其突出,而在他身上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这使我有了想深究其就的一种欲望.在不断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原来是青岛市一个响当当的民营企业家,他的“佳兴”汽车配件批发公司,几乎垄断了青岛市的汽车配件,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了.但为什么会丢掉大老板不做,而跑到这里来当打工仔呢?这又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我的刨根问底之下,他讲了他的故事.他说,他来加拿大纯属偶然,是在一群朋友的鼓动下,动了出国的念头,但要放弃国内的企业和家产,他还下不了决心,就在一次饭局上,他喝得晕晕乎乎,在朋友的再次说服下,他一拍板,就把企业卖了.后路断了,只得破釜沉舟了,把钱投到了加拿大,携家带口,不远万里投资移民来到这里,当时以为到了西方就到了天堂,来到这里,才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语言不通,情况不清,市场不明,连道路也不熟,找不着工作,投资又不知道投在哪里,干什么好.这一下子傻眼了,在租借的楼房里,他蒙头睡了两个礼拜,满脑子只会想一个问题:怎么办!怎么办!回去,已经没有后路了,而且也没脸回国了,但在这里又怎么办?那时的他沮丧到了极点.他的妻子看他这副模样也慌了,连忙向朋友求救,朋友为他出了一个主意,劝他出去打工,并为他联系了一些事干.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说,你猜一猜是什么工作,我摇头:“不知道.”他接着说,三件事,第一件,打扫教堂,当清洁工,每星期打扫两次;第二件给一个舞蹈学校擦镜子,每星期两次;第三件是每天给两户人家擦洗电器和卡拉OK机,三项工作每月1500加元.他说:“你想想,我在国内,吃香的,喝辣的,吹我捧我的人多,我可以吆五喝六的,呼风唤雨,经常出入歌舞厅,小姐围着我转,服务员小心冀翼地侍候着我,那是上等人的生活.到了所谓天堂,却要为别人打扫卫生、擦玻璃、擦机器,沦为最下等的人,别说是老板,就是一个五尺男儿也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真是不甘心啊!”我问他:“你去了吗?”他说:“去,怎么不去,一是为了适应,二是为了将来的生存,哪管什么架子,面子.”以一个最普通的打工仔生存下来.一个月以后,他投资开了一家中国餐馆,结果只有亏的,没有赚的.他放弃了开餐馆,和朋友合伙干起来老本行,搞汽车修理和零售配件,又一年过去了,还是亏本,只好停业.以后他自己买了一部货车,为别人拉货,来往于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几年以后,把亏了的钱赚了回来,他又把车卖了,加入了的士行列,专门为租车公司开车.他说,刚到这里的时候,不认识路,也不认识字,路牌看不懂,问路也不行,经常开车出去就找不着回家的路,一次,凭着感觉,走出了好远,越走越觉得不对,就停下车来给朋友打,朋友问他在什么位置,他也说不清,朋友只好叫他一个一个地念路牌的字母,念完以后,朋友说:“你知道你在哪里吗?你已经走出了多伦多一百多公里,等在那里不要动,我来接你.”最后,还是朋友把他带回了家.现在这位昔日的大老板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的哥了,上下车,他为我们搬运行李,我们下车,他大声嘱咐“沿车走,靠边行,小心来往车辆.”我们开会或游玩,他一人坐在车子里等,我们在饭馆吃饭,他在车上吃盒饭,我问他,“昔日的老板,今天的打工仔,心理落差这么大,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唉!环境改造人啊,刚到这里的时候,真是后悔,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现在好了,语言关过了,心态也平和了,心理状况也调试过来了.”我问他,现在能够融入这个社会了吗?他说,我们第一代移民,注定是漂浮不定的,在这里想回国,回国以后,又嫌国内人太多、太乱,关系太复杂,太浮躁,又想回来,两头跑,就像一棵无根的草.有一次,我们在车上唱起了《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歌声一停,任师傅和导游陈博就叫停,“不要唱了,唱得我们心酸,要流泪了.”这首歌也许触动了这些海外游子最敏感、最柔软的神经,远在他乡异国,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甚至成年累月地不能回家,心里已经很难受了,这是中国人的情感,我想我能
导游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加拿大印象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