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例文,与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比较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比较文学及心理学及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goDyserinck.“Lapenséenationalechezlesauteursflamandsd'expressionfranaisedelagénérationde1880”[J].inActesduIVeCongrèsdel'AILC(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deLittératureComparée),309―316.(狄泽林克:《论1880年代用法语写作的那一代佛兰德作家的民族思想》)

[13]PeterBoerner.“Nationalimagesandtheirplaceinliteraryresearch”[J].inMonatshefte(Univ.ofWisconsin)67(1975),359―370.(博纳:《国家形象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14]PeterBoerner.“DasBildvomanderenLandalsGegenstandliterarischerForschung”[J].inSpracheimtechnischenZeitalter,56(1975),313―320.

[15]ManfredKoch-Hillebrecht.DasDeutschenbild――Gegenwart,Geschichte,Psychologie[M].München:Beck,1977.(科赫-希勒布雷希特:《德国人形象――当代,历史,心理学》)

译注:

【译注1】此处“文学研究的那个唯一任务”即指韦勒克强调的对文学作品之“文学性”的研究.韦勒克认为,文学研究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

【译注2】基亚在他的《比较文学》中也将《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奉为外国形象研究领域的典范著述.

【译注3】1945年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作品内涵的诠释方法贯穿于除东德之外的德语区德语语言文学研究.它的目的是避开世界观的影响,避开以往的“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和新的马克思主义亦即社会主义(东德)之嫌疑.对于作品内涵、研究方法来说,文艺研究的对象是自足的艺术作品本身.“每一件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作品只能从其本身来理解.“诗歌可以而且必须首先是考察对象,它是完全可以独立的.它完全可以脱离它的创造者,因此是自足的.诗歌中除了写着的东西没有别的东西.诗歌为了自己有意义的存在而需要这些写着的东西.”(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WolfgangKayser,DassprachlicheKunstwerk.EineEinführungindieLiteraturwissenschaft,Bern1948)德语区称为“作品内涵研究”的文学作品诠释方法,在英美称为“新批评”(NewCriticism).

【译注4】艾克曼―夏特良,艾克曼(1822―1899)、夏特良(1826―1890)均为法国小说家,两人是亲密的朋友,合作40年写了30多部小说;后来决裂,艾克曼又单独发表了几部作品.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从1904年至1912年,写成10卷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巨著是他的成名之作,小说问世后,他不但被认为是当代法国的重要作家,也是西方世界的重要作家之一.罗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乔治贝尔纳诺斯(1888―1948),法国小说家,政论作家,小说《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获1936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让季洛杜(1882―1944),法国作家,戏剧家.他在当代法国文学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主要由于他清新的艺术风格.

【译注5】季洛杜于1922年创作了以德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西格弗里》(SiegfriedetleLimousin);1928年,他将小说改编为戏剧《西格弗里》(AproposSiegfried),在巴黎上演,引起戏剧界广泛注意.剧作讲述了一个法国人失去了知觉,赤身裸体地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战场上,被人发现的时候没有一点身份标记,并被确认为失去了记忆.一个德国女护士收留了他,他成了德国人.以前的老友们又将他带回从前的生活.剧作的主题是忘记:痛苦地失去记忆,忘记战争的恐怖.这是一次大战后的一个热门话题.剧作讲的也是一个双重认同的故事:一个法国人变成了德国人,然后又成了法国人,却还是一个德国人.

【译注6】莱辛(1729-1781),德国文艺理论家和戏剧家,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汉堡剧评》:莱辛的戏剧论文集,是作者1767―1769年在汉堡民族剧院工作时所写的104篇剧评的汇编.这部论著有“德国启蒙运动的宣言”之称,流传甚广.

【译注7】博德默尔(1698――1783),瑞士文学评论家,德语作家;布赖廷格尔(1701―1776),瑞士语言文学家,德语作家;克洛普施托克(1724―1803),德国诗人,德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戈特谢德(1700―1766),德国文学理论家,作家;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786),一译腓特烈二世,又译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1740―1786).

【译注8】韦勒克1958年的名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中对加雷和基亚的批判,暂时葬送了形象研究

关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例文
的发展,那正是“新批评”得势的时候.直到1966年才出现第一篇有力的回应文章,此乃狄泽林克著《关于“形象”与“幻象”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HugoDyserinck,“ZumProbelmder'images'und'mirages'undihrerUntersuchungimRahmenderVergleichendenLiteraturwissenschaft”,arcadiaZeitschriftfürVergleichendeLiteraturwissenschaft,1(1966),S.107―120.译文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74-88页).这是欧洲学者对形象学的反思,亦可视为“新生”的形象学的开山之作.狄泽林克强调了形象研究对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非韦勒克所说的无关紧要.关于“形象”和“幻象”,狄泽林克指出:“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论著中,我们还能不断遇到某些‘形象’和‘幻象’,它们似乎能帮助我们解释一些文学作品的所谓典型特征,而实际上,它们只是一些偏见和虚妄之言的产物.”――在11年后的《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狄泽林克保留了前说.但是,狄氏在他以后的论文中,彻底抛弃了“幻象”之说.所谓“幻象”(也就是不符合实际的形象),常常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它亦有其生成和发展的时代及思想背景.批驳“幻象”以确立“正确”形象,只会让我们重回老路,陷入意识形态的恶性循环.因为,从科学角度来说,谁能提供“这样的”国家本质特征和“这样的”民族性格特征呢参见方维规《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1871-1933――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绪论,第20-72页(WeiguiFang,DasChinabildinderdeutschenLiteratur,1871―1933.EinBeitragzurkomparatistischenImagologie,Frankfurt,Berlin,Bern,NewYork,Paris,Wien:PeterLang,1992);另见方维规《中国灵魂:一个神秘化过程》,朱向荣译,载《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74―92页.

【译注9】此说是在影射韦勒克《比较文学概念》一文中(第3―4页)的一段话:“了解美国人当前在法国的形象以及这一形象是怎样和为什么产生的等等问题,这对美国之音评论员来说是重要的.应该说,文学作

1 2 3 4 5 6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例文,与比较文学形象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宋代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所有科目

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报考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外国文学本科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

英语语言文学 论文

文学专业硕士

比较文学形象学(5)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