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世界文学方面论文范本,与超经典时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视野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世界文学方面本科毕业论文,关于超经典时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视野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世界文学及浪漫主义及比较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世界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到加强.从英国的权威读本《诺顿英国文学选读》在不同时期收录的诗人以及分类的变化可见一斑:1986年《诺顿英国文学选读》第五版的目录中,将一些遭受评论界冷遇的诗人,如兰登、莫尔、克莱尔等单独归类,列在“其他浪漫主义诗人”名下,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与六大诗人分开,形成了典型的“主流作家”与“非主流作家”的双层研究结构[2];在1993年第六版目录中,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被归入“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名下,仍与六大诗人分开,但没有用“其他”这样的排他性措辞,使得双层研究结构的概念渐渐含糊[3];而在2000年的第七版目录中,这一变化更为明显.这些诗人被放置在六大诗人中间,未作任何特殊的界定,与六大诗人一起归入“浪漫主义诗人”,致使传统意义上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双层结构彻底解体[4].

与这一解体相呼应的是,学术界对“浪漫主义诗人”的定义也在不断扩展,将原先未被列入“浪漫主义诗人”的名字加入到浪漫主义诗人研究的行列,同时一些原先未被明确为“主要浪漫主义诗人”的名字也开始与“主流诗人”们并驾齐驱,显示了新的研究视野.2000年《诺顿英国文学选读》第七版目录中更多诗人的名字被浪漫主义所吸纳,显示了新时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更加宽阔的思路,对这一文学时期的理解加深,概念拓宽[4].与此同时,对于浪漫主义诗歌运动起止时间的界定也在悄然变化,从而在更深意义上扩大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阵营:传统批评把1798年《抒情歌谣集》的出版视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端,而《诺顿英国文学选读》第七版中却将时间提前到1785年,使一批原本被忽略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尤其是一些女诗人的作品被收入经典行列[4];传统研究认为,浪漫主义运动截止到六大诗人及司各特的去世,即1830年宣告结束,而《牛津英国文学词典》则认为,浪漫主义持续影响英国文学的发展,19世纪并非是它的终结点,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浪漫主义文化热潮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5].正是基于对浪漫主义起止时间的新认识,1993年出版的《新牛津浪漫主义诗歌选》收录了早期丁尼生的诗歌,认为他的作品从未完全抛弃浪漫主义的传统,浪漫主义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始终闪光.这本诗选同时还对布莱克的浪漫主义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布莱克的浪漫主义“是一种晚期浪漫主义与早期现代主义的混合”[6:xxii].这一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论证了当时浪漫派诗歌的现代意识,其内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对“经典”浪漫主义的定义,走向了“反经典”,显示了当代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开阔视野.同样的情形出现在1999年出版的《浪漫主义诗歌选》中.这部诗选增加了几位18世纪晚期并不为人熟知的诗人如考伯、伯克等人的诗作,同时将传统上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诗人巴丽特勃朗宁的作品也涵括进去[7],从而大大扩展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外延,延长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生命.正是基于对不同类型的浪漫主义的认识,当代浪漫主义诗歌研究才能冲破“六大诗人”主导的“经典”诗歌模式,着手进行“反经典”研究,使“分裂的浪漫主义”的概念深入到新的研究中去,以更多不同风格、不同思想、不同形式的浪漫主义诗风充实超经典时代的浪漫主义诗歌研究,寻求突破浪漫主义传统意识的切入点.

“反经典”研究的重点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诗坛上活跃着的一批女诗人的挖掘,这项研究填补了传统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空白.这一观点已被国内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所接受.2003年第5期《外国文学研究》刊登了章燕教授的论文《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在后现代文化视阈中的多元走向》,详细论述了这些女诗人的诗歌风格及其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贡献.该文指出,传统的英国浪漫主义诗坛显然是男人的天下,为人们所熟知的仅有的几位女性也是与某位男性诗人的名字紧密相连,如华兹华斯的妹妹多萝茜、雪莱夫人玛丽、勃朗宁夫人巴丽特等.而当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表明,与当时诗坛上的著名男性无甚关联的重要女性诗人不乏其人,其诗作在当时也不无影响.只是由于长期以来或是因为她们作为女性诗人的背景,或是因为其诗风不入浪漫主义“六大诗人”的主流,或者仅仅因为其诗作数量不丰,她们的作品一直未被列入浪漫主义诗人研究的范畴,她们的名字也少有人问津,成为一批深埋地下、有待发掘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珍宝.这些女诗人包括:巴博尔德、汉娜莫尔、安伊尔丝蕾、夏洛特史密斯、玛丽罗宾逊等.她们的诗风,一定意义上也影响了许多当时和后来的重要诗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8].

英国浪漫主义繁荣时期,女性作品空前繁荣.18世纪后期,英国女性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群在不断增加,这让当时英国的评论界震惊.根据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讲师简斯潘塞1986年出版的《妇女小说家的兴起》一书记载,18世纪后期妇女文学的兴起让男性评论家咂舌:“代替古代孤单的萨福,在我们这个小岛上,可以列举出许多作家和她们的卓越成就.她们的才能并非仅局限在狭窄的抒情诗范围,在散文和诗歌两个领域,在其他特殊的、多样的体裁领域里,她们也都处于领先地位.”[9:31]斯潘塞在文中提到了凯瑟琳特罗特科克伯妮的剧本和哲学论述、伊丽莎白辛格罗的宗教诗、汉娜莫尔的剧本和诗歌、安娜西沃德和海伦玛丽亚威廉姆斯的诗歌创作等,竭尽繁荣之势.而英国诗歌研究领域中关于她们的评论和介绍却极少,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当时的女性诗人、作家数量有限,不如说因为她们的性别原因以及她们的作品与声势浩大的英国浪漫主义作品的差异,哪怕她们在自己的时代并不乏影响,但经历长期的忽视,这些女性的名字几乎被淡忘.以巴博尔德和夏洛特史密斯为例,18世纪70年代,巴博尔德凭借广受欢迎的《诗集》成为当时诗坛上的重要人物.巴博尔德是英国女性知识分子的最早代表,思维敏锐活跃,对社会政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她大量撰写政治性小册子,大胆分析、揭露英国的现实生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巴博尔德对文学的深入理解还体现在她编辑的50卷本《英国小说》中,以她的文学功力和艺术眼光诠释了英国小说的经典,在当时的英国文坛上,尤其是在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在传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巴博尔德的名字甚至没有出现在浪漫主义“非主流诗人”的行列,面临被逐渐淡忘的危机.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夏洛特史密斯身上.史密斯14岁便将自己的诗作向《女士杂志》投稿,其作品《哀歌十四行诗》盛行于18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屡次再版,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推动了英国古典十四行诗的浪漫主义发展.但史密斯的诗风趋于传

1 2 3

世界文学方面论文范本,与超经典时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视野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英语文学论文范例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

文学毕业论文

美国文学论文题目

外国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类论文研究方法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doc下载 下载超经典时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视野(2)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