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人物形象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2期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人物形象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2期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物形象及故事及小说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物形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三里湾》等作品.比如,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很少看到“中间人物”,而《创业史》等作品中的梁三老汉、弯弯绕、滚刀肉等形象的塑造,有着对民间文化、农民心理的深刻理解;其四,这些作品有着坚硬的故事“内核”,却没有对历史更深入、细致的把握,故事的内在规定性限制了作家想象与触摸历史的空间.

罗伟章的《变脸》(《人民文学》2006年第3期)将视角定位在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存在夹缝里的小包工头陈太学身上,他一面卑躬屈膝地讨好建设局项目部经理,努力将小包工头的位置坐稳、坐好、坐大;一面又为了自己的私利开始步步盘剥手下的农民兄弟――他的“变脸”既体现在这两种身份之间,又体现在他对待农民工日趋苛刻的态度上.作者在《大嫂谣》中侧写的小包工头(胡贵)在《变脸》中跃为主角,陈太学无疑是胡贵的另一种活法,《变脸》不惜剔其血肉,将这种活法一味放大,声泪俱下地把陈太学“变脸”的难处指给我们看,叙述不断地被诸如“你看这儿”、“你再看那儿”的手势粗暴而振振有词地打断.作者似乎对陈太学那种“实在熬不住了”的想法感同身受,生怕我们不理解他的“为难”、他的“理想”、他的“耻辱”、“后悔”与自我“怜悯”,甚至不惜将这些词一一写出.我们开始还替陈太学心疼了一把,后来就只顾得上看作者自己的表演了――他一面忙于指点我们阅读,一面委实哭得太凶,不得已,最后我们只好将同情心都给了罗伟章而不是陈太学.罗伟章把《变脸》做成了力气活,握笔虽狠,落笔却有些粗糙.


如何写人物形象论文
播放:22582次 评论:7351人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2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滕肖澜的《蓝宝石戒指》(中篇,《人民文学》第4期)乍一看并非光彩夺目,味道却都浸在小说的“举手投足”间,像一个难言出众却十分耐看的女子,它的好处有点渐入人心的味道.故事在两个年龄处境迥异的女人之间展开,一个不失风韵、事业有成,却为老公的婚外情所困;一个年轻质朴、夫妻恩爱,日子却有几分拮据.二人从相识到相交,先是互存羡慕,各有庆幸;复而相互嫉妒,挣扎不出,以致不惜夸饰自己的所有来贬踏对方的痛处――其间,影影绰绰让人想见张派人物的颦蹙,只是与张派人物的老辣相比,这两个女人却处处显出小家碧玉的局促――小说每一步都迈得“小”而谨慎,作者也以小心翼翼的笔致将两个本性纯良的女人的潜意识一点点地挖了出来.两人相持时有种互相被激发的决绝,这种决绝却总是带有一种当事人并不自知、无法控制的冲动,她们脱口而出的言语常让书里书外的人愕然,好在这“愕然”却有顺理成章的情感逻辑托底,一来不失唐突,二来也有了内在的劲道.只是有时她们二人的对决包裹得不甚周严,戏演得过于明白,反露出三分做的痕迹.

较之《月亮里没有人》(滕肖澜《人民文学》2005年第8期,中篇),《蓝》的结构更为紧凑,剔除了情节上那种不自然的巧合,叙事也少了牵强.值得注意的是,《蓝》与《煲汤》(畀愚《人民文学》2004年第7期,中篇)、《紫蔷薇影楼》(乔叶《人民文学》2004年第11期,中篇)在风格上一脉相承.这类注重人物小机心、讲究叙述小腾挪的作品似乎成为《人民文学》近年来推出的在技术与内容上最为均衡的一类中篇小说――虽然,近期关注底层的作品被屡屡推重,虽然有粗陋之处,但它的倾向性应该得到肯定.

刘庆邦的《穿堂风》(《人民文学》2006年第4期)深谙人间情味,故事凄凉而色调淡暖.主人公单字叫“瞧”,“因是个瞎子,村里人就把他叫成瞎瞧”.年老的瞎瞧在乡下靠侄媳妇养活,他心地浑朴、善良,拉得一手好弦子,谎称自己会“过阴”,只是为了给活着的人宽心,乡下日子清苦,瞎瞧是一村人寒素中的温暖.侄媳妇嫌弃瞎瞧,要扒掉他的小屋,瞎瞧只得住在门楼的过道中,吹着穿堂风睡在秫杆上,“别人都渴望生,瞎瞧这时候渴望死”――小说的文字一如题目,有种看穿世事、泯尽悲喜的温和平易,却于不动声色中一点点将人物推向孤绝,一面是人情之寒、世事之艰彻入骨髓,一面是惯于被漠视的瞎瞧临死前对世界的体谅和眷恋,两相映照分外令人动容.《穿》短短几页纸,写尽人生甘苦,笔调是刘庆邦走熟了的那派温情的路子.读者虽跟着他上了老路,却能走得耐烦,且行且叹,掩卷尚堪回首,实在见出一位实力派作家的本事来.

何大草的《裸云两朵》(《人民文学》2006年第3期)以文革中的音乐学院为背景,由那个时代屡见不鲜的青年学生为一己之私对恩师(兼情人)忘“情”负义的故事和一个少女为母复仇的故事叠合而就,主要的情节都围绕“音乐”生成.这是一篇很好的将人性、爱情、心理三合一小说,充分显示了何大草驾驭短篇的才能,不像以前他靠语言的幽暗神秘气质来支撑故事,这一次是以细节的把握和营造来推动的.一开始觉得有些老套,大讲爱情,到“文革”批斗又让人怀疑是一个历史的控诉,赵小青的“变节”揭示人性之恶,也是老套,但到桑桑以噪音报复仇人,就有些心理小说的味道了,特别是桑桑失踪后又重现阁楼那夜的描绘,十分精致、细腻,力度步步加大,毫不松懈,节奏感把握得很好――至此,原来桑桑画赵小青耳朵的细节就派上了用场.音乐元素的作用在这个小说中被推向极致.更为令人赞叹的是,主人公的转换也来得很妙,一开始是苏娘,后是赵小青,最后的真正主人公却是桑桑,手法有点像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而在行文的气质上,又有点像爱伦坡.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技术的尊重,不过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了技术内部衔接、递转的痕迹:工于细部但还略欠浑圆.

王松的《双驴记》(《收获》第2期)是一个故事和意蕴并举、由故事本身生出巨大意蕴的小说.它一直闷着头在故事里老老实实地走,不拔剑四顾,也不好高骛远,但故事结束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头名叫黑七的驴已经冲出了故事,跑到了小说应该到的位置,那就是坚忍、绝望、玉石俱焚的决心、复仇与恶.小说中的善和恶如同硬币的正反面,在针对恶的同时,也是在追问善.黑七其实是个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持久战中,它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2期的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人物形象论文范文素材
与其说是黑六的兄弟,不如说是马杰的兄弟,或者再升华一点,是开满了善恶之花的整个人类的兄弟.小说不是简单地让一个人和一头驴对称着往前走,以获得象征和寓言的效果,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他们俩像一条绳索的两个分支,纽结着向前推进,谁也无法停下来.故事的张力就出来了.没有天花乱坠也没有匪夷所思,甚至故事推进的方式都比较单一和陈旧,但它在执拗的推进中毫不懈怠,反而获得了单纯的力量.故事越走越远,故事的阴影就越来越大,而这越来越大的阴影,正是小说孜孜以求的超越故事之外的意蕴,也是故事和小说

1 2 3

关于人物形象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2期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文学方向

英美文学研究论文

汉语言文学学士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

浪漫主义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选题

比较文学硕士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

中学语文学术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科代码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6年第2期(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