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创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明清时期商人的文学创作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创作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明清时期商人的文学创作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创作及商人及文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创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为文人雅集的场所.比马氏兄弟稍晚的扬州总商江春与其弟江也热心于文学,他们筑秋声馆和康山草堂,延纳文士,举办文会,自己也有创作,有《新安二江先生诗集》之刊刻.这些商人凭借着丰厚的财力,为当时文人们的创作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他们自己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显示了明清时期商人创作的活跃程度.明清时期商人的创作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一是尚未从商之前的创作.例如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所传的王野:“儿时习为诗,稍长,弃博士业,从其兄贾江淮间,兄死,不能归,入吴,说梁溪土风,家于鸿山之下.”这位在后来颇有诗名的“布衣王野”从小就曾经学诗,后来“弃博士业”,跟着哥哥经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部《率滨吟社录》反映了徽州民间学诗写诗的活动,该集收集了徽州休宁率口程氏家族组成了一个吟社,吟社活动方式,其卷首的吟社条约有详细的规定,它要求参加诗社的人每月作诗一首,每年一次聚会,对每人所作诗歌予以定评,同时还要“同试一题”,类似于诗歌比赛.此外,条约还规定了奖惩措施以及聚会方式.在条约的序言里,撰写者说:“习举子业者,恐妨其用功而止之,遇便间一预焉,不为例.”换言之,这个吟社虽然不主张正在攻习“举子业”的年轻人参加,但他们还是有机会参加的,所谓“遇便间一预焉”.这些“习举子业者”未必都能够顺利通过科举考试,他们中的大部分也像父辈们一样,在科举考试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走上经商的道路,在这个时候参加吟社的活动,无疑受到了诗歌创作的熏陶和影响,甚或也能够写出一些像样的诗作来.
二是从商之后的创作.这一类的创作情形当然最多.当商人们经商取得成功后,既有超越物质生活的心态,又有精神上的追求,他们或自我吟咏,或与文人们交往唱和,例如明代中叶歙县商人郑孔曼,在经商的同时,游历各地,他“虽游于贾,然峨冠长剑,然儒服,所至挟诗囊,从宾客登临啸咏,然若忘世虑.著骚选近体诗若干首,若《吊屈子赋》、《岳阳回雁》、《君山吹台》诸作,皆有古意,称诗人矣”.《率口程氏续编本宗谱》记载了明代一个名叫程梧的徽商,其“先世历商池阳”,他本人也“偕伯兄石峰公辈贸迁,等因而财产日隆,起池郡,中年颇丰裕”.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就“慕李杜才,为千古人豪,力习词章,落笔有惊人句,乎有盛唐家法,殆将跻汉魏阶梯,陋下乘而参上乘矣!故新都一时名士愿交公,结有白岳、中州、七潭三社,丽泽之益,不啻率滨吟社而已.诗稿若干卷,有足传于世者”.清代黟县商人胡际瑶“虽业商,然于诗书皆能明大义,舟车往返,必载书箧自随.每遇山水名胜之区,或吟诗或作画以寄兴,著有《浪谈斋诗稿》一册”.像汪汝谦、马曰、马曰璐、江春都有诗文集刊刻和流传.
三是罢商从文的创作.
这一类的商人很特别,他们或厌倦商人生活,或完全醉心于文学,俞正燮在《癸巳存稿》卷15记载了清代一个叫汪廷榜的商人就是如此.他“少学贾,二十八岁,置货汉口,见帆樯丛集,蔽江面十数里,人语杂五方,汉水冲击,江波浩淼,纵观之心动,归而读书,学文词,喜驰骋,渐不自喜.等于逆旅晤戴震、李谆,与订交,学益广.中乾隆辛卯江南举人,授书饶州紫阳书院,补旌德县训导,以病归”.这位号为“仰山先生”的徽商最后弃商从文,中了举人、做了官.程晋芳的道路更有代表性.他本是盐商,但是他“好儒,罄其资购书五万卷,招致多闻博学之士,与共讨论”;他一心向学,“眈书史,见长几阔案心辄喜,铺卷其上而事不理”;因为醉心于学问和文章,他把生意的事情都交付给家奴,“一任侵盗”,以至于负债累累.但他献的赋却得到了皇帝的欣赏,后来不仅中了进士,还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著有《勉行堂诗集》24卷,《勉行堂文集》6卷.
总之,在明清两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土地兼并的剧烈,商人阶层空前壮大.由于一部分商人本来就是读书出身,他们虽然走上经商道路,却依然热爱文化;有的商人虽然未必是读书出身,却在经商成功后崇尚文化.因此,他们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有的甚至成为文坛上的活跃人物.明清两代商人的文学创作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不可忽视的流脉.
二文会与唱和:商人创作之情景再现
商人和文人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他们有经济实力,富商大贾还有私家园林,凭借这些条件,他们可以做文学活动的“召集人”和出资人.于是,在他们刊刻的诗集里,以文会为主题,以及在文会中和文友们唱和的作品占有突出的比重.我们以徽商汪然明、江春和马曰的创作为例略予考察.
熟悉明清历史和文学的人,对汪然明这个名字当不会陌生.陈寅恪先生撰写的《柳如是别传》,就用了不少的篇幅考证汪然明和柳如是的关系.汪然明的生平,《丛睦汪氏遗书》收有其小传一篇、墓志铭一篇,基本上传述了他的一生.他本是徽州府歙县丛睦坊人,后来移居杭州.他名汝谦,号然明,又号松溪道人.生于万历丁丑(1577),卒于顺治乙未(1655).和大部分商人传记一样,小传和墓志铭里对汪然明经营什么商业、如何经商只字未提,而是着力写他的文化活动.建造画舫,以西湖为园林,是汪然明在士林中传为佳话的事情,也是西湖的一段风流佳话.他所造的大画舫有两只,起的名字很别致,一只叫“不系园”,一只叫“随喜龛”;小的画舫名字也别致,分别叫“团瓢”、“观叶”,还有“雨丝”、“风片”.“不系园”建造于天启三年(1623),《不系园集》卷首有汪然明写的《不系园记》,所署时间为“天启三年岁在癸亥仲春之初”.他详细记录了建造这个画舫的动机和过程:
自有西湖即有画舫.《武林旧事》艳传至今,其规制种种已不可考识矣!往见包观察始创楼船,余家季元继作洗妆台,玲珑宏敞,差足相敌.每隔堤移岸,鳞鳞如朱甍出春树间,非不与群峰台榭相掩映,而往往别渚幽汀,多为双桥厌水锁之不得入,若孤山法埠,当梅花撩月,莲唱迎风,令人怅望,盈盈如此衣带,何故高韵之士又驾一蜻蛉出没如飞,骄笑万斛舟,为官为估,徒豪举耳.等癸亥夏仲为云道人筑净室,偶得木兰一本,斫而为舟,四越月乃成,计长六丈二尺,广五之一.入门数武,堪贮百壶;次进方丈,足布两席;曲藏斗室,可供卧吟;侧掩壁橱,俾收醉墨.出转为廊,廊升为台,台上张幔,花辰月夕,如乘彩霞而登碧落;若遇惊飚蹴浪,欹树平桥,则卸栏卷幔,犹然一蜻蜓艇耳.中置家童二三,擅红牙者俾佐黄头,以司茶酒,客来斯舟可以御风,可以永夕,追远先辈之风流,近寓太平之清赏.陈眉公先生题曰“不系园”.佳名胜事,传异日西湖一段佳话,岂必垒石凿沼园邱壑,而私之曰我园我园也哉!
汪然明对于《武林旧事》所记载的西湖画舫早有艳羡之心,而对于同时人建造的画舫,他觉得还有不便之处,那就是体积太笨,“别渚幽汀”不能去,湖上的桥也不好过.他所建造&

关于文学创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以西湖景色为自家景色,斫木兰为舟,以画舫为园林,家童红牙,茶酒雅会.于是,陈继儒来了,董其昌来了,茅来了,当然,还有汪然明的徽州同乡也来了.荡舟于西湖之中,对着西湖的山水,文人雅士和女史们“啸咏骈集,胜情幽蔓”,汪然明又将自己和他们的“啸咏”之作结集《不系园集》和《随喜龛集》,形成了与汪然明、与画舫联结难分的“主题诗集”.两部集子题咏甚多,黄汝亨《咏不系园》写道:“流水原无定,扁舟相与移.山容迥合见,云影去来期.何必人世远,唯应鸥鸟知.飘飘陶径外,日涉趣偏宜.”陈继儒《题随喜庵》诗描写更具体:
关于文学创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明清时期商人的文学创作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