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比较文学方面论文范例,与杏坛春风五十年,桃李欣欣中俄间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比较文学方面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杏坛春风五十年,桃李欣欣中俄间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文学及文学作品及当代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李明滨教授学术小传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生,台湾台北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留校执教至夸.曾任北京大学俄文系主任、俄罗斯学研究所所长、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普希金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国情学与中俄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在俄苏》、《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的灵魂托尔斯泰》等.主编高校教材《苏联概况》、《独联体国家文化国情》等,译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回忆录》等多部,发表论文约150篇.曾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优秀学术成果奖,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多次荣获俄方颁发的奖项.1995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李明滨教授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研究、翻译和传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以及两国之问文化交流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采访人(问):李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接受访谈!我们想请您就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李明滨教授(答):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要谈我们系的学科史就得首先提起曹靖华先生.正巧今年是曹老诞辰110周年,我们即将召开一个隆重的纪念会,以前我们也多次开过庆祝会和纪念会,但说得比较多的是曹老的革命生涯、参加北伐战争、翻译苏联文学、对中国新文学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他晚年写的散文作品,而他对北大俄语学科建设所做的贡献则没有重点谈.今年为了庆祝曹老诞辰110周年,我专门写r篇文章谈这方面的内容,题目是《俄苏文学学科的创建者》.

一百多年来我国引进俄罗斯文学的历程有过四次热潮,如果将北大俄文学科的建设与这四次热潮联系起来,那就能明显看出曹老的贡献.第一次热潮是1921~1927年,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小,重点是翻译俄罗斯进步文学.北大俄文系成立于民国八年(1919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那时曹先生是系里的旁听生,后来他一直坚持学俄文,可以说这是曹老的学术准备时期.第二次热潮是1937年到194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们急需介绍苏联革命文学以鼓舞抗日斗志.这个时候,曹靖华先生是主力,和戈宝权、茅盾等人翻译了不少作品.反映苏联抗击法西斯的文学作品给予抗日志士以精神上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并且影响了许多现代作家,像魏巍、刘白羽及周立波等人都曾谈到苏联革命文学对自己的影响.而曹老也以进步文化人而闻名,被称为译界的一面旗帜.第三次热潮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引进苏联文学形成了“浩荡的洪流”.我在《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一书中有个统计:1949~1985年翻译的俄苏作家超过5000人,其中多数是50、60年代翻译过来的.这个时候正好是曹先生创建北大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时期.过去的俄文系后来长期停办,所以这次算是重建俄文系.52年院系调整后,俄文系的建制基本完成,请来了一批有名教授,像副系主任余振(李毓珍)教授,俄罗斯文学教研室主任魏真(魏荒弩)教授,俄语语言教研室主任田宝齐教授,大学俄文教研室主任王岷源教授等.到55~56年我们系的课程设置基本完备,师资结构合理,教学方法定型,教学大纲制定完成.这个时期北大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多数人在从事中俄经济、文化交流或外事工作,高校教师也是另一种文化交流的工作.如今健在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大多是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其中有许多人是北大毕业的.第四次热潮是80年代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再一次出现了介绍俄罗斯苏联文学的高潮.主要是翻译俄苏文学,使之系列化,引进新时期的文学,并加强学术研究,为此我们系成立了当代文学研究室.80年代也是我们北大俄苏文学学科建设走向完善的时期,其表现之一是课程设置基本完备,从文学史到小说史、诗歌史、戏剧史再到作家专题研究都有.我们的俄苏文学学科建设基本完成,课程设置比较完善,研究人员齐全,相关著作已成体系.虽然到了80年代是曹先生的学生辈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当时系里的大部分课程是他的学生辈老师开的.这四次热潮恰好是曹先生建系的准备、实践、创建再到完备的时期.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曹先生的一生:建功立业、造福桑梓,这里的桑梓主要指北大俄文系.

问:请您回忆一下您报考北大俄文系的经过.

答:我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那年是全国第二次统一招生.我是从厦门考过来的,当时非常向往北大.为什么选择了俄语系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学里看了曹靖华先生翻译的苏联文学作品,这对我也是一种鼓舞,但是真正有一些认识还是来到北大以后.学校当时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教育我们不仅要爱北大,也要爱专业.对我而言,我是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来到北大,自然就倍加珍惜这个机会,哪里有不热爱专业的道理呢.当年能考上北大也是不容易的,政府也十分照顾学生,凡是从南方来北京读书的学生路费一律由国家承担.那时候的条件确实很差,厦门还是海岛,我一路辗转到北京,路上就花了七天.你们是不能想象的,整个福建都还没有铁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车和轮船,我在闽江上坐船就坐了整整一个晚上.所以能来到北大学习是我们天大的幸运,哪能不热爱自己的专业呢!当时大家就是一心一意学习.

问:请您详细谈谈您在北大求学期间俄文系的专业教学情况.

答:进了北大俄文系以后,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所受到的文学熏陶.当时俄语系教学实际上是按照三个“基本”来安排的.首先是基本理论,包括文艺学引论和语言学概论,文艺学引论由中文系系主任杨晦先生讲授,后来是钱学熙先生教,语言学概论是高名凯先生教的.第二个基本就是基本技能即俄语学习,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践课主要由苏联教员授课,因此我们接触到的是生动、活泼的口语,他们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语音语调.理论课主要是俄语实践语法和理论语法,实践语法由龚人放先生讲授,他那本由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语法书是俄文和中文对照的,对我们初学者很有帮助.理论语法由田宝齐先生讲授,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简要地概括了苏联科学院编写的三本厚厚的语法书,这是非常人所及的.第三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实际上是两条线齐头并进.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为一条线,有张秋华、彭克巽等先生讲授俄罗斯文学史,曹靖华先生讲授苏联文学史,曹老因为有与苏联作家接触的经历,对苏联当代文学非常熟悉,是国内最早能系统讲授此课的人.还有就是中文系给开设的中国文学史、西语系给开设的欧洲文学史.这样我们的文学史内容就古今中外都齐备了,当时很少有学校能做到这点.另一条线就是文学选读,这是与文学史教学同步进行的,比如说文学史讲到《伊戈尔远征记》时,我们在文选课上就要读原文.我还记得是魏荒弩先生给我们讲解的这部史诗.俄语实践课的课文好多选自苏联文学作品,不仅如此,连俄语语法书中的很多例句也是选自文学作品.甚至还注明引自何处,北大俄文学科的文学特色自此形成.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47917.html

问:您毕业后即留校工作,请您谈谈这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答:我195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刚毕业就要走上讲台,信心还是有点不足.领导跟我们说,你们怎么学的就怎么教.我留校工作后教的课比较多,像大学俄文、文学选读和翻译课都教过,教得时间长的就是文学史,后来逐渐扩展到俄罗斯国情学和中俄比较文学.59年大跃进开始以后,在教育领域希望能够加速培养人才,对我们俄语人才来说就是提高“四会”能力.这个时候曾经提出来两个口号,一个是“反对语法为纲”,这是因为俄语专业学生经过系统的俄语语法训练,从句法、词法到修辞都经过系统学习,基础比较扎实.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四会”能力不强,口语能力较差,后来就怪罪于语法教学过细、过专,就要“反对语法为纲”.另一个口号就是“反对文学为纲”.因为我们实践课的课文是文学作品.文学选读又是拿经典作品的原文来读,就连俄语语法书中的例句大多也是选自文学作品,这样做的结果是50年代毕业的那几届学生文学史知识非常扎实,对作家、作品,包括作品主人公的名字都耳熟能详,但是接触现代俄语相对较少.于

1 2 3

关于比较文学方面论文范例,与杏坛春风五十年,桃李欣欣中俄间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核心期刊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科目

自考汉语言文学论文

自考汉语言文学报名

汉语言文学论文答辩

文学期刊发表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6000字

汉语言文学自考答案

生态文学论文

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杏坛春风五十年,桃李欣欣中俄间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