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文学类论文范文资料,与经典与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当代文学类毕业论文致谢,关于经典与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当代文学及现代文学及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当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可能看不到其所赞对象的不美之处或低级趣味.另一方面,美与丑同在,黑暗与光明相并,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与不优秀的文学作品相比较而凸现出来的.这就需要研究者一种细细咀嚼去粗取精的精神.所以,当代文学研究需要欣赏,而且这种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欣赏也会鼓舞作者,但,进行当代文学研究,光有欣赏是不够的.因为,学科建设毕竟是一种理智行为,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最终需要排除个人的主观的爱憎好恶.二
“文革”之前,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作品论和作家论,而从历史的和美学的角度对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把握的力度明显不够,从理论上对现当代文学进行的概括和升华有待提高.本来,1978年以后的思想解放运动,给当时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思维方式的活跃和研究领域的开拓,冲破了不少过去在“左”倾思潮钳制下的许多不合理的条条框框,在理论思维和审美意识方面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风气.但正如福柯所言:“人们已习惯于沿着逆向的路线对前事追本溯源,习惯于重构历史传统,习惯于沿着进化的曲线前行,习惯于将目的论投射于历史.”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日益成熟,中国现代文学也日益彰显为独立学科,而当代文学的研究不尽如人意.就目前来说,将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合并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得不合理.林非早在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第七届(1986年)年会上的发言指出:编写当代文学通史和各种文体史,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但有些人担心当代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各自为政,而未能一以贯之地进行,这样就削弱了各自进行研究的深度.正如谢冕所言,“对当代文学的研究是一种不断的追踪,需要的是投入的精神,等待那些丰富生动的文学现象成为‘历史’再对它进行‘冷静’的‘总结’的研究方式,显然不适合这一学科的特点”.但,也许这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他们合著的《文学理论》中所说:“学院派人士不愿评估当代作家,通常是因为他们缺乏洞察力或胆怯的缘故.”
这使我们不免想起王瑶和朱自清.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一直被看成一个整体,并不存在现、当代文学的划分.当时除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年)外,大多数学者采用的都是“新文学”这一命名.从50年代初教育部委托一些学者拟订的《(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到王瑶、蔡仪、张毕来、刘绶松等老一辈学者撰写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早期“新文学”史,大抵如此.而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其实王瑶一生与自己所研究的现代文学在时间上有许多重合之处,也就是说,他与他的研究对象从其年龄来说隔得并不太远.
王瑶的老师朱自清更是如此.他在从事文学创作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同时,对他同时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和《新诗杂话》可以说都是他当年研究“当代文学”的成果.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是朱自清于1929年至1933年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时所用的讲课提纲,生前未正式发表,直到1980年才由赵园根据三种原稿本加以整理,发表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艺论丛》1982年第14辑上,并收入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朱自清全集》第8卷.王瑶在它被整理出来后,作了《先驱者的足迹》加以研究介绍.王文认为它是最早用历史总结的态度来系统研究新文学的成果,不仅有历史价值,而且会给人以新的启发.曾华鹏在《朱自清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分析了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学科意义与研究特点,认为朱自清最早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初步构筑了这门学科的格局和框架,为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徐型在《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独创性》中认为: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在四个方面体现出独创性:第一次把中国新文学史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加以研究;创立了按文体分类研究文学作品的体例;第一次对鲁迅、茅盾、郭沫若等重要人物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对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和论争的介绍符合历史真实.徐葆耕在《重视“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代序>》一文认为朱自清建立的研究范式对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影响是明晰可辨的.由朱自清开始的这个新范式在价值理念与技术系统方面至少有五个新特点,第一就是重视当代生活与文学现象的学术价值,这是中国学统中所没有的.另外还有把文体(诗、小说、散文)作为宏观叙述的重要支柱、把历史的宏观描述同对作家及作品的个性化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做到宏观上的开阔,又注意微观上的缜密,等等.
从以上二徐的分析来看,朱自清的“当代文学”研究贯彻着文本研究的方法.笔者在博士论文《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的关系》中详细阐述了朱自清是如何接受英国语义分析学家瑞恰慈及其学生燕卜荪的影响而发展一种细读的文学批评与研究的方法.朱自清说:“欣赏得从辨别人手,辨别词义、句式、条理、体裁,都是基本.囫囵吞枣的欣赏只是糊涂的爱好,没有什么益处.”对词义、句式、条理、体裁的辨别,显然要包括分析的成分.在另一个地方朱自清说得更直接:“精读得采取分析的态度.词义,句式,声调,论理,段落,全篇主旨,都分析的说明,比较,练习.”
作为对中学国文教学的指导,《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都是朱自清自己细读的结果.我们可以领略一下他的细读精神.
鲁迅的《药》全文大概6000字,朱自清写了一篇14000字的指导大概,详细分析了这篇小说的题旨.围绕对小说题旨的理解,朱自清首先复述了故事的内容,接着介绍了小说的段落结构.然后详细分析了小说的正题旨和副题旨.围绕对小说题旨的理解,又分析了小说的取材,小说取名的含义,以及情节的安排,最后介绍了与亲子之爱相关的鲁迅的其他作品和外国作家的作品.我们今天提到《药》都想到它的细节,这在朱自清文章中已经有相当深入的分析.例如,朱自清分析华老栓家的穷,朱自清说不等小说第四段“穷人的丛冢”来直接说明,从开始一节里“华老检”这名字,和“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便看出主人公是穷人了.接着又分析他们攒下来用来买人血馒头的钱的来之不易从而显示他们的穷:“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才掏出那包钱.老栓“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后来在等人来交易时,又“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朱自清认为这些都说明他们的钱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儿子的爱.朱自清还通过细节分析说明了华老栓夫妇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康大叔等茶馆里人物的心理的分析也都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致
关于当代文学类论文范文资料,与经典与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