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创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明清时期商人的文学创作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创作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明清时期商人的文学创作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创作及商人及文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创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提要明清两代,由于商人阶层的壮大,出现了一批商人文学家.他们的创作在史传中屡被记载,一部分商人创作的作品仍然存世,这构成了明清文学史上值得注意的现象.与文人创作不同,商人的经济实力使他们的创作活动经常以文会的方式进行,他们的诸多作品都是文会唱和的产物,这些作品缺少社会和人生的厚度,仅仅是文会场景的再现.但商人的山水田园诗却仍然表现了一定的审美意识;作为有文化修养的个体,他们的作品中也表现了对生命对情感的关怀,这些作品和文人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同样具有普遍价值.
文学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呈现着不断扩张态势的发展过程,这个扩张的态势包括文体、题材、文化观念、审美趣味等等方面,还包括作家队伍的扩张.社会愈是发展,文明程度愈高,用文笔状物写心的人愈多,再加上科举考试取士名额的限制,被排除在士大夫行列之外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因之作家队伍也就越来越庞大,其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与前代文人士大夫为主的作家队伍相比,明清时期不仅有着大量的布衣文人,还有为数不少的商人也从事文学创作,特别是有着“贾而好儒”文化取向的徽商中,更是不乏文学才俊,有的甚至在当时的文坛上还颇有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无疑是历史本原的组成部分,是文学史曾经发生过,只是被忘却的存在.他们的作品也表达了作为普通人的心灵、情感,和士大夫的作品一同叠映了某一时代的风貌,具有或高或低的审美价值.因此,对明清时期商人文学创作的探讨和关注应该是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文学史的研究而言,更是一个不应该忽略的论题.
一商人阶层的壮大和商人创作的蔚起
明代中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土地兼并的剧烈,商人阶层空前壮大.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中将洪武二十六年和嘉靖二十一年各省人口加以对比,得出了“中国的人口从14世纪后期的约6500万增加到了万历二十八年的约1亿5千万”的估测.人口增长,土地有限,加上皇室和地主兼并土地,必然带来职业结构的调整,商人占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第十章《其他人口结构》在考述了明代设立“商籍”后有一个推测:“1630年,中国人口约为19200万,这一年的中国城市化率大约为8%,如是,城市人口大约1536万.假定商人及其家属占城市人口的40%,则全国城市商业人口大约为610万.加上乡居的商业人口,明代商人及其家属的人口总数可能达到700万.
在江南的徽州,商人群体的崛起表现得更为突出.明代中叶,由于人口增长,而地处山区的可耕土地有限,生存困境迫使徽州人大量外出经商.与其他地区相比,徽州人经商的和从事农耕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明代中叶后的各种文献记载里,我们都可以经常看到,徽州人从事农耕的只占到十分之三,而经商的则达到十分之七.例如,出生于徽州的明代文人汪道昆就说过:“新都业贾者什七八.”这个比例当然只是指男性,即便如此,也十分惊人.徽州人外出经商,并非个体式的,而是成群结队,明末徽州文士金声就这样描述道:“夫两邑(歙、休两县)人以业贾故,挈其亲戚知交而与共事,以故一家得业,不独一家食焉而已,其大者能活千家百家,下亦至数十家数家,且其人亦皆终岁客居于外,而家居者亦无几焉.”换言之,徽州人的经商是群体性的行为,所谓“徽商”其实是徽州商帮.
商人的成分无疑是复杂的,有的是继承先业,有的从小就当学徒,也有不少原是走科举考试道路的读书人.余英时教授在《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一文中从人口和科举名额的角度指出读书人“弃儒就贾”现象的发生原因.他引文徵明《三学上陆冢宰书》为据,得出以下数字:苏州地区1500名生员,三年之间只有50人可以成为贡生或举人,则每一生员三年之中的成功率只有三十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读书人与其盘旋于成功率低下的科举道路上,不如“弃儒就贾”.这一情形,在徽商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徽州本有“重儒”的文化传统,很多徽商本来就是走读书应试道路的,但为生活所迫或应试不利而不得不放弃这条道路,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天启刻本《厚铭日记》为徽州祁门人谢朝元所编集,其中有《柏山谢先生传》一篇,为“古歙虚舟汪伊撰”,该传记述正德年间的一个姓谢名锦号柏山的徽商“自幼颖异,读书日记数百言,作对多古意”,因为父亲经商,没有帮手,他只好辍学,一面奉养父亲,一面帮助父亲经商.放弃读书,他有所不甘,“乃稽古述事,托物写情,勉成小诗四十首,内外咸高之”.父母去世后,他庐墓守孝,官员绅士“慰访庐所,嘉其山川之胜,编为十二景,则按景抒怀,排韵古律凡十二章,句句皆孝思之随感,而见哀情之触目而生也.”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九《望云翁传》记载了一个叫黄长寿的歙县商人,别号望云,他“少业儒,以独子挡门户.父老,去之贾.以儒术饬贾事,远近慕悦,不数年赀大起.驻维扬理盐策,积贮益浩博.等翁虽游于贾人,实贾服而儒行,尝挟资流览未尝置.性喜吟咏,所交皆海内名公,如徐正卿、叶司徒等,相与往来庚和,积诗成帙,题曰《江湖揽胜》并《壬辰集》,前太史景公为之引,梓成藏为家宝”.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积累,他们染指文学创作才有了可能.
在徽商聚集的扬州和杭州等地,徽商不仅从事文学创作,而且成为了文坛上的活跃人物.例如明末杭州徽商汪汝谦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他在西湖建造了多个画舫,以此交接名流,享受湖山之胜和声歌之乐.董其昌、陈继儒、王思任、茅、李渔、钱谦益等明末清初的文士均曾到过他的画舫和园林,并题额赋诗.他还和当时的名媛才女有密切来往,如王薇、林天素、杨云友等,柳如是到杭州后,他不仅为之安排了住处,而且对她多方关心,后来,又刊刻了她的《湖上草》和《尺牍》,对此,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曾作详细的考证.在与文人和才女们交往的同时,他也有不少的诗歌创作,其现存的《春星堂诗集》收录集子15种,其中既有和当时的文士们唱和的合集,也有个人诗集,《绮咏》、《绮咏续集》、《西湖韵事》、《游草》、《闽游诗纪》、《松溪集》均为他个人的诗集.类似汪汝谦的商人还有不少,有些商人不仅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刊刻,还请了当时的名士为之作序,陈建华在《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六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一书中搜集了一些有名家品题的徽商诗文集的记载:郑作,字宜述,歙县人,有《方山子集》,李梦阳作序;余存,歙县人,有诗集《缶音》,李梦阳作序;其子余育,李梦阳为之作传;程汝义,休宁人,王世贞为其诗集作序;吴德符,歙县人,胡应麟为其诗集作序.
清代扬州徽商与文坛的关系更为密切.乾隆年间的徽州盐商马曰、马曰璐兄弟,嗜好文化,马曰璐筑街南书屋,藏书逾十万卷,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馆,马曰璐儿子马振伯献书776种.他们自己也从事诗文创作,马曰著有诗集《沙河逸老小稿》六卷、词集《谷词》一卷,马曰璐有《南斋词》二卷.他们又筑小玲珑山馆,成
关于文学创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明清时期商人的文学创作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