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比较文学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文学及中文系及世界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的文论研究传统,文艺学有西方美学和西方文论的强项,现当代文学学科里也有从事外来影响研究的学者,由于传统学科的力量强大,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不能不受到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中外文学关系比较、译介学研究等比较边缘的学科方向上,不能有大的突破.自2006年以来,我们改变了思路,一方面是引进人才,突出了中外比较诗学为主干的学科发展思路,建构起“中西文学、诗学及其文化关系研究”、“世界文学及其文化关系研究”、“德国语言文化与南亚文化关系研究”、“东亚文学及其文化关系研究”、“跨艺术与文化研究”等五大模块的课程体制.同时从海外引进印欧语系的文学研究、比较语言研究的人才,那些海外学子学成归国,掌握十多种印欧古代语言,再借助复旦历史系的相关语言人才,完全解决了多种语言教学和比较语言领域的师资力量.当然,引进人才只是一条途径,真正要提升一个学科的教学水平,不可能依靠单一学科的师资力量,必须调动一级学科的师资实力.所以我们在设置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时,坚决打破学生只听本专业教师课程的做法,并在课程制度上确保研究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西方文论、文献学、古汉语和文学史等课程,借助跨学科和跨院系的教学平台,综合地依托复旦大学人文学科的良好师资,形成比较文学课程改革的强大后盾和丰富资源.正因为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学科,它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课程体系,把原来对比较文学构成压力与挑战的强势学科的传统课程,转化为它的课程资源,使比较文学的研究生在其他学科的课程中获得知识的拓展.
专题讲座虽是比较文学研究生扩大学术视野的辅助性课程,但也是借助校外专家力量来补充师资的措施.我们每年都邀请国际上各类学科的专家学者来复旦为学生们短期讲授专题课程或者做专题讲座,也及时邀请国内专家做学术演讲.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开拓学术视野,我们把研究生听前沿讲座和自己举办学术研讨会,作为正式课程的学分纳入教学考核.以前学校里一般的前沿讲座都是学生自由选听,并不作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现在为了改变学生们眼高手低、自由散漫的学风,强化团队精神,把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都列入了正式考核的范围,都构成了课程建设的有机部分.这样,专业教师的专业课程,专业外教师的选修课程和外校专家的讲座课程,以及研究生自己组织的研讨活动等,形成了多重知识结构的开放性的课程系列.
也许,还是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使把中文一级学科的所有师资都调动起来,能否完成对一个合格比较文学人才的培养我认为这仍然是不容乐观的.但至少我们为研究生进入专业学习提供了一个宽阔的教学平台,打下了相对扎实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我们的规划里,不但强调硕博连读六年一贯制(硕士二年,博士四年),而且相应增加了课程学分,强调了精英化教育的一贯性.同时,我的一个设想就是要把精英化教育的理想贯彻到底,具体措施就是鼓励比较文学专业的学生出国深造,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接受国际上各学术领域的名师指点.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不一定仅从事比较文学的研究,而是以比较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渗透到各个人文领域,可以进入思想、文化、理论、历史、社会等各个领域,也可以结合具体国别文学的专业,进一步开拓自己的学术领域.比较文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国别的研究,但它可以胜任国别领域的文学研究,而且有把握获得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
因此,在我们看来,比较文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造就一般合格的社会就业人才,也不需要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是它必须有崇高的学术理想,把为未来培养真正的优秀人文学者作为远大目标.比较文学的培养目标是长远的,其教育成果在20年以后才能逐渐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规划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两个去向,一是通过我们自己的理想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六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为国内高校和学术机关输送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二是通过鼓励出国留学机制,把优秀的学生推荐到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深造、进修和继续学习,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储备人才.
这也许是一种乌托邦理想,可是,教育如果失去了乌托邦的精神和理想,那还成为教育吗一切在于努力之中.
参考文献:
[1]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转引自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比较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