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文学批评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2001年来文学批评综览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文学批评相关论文下载,关于2001年来文学批评综览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批评及批评及大学学报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4403;然也有人为学院批评进行辩护.南帆在《中华读书报》(2003年6月25日)撰文《“学院批评”又有什么错?》认为:学院派批评不在乎人们抱怨他们的晦涩,相反,他们时常提醒人们考察印象主义批评的内在贫乏,学院派并非“逃避现实”,其实学院派的介入远比貌似狂狷的人激烈.在《学院派在何处陷入糟糕――与北塔先生商榷》一文中,邓友女认为:学院批评与读者“保持距离”不是“畏手畏脚”和“老气暮气”,而是批评者持一种冷静超然的立场,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帮会的熏染;至于学院批评先天的“迟疑症”,也经常是为了顾虑到追求理论性、体系性、宏大性以反对批评的草率、不完善.

《文艺报》2005年以“争鸣关于学院批评的讨论”为总题展开了一段时间的讨论,讨论大多集中在揭示、分析“学院批评”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高玉在《学院批评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文艺报》2005年3月10日)认为中国当代学院批评存在四大问题:即“泛文化批评,偏重批评的工具价值,量化病,缺乏一种精神(缺乏学术大师的气魄,缺乏为文学事业献身的精神,缺乏对文学研究的执着和热忱,缺乏人文精神,缺乏忧患意识)”.唐小林在《学院批评缺席的背后》(《文艺报》2005年3月24日)中指出,学院批评缺席的原因在于“学院批评的动力机制、思想资源与人才队伍问题”.刘朝谦的《学院批评家的力量何在?》(《文艺报》2005年3月31日)一文则主要从正面立论.该文认为:学院批评坚守一种普通的文学观点,代表着一种中立的学术声音.它的力量指的是批评者采取学院批评学术立场所需要的思想信念.刘的论述虽稍嫌空泛,但抓住了“学院批评”的最本质的特征.

四、关于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概于90年代初进入我国.它的引进使我国的文学批评具有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并为文学批评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文化批评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2001年,郑彩发表《论文化批评兴起的原因》(《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该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批评兴起的原因:1.对西方文论偏执于语言论、形式主义论的“反驳”;2.和文学的文化本质及重视文化阐释的文学批评传统有关;3.和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文化发展有关.郑彩的论文主要以西方的文化批评为对象,韦映的《文化批评: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则立足于中国的文化批评.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学自身的文化本质是文化批评形成的客观基础,指出文化批评的形成是适应新时期文学观念、批评观念革新演变的必然结果;接着分析了文化批评的理论基础,“文化批评借鉴了多种理论: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原型批评和符号学理论等”;最后,文章揭示了文化批评的意义――拯救人文精神、促进文化整合,从而说明了文化批评作为一个更广阔的批评空间是文学批评发展的一个合理趋势.

上述两篇文章侧重在理论上的探讨,张荣翼的《文化批评: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则由理论层面进入到“方法”层面.该文说:(一)文化批评的根基是:1.有理论支撑(为何理论);2.针对某个问题从不同侧面进行梳理(如何理论).(二)批评的方式是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而不是去创造.(三)文化批评的状况:“不能包打天下,但毕竟给我们提供了思想的解剖刀.”文章引例甚多,作者借此努力增强其说服力.

徐明德的《文化批评简论》(《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第4期)则着重表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批评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的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文学史、文学创作的主题和题材、文学语言、文学的象征和意象、比较文学的深化等方面来建设中国的文化批评.

畅广元的《文学文化批评刍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是一篇理论性较强的文章.畅文认为,文学文化批评的基本立足点是保持自主的广度、批判的力度和科学的态度,它的基本对象是文本,基本任务是探究文本中的文化精神,其最终的目的在于促使社会自觉维护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地革新文化.畅广元标举“文学文化批评”,反映了作者对文化批评不断扩大后文学批评有可能被忽视或遮蔽的一种思考.

周春宇的《文化批评的意义与局限》(《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则可以看作是这种思维的深化.周文认为,文化批评有它的存在理由和现实价值,但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它不过是为文学批评打开一个新窗口,而任何窗口都是有局限的,文化批评也必然会遮蔽一些东西.当下的文化批评因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解体.所以,文化批评的检讨势在必行.

在《借鉴与互补: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文艺评论》2003年第4期)一文中,周晓燕对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也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关系决非对立,而是一种对话和互动的关系,不能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销蚀在文化批评里从而失去自己的声音,也不能将文化批评变成泛文化研究,使文化研究脱离文学自身成为大而无当的文化空谈.

还有不少学者也表达了他们对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关系的看法.孙媛的《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机遇还是厄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一文认为:当代文学批评正在向文化批评大规模位移,而文化批评的过度会导致文学批评非文学化.只有以文学批评为目的,以文化批评为手段,才能真正发挥文化批评参与文学批评的学术魅力和理论价值.

陶东风在《论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思考.陶文首先对文化研究、文化批评、文学批评、审美批评(内部批评)等概念作了一番梳理,然后认为:文化批评是一种狭义的文化研究,它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独特视角,它与审美批评等内部批评互有优劣,可以互补而不能取代.最后他指出,文化批评的目的主要是提示文本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本所隐藏的文化――权力关系.陶文将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的关系讲得很透彻.

孙媛的《文化批评:为何存在与存在何为》(《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和刘文良的《文化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手段》(《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都指出:文化批评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及自身优势,但文化批评是从特定角度对文学进行批评,必须坚持文学性,它应该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手段.

中国的文化批评实践发展较快,其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诸如浮夸、花哨、缺少批评意识等,这些自然而然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赵勇在《批判精神的沉沦――中国当代文化

1 2 3 4 5

文学批评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2001年来文学批评综览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

高中语文学科论文

英文学士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

生态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计划

文学杂志投稿

doc下载 下载2001年来文学批评综览(3)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