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政治生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当代文学反思的主体与“政治现代性”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治生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反思的主体与“政治现代性”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治生活及老舍及现代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政治生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淬炼中重新焕发生命.个人情感与传统文化的反思并不能给人增加一分尊严,但是老舍却借此实现了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审视.1950年,从美国归来的瞬间,老舍看到了人的平等与尊严,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与旗人亲戚的新生活,他愿意赶任务,去表现人们解放前后两对照的生活进步,写成了剧本《方珍珠》、《龙须沟》.《方珍珠》告诉人们新的政治语境中民间社会的现代性形塑:“一个唱玩艺的能够受人尊敬”,“变成民间艺术家”,为社会群众服务“是多么大的变动,多么大的进步!”《龙须沟》通过这种物质环境的进步改善表达民众的政治/政府认同.剧中丁四嫂的政治认同是最简单直接的歌颂.老舍的政治认同当然不同于丁四嫂,他心目中人的尊严与价值是第一位的,饱受欺凌的程疯子得到尊重,这才是龙须沟边发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志性的转变.老舍和北京城、城里的民众一起体现着现代性的“进步”.

一时间对进步德政的感戴和对长时段历史的反思并不矛盾.维护个人的独立与尊严,正是老舍反思的动力.老舍歌颂政府的德政,让他在荣誉之外有各种各样头衔加身,以致要无休无止的参与政治活动,甚至让他把创作的精力、方向和政治运动混在一处,《春华秋实》配合“三反五反”中心运动、听命于各种意见修改剧本十稿,他感受到了创作生命的不由自主.老朋友胡风等落入不堪的境遇,1957年“反右”又开始了,现代政治的要求与个人尊严在冲突着,人在现代政治语境中只有被动承受.于是,《茶馆》从当下转向历史,龙须沟边人物在新政府下的“享受”转到现代史上50年顺民的被动“承受”.《茶馆》是人被动承受政治现代性的寓言,其中的反思一直为人们漠视.


本文url: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51935.html

反思首要慎独,老舍写《茶馆》的过程即在维护创作的独立自主.老舍悄悄地创作《茶馆》,他记取了1952年写《春华秋实》的教训.人们至今不大了解这个戏写作的准确起迄时间,显然老舍要躲开别人的关注、“关怀”或干涉.写现代历史人生而不按照中国革命史来构思,老舍独立不倚的态度足以让身边熟悉的领导难堪.戏的幕次选择什么时间,关系到如何解释中国近现代政治,选择空间场景,又关系到怎样体现中国的现代性.老舍确定的剧本与周恩来总理1963年看《茶馆》之后的建议相差很远.很显然,总理不便轻易否定,但肯定不满意.这三幕戏跨度50年,他的意思要有“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动力”与“人”,他的保留意见是:“近代史中选哪几个大环节搬上舞台最有典型性,还值得好好研究.”人们在按照中国革命史的定论期待《茶馆》、指挥导表演.老舍对近现代历史的反思不能与此保持一致,注定了这个戏在50―60年代不会交好运.

《茶馆》呈现寓言性的中国现代性空间.它的场景是日常的,茶馆是九城三教九流人物的社交中心,是“文化交流的所在”.最具象征性的符号是墙上张贴的“莫谈国事”.谈与不谈,国事仍在,五十年的剧中人的大尴尬.这个戏的冲突并不集中围绕某个事件来展开,茶馆中人“莫谈国事”的心理警戒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渗透着的“国事”之间的张力,就是戏剧基本的冲突范型.人物议论的各种事,隋也好,展现的民生也罢,件件桩桩都是“国事”.莫谈国事.而场上所谈的莫不是国事.躲不开的政治!谁也不曾关心权力政治,政治却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总是“关心”谁,是回避不了的决定性生活因素.茶馆这个空间就是现代中国的政治空间,虽然不出现主导力量,却有人与政治的对峙.人物生活方式改良的适应性,永远应对不了现代政治的压迫性.以政治动乱标志着的中国现代性的空间,每一个“进步”都是以人的尊严为代价.政治现代性与普通人的相关性在于:你不关心政治,可政治关心你呀!普通人对不明所以的政治变动,永远处在被动的位置上.

中国的政治现代性给人预定了生命/生活的空间,即使你再努力也仍然白费.就这一点说,老舍的《茶馆》肯定有反现代性成分,因为这个现代性有太多中国本土的丑陋规定.它在破除人们依赖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同时并不真的进步,而且也不曾和落后的过去决裂:一边是维新,一边是卖儿卖女,一边要改良,一边是世袭的特务恶棍.所有帝制时代的恶习都保留着,一切新生的痈疽又在溃烂,更有现代政治力量冲突而形成连绵战争,自身的衰败又无力抵御外敌.一切志向都付之东流,一切自强都归于无用,一切向善都不敌恶行,一切顺应与追随现代性的作为都被现实政治破坏.

在《茶馆》空间里生活的三个贯穿性人物是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秦仲义).王利发评述三个人是对50年中国政治人生的勾勒:“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树大可就招风啊!四爷你,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我呢,作了一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反思的主体与“政治现代性”的本科论文范文
关于政治生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无论是谁,都是失败者.常四爷是旗人,帝制崩解,旗人没有了铁杆庄稼,他的自我总结是:“自食其力,凭良心干了一辈子啊,我一事无成!”老舍是旗人,童年经历过政权与社会性质的变更,深深地体验过旗人丢失铁杆庄稼的艰难被动生活.常四爷放下300年不劳而食的架子,自食其力不容易,更多的人是像松二爷那样饿死.秦仲义清末维新时就向往着民主法治与经济富强,要办“顶大顶大的工厂”,最后在内外强盗手上全部“玩完”.老舍的人物永远问.我招谁惹谁了它的答案就深深埋在中国的政治现代性中.在这样的生活空间里,谁能不自问:“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茶馆》幕次的时间选择包含更多对政治现代性的阐释.老舍自己说《茶馆》“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用小人物“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小人物可以避免重复革命史的概念化展示,生活上的变迁暗示社会变迁正是现代性的体现.关键是如何“侧面”透露政治消息老舍采取的是“后”策略.正面地写政治,必然要写谭嗣同与“戊戌变法”,其它时期的正面表现也是难题.老舍的侧面落笔是将三个幕次的开场时间放在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之后.重大历史政治变动对普通民生的影响才是老舍心中的政治,这才是他多年反思之后的自主选择与历史阐释.

老舍的时间选择是:第一幕,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第二幕,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时候.这三幕时间重要的共同点是“后”,都是在“变法”、政权动荡和战争动乱之后.这个“后”的选择,是老舍被冷遇之后、又“亲眼得见”许多朋友在各种政治运动中的不幸遭遇,他冷静下来转入反思的结果.旗人出身的老台的种种经验,无一不是重大的国际、国内政治变动的被动承受.他的主动只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使然.而和他一样出身的平民只能被动地做一个顺民,“顺”的另一层意思,是王利发&

1 2 3 4

关于政治生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中国当代文学反思的主体与“政治现代性”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先秦两汉文学论文

论文文学

汉语言文学硕士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英语论文文学

大专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提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自考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反思的主体与“政治现代性”(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