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比较文学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比较文学何去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比较文学何去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及文学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09)03-0002-10

过去,比较文学的重点是将似乎有直接流传关系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来源与影响的研究.这种流传上的直接联系包含了比较,并被用来证明比较的合理性.但后来,比较文学放弃了来源与影响研究,而进入领域更为广阔的互文研究.范围是扩大了,但缺乏充分的界说.比较文学之所以与其他文学研究模式不同,是因为它不像英语系、法语系、西班牙语系、意大利语系、汉语系那样理所当然地认为,处于自身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民族文学,天然就是文学研究合适的研究对象.哪些研究对象最为恰切――题材文学分期还是主题比较文学不能像民族文学系那样回避这样的问题,因此,比较文学常成为文学理论的场所,而民族文学系则对产生于它们自身文化范畴之外的形形色色文学理论,常常是抵制、抗拒,或者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比较文学喜欢探讨理论问题,还喜欢卓有见识地输入并探讨“外国”理论话语.比较文学也因此而卓然独特.关于文学研究的性质和方法之类的问题,别的文学系不会去问津,比较文学却是其探讨之所,对之论辩商讨,甚至成为教学和研究上的关注焦点.

如果以上两点都不再是比较文学的显著特色,那是因为过去那些区分比较文学学者的概念,现在已广为人知.甚至当年致力于例外论和整体化的美国文学研究(美国学学者当时不得不秉持关于美国文学的特质和特异性之理论),现在也将自己放置在复数形式的“比较美洲文学”的重构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文学取得了胜利.当然,从体制上来说,比较文学学者毫无胜利感.他们缺乏胜利喜悦感,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文学科在理工大学或一流大学里的整体状况,还很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比较文学系或比较文学课程还没有从其方法论上的成功获得助益.其一,这门学科原来卓然独特之处,现在却被广为吸纳,导致其丧失了独特性,而出现了学科身份危机.其二,比较文学课程的规模依然狭小,甚至地位不保.我们因此不得不对那些非常聪明、对比较文学感兴趣的研究生说:“欢迎来学比较文学.从比较文学角度看,民族文学并不是文学研究的逻辑依据,但我们得警告你们:虽然你们是学比较文学的,却需要表现得像是民族文学系的学生一样,以便将来你们在民族文学系求职时具有竞争力.”尽管比较文学取得了胜利,并且很多其他领域的学者也成了比较文学家,但教职,就像现在这样,还是在民族语言文学系.

倘若从学术而不是从体制角度看,我们应该对这种结果感到高兴才是.值得注意的是,比较文学的胜利,与那些庆祝无由的胜利有些类似.理论胜利了,因为时至今日理论无处不在――你只要参加招聘委员会的面试,从博士候选人提出的问题,他们所引证的参考书目,就知道他们受理论影响有多深,而此时正值人们著书立说、宣称取消理论之际.女权主义―据说已经偃旗息鼓了――也可以说在学术界取得了胜利,因为女权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所致力争取的大部分东西,不消说,现在已大行其道了.女学生对女权主义所追求的平等,全然接受.她们或许不接受“女权主义”标签,但对女权主义目标则体认、接受.像理论或比较文学的胜利一样,这是个求之不得的结果,尽管人们仍希望类似的胜利能带来更多快乐的理由,毕竟,去认同虽胜犹败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

美国比较文学学会章程附则规定,每10年准备一份标准报告――现在已被理解为学科状况的报告.1993年题为“世纪之交的比较文学”的报告,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文件(尽管大部分出自查理伯恩海默手笔),后来加上了16篇回应和表明立场的文章,以《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书名出版.

由苏渊熙主编的2004年报告避免了表面上的一致:主体部分由苏渊熙单独署名,其后是9篇讨论学科问题的论文以及数篇回应文章.这份ACLA报告,尽管各人观点迥异、过于分散,风格和态度上谈不上一致,但都几乎没有一点乐观基调.除了对学科或比较文学领域现状的思考部分外,将其与1993年报告作些对比,颇有建设性意义.那份“世纪之交的比较文学”的报告提出了两项行动方针,每一项都阐说了充分理由.一是,它敦促比较文学放弃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而转向全球一这是完全合理的倡议,既是当代文化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欧洲文化是由与非欧洲文化之间的关系来确立的”这个观点,逐渐深入理解的表现.二是,1993年的报告建议比较文学放弃以文学为中心,而转向研究各种类型的文化产品和话语.这个路向可用一个成功个案来说明.文学研究者发现,他们的分析技巧能够阐明范围广阔的话语实践的结构和功能,而话语实践形塑了不同个体和不同文化.比较文学学者对哲学、心理分析、政治、医学及其他话语之贡献,更不用说对电影、行为操守以及通俗文化之贡献,非常有价值,没有人愿意限制文学研究人员只研究文学.如报告中所建议的那样,将文学与其他话语一视同仁,似乎是个有效的策略.

比较文学的每一次转向,其合理性都能得到证明,但是全球化和文化的两个转向,导致了这个学科范围无所不包:要研究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话语和文化产品,听起来完全不再像是一个学术领域了.假设一个人凭空创立一所大学,无疑他会建立―个庞大的比较文学系来从事全球文化研究.但是,它与其他学科相与区别的身份问题就会冒出来:人文学科中有没有与比较文学相类似的系音乐系、艺术系、文学系和哲学系以及研究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各种区域研究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或者说,按这种新的划分,比较文学将囊括人文学科的一切以及大部分社会学科的内容吗

人们只要想一想这种全球化、文化研究化的新型比较文学在大学里的地位,马上就会感到奇怪:1993年的报告不像是某个系或学科的改革提案,倒像是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应该如何进行的建议书.而实际上,事情难道原本不正该如此吗难道一份比较文学的报告不应该对人文学科的未来提出构想吗比较文学作为人文学科领域里的先锋性学科,不仅接纳各种不同的民族传统及其理论著作(比如马克思、克尔凯郭尔、黑格尔、尼采、索绪尔、弗洛伊德、迪尔海姆、维特根斯坦的理论),还允许批评实践和写作的各种模式实验,因为没有理由认为,在历史演变中理解民族文学传统就是唯一的研究目标.比较文学已成为批评、理论、跨学科项目的自由试验场,其研究成果成了其他学者和其他领域的典范,因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比较文学的这种成功导致了学科身份的失落.

伯恩海默报告及其相关表明立场的论文最受争议之处,就是比较文学同时转向全球和文化后,文学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问题.在报告及回应文章中,我们那些为文学辩护,或者认为文学研究应该处于比较文学中心地位的人,被查理伯恩海默视为倒退分子.为文学辩护的人被视为老顽固,认为他们莫名其妙地抵制接受这个新计划.显而易见,对伯恩海默来说,通过原文细读文学作品已是可有可无,在新构想的比较文学中,亦非必不可少的部分了.

我在回应伯恩海默报告的文章中提出,因为民族文学系越来越看重理论,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是让文学和文化研究围绕着理论论争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传统的文学―历史分期问题而重组.因为这些系将更大范围的文化产品引入自己的领域――不只是电影、大众文化,而且还有性别话语、身体建构、民族和文化身份建构,实质上已变成了诸如英美研究、法国研究、德国研究、墨西哥裔研究等民族文化研究系.文化转向对民族文学系

1 2 3 4

关于比较文学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比较文学何去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

本科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

语文学科的论文

发表文学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网

文学方面论文

比较文学何去何?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