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文学艺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意义的放逐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艺术方面论文下载,关于意义的放逐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艺术及意义及象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艺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17;状况的传统的规则与象征”,即传达普遍的深度意义的象征,被后现代艺术所抛弃.

这种品质也是后现代主义反象征性的重要原因.上述鲍曼对艺术意义的论述就可说明这一点.正是因为秉承不确定性原则和多元主义立场,所以后现代主义的意义观呼唤个体参与文本阐释,强调了意义的能指化、多元化、差异性、历史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并间接表明后现代主义对个体性的重视.

如果说鲍曼从解释学角度论证了后现代艺术由于抛弃传统规则和象征而使自己走上了反象征的道路的话,那么,波德里亚则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对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和艺术的反象征性作出了详实的经验性描述和发人深省的理论诠释.波德里亚虽然较少直接论述后现代主义的以上基本品质,但他通过对符号消费的精彩分析,说明了后现代社会中意义能指化与平面化的文化趋势,从而与罗蒂一样为说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点提供了间接的证明.不过罗蒂作出的是哲学上的理论证明,而波德里亚展开的是文化实证剖析.

后现代社会即是波德里亚所谓的消费社会.在丰盛的消费社会,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文化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艺术和娱乐与日常生活混而为一”.因此,文化既是一种消费品,又是一种消费的形式.它的重要特点是“媚俗”与“流行”.媚俗的激增,是平民化的结果,又是意义平面化的原因,它使一切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削高就低,成为“大众化”文化,剥夺了文化形式“化大众”的使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异被抹平,这种后现代文化现实就是媚俗这种消费心理控制下的必然后果.“媚俗”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是一种内容缺失的形式消费.此种形式消费在消费社会的真相乃是,人们不再注重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而对其符号表征价值诸如地位、声誉、身份、时尚元素等倍加追逐.如此一来,艺术的意蕴与形式之间的传统联系理所当然地被割裂.当对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的消费沦为符号化的形式消费之际,后现代主义文化正式步入反象征的境地,因为符号化消费“缺乏创造物的象征价值和内在象征关系:它完全是外在的.”即后现代社会的符号消费将意义驱逐在消费之外,它只是一种能指化而非所指化的消费.符号在此不再标示任何现实,更不再通达什么深度的意义.拿文化消费来说,我们消费的只是文化的形式,而非文化事件本身,是文化的画面而非文化本身的内涵.文学经典的消费常常也有这个特征,正如波德里亚所言,它可能是个“摆设”.以此之故,后现代主义文化就成为了一种反象征性的文化.

但是,在理性化(主要针对实用理性与科技理性而言)与世俗化怪胎式组合的当今社会里,我们还需不需要传统象征美学的那种意义追问模式或深度模式在享乐主义风行的当代文化语境中,我们还愿不愿意聆听与人类心灵割舍不断的象征在能指喧嚣而所指空无的后现代文学世界里,我们是否真的就那样无情轻率地将象征及其意义抛弃在身后下述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回答.

埃里希弗罗姆指出,象征生发于人类存在于世的原初经验之中,宗教、神话和梦是它常常托身的处所.它虽然遭到科技理性的压制,但恰恰又是拯救理性弊端的药剂,使人摆脱由理性控制而来的情感单调、枯燥的局面,复活我们与自然的亲密联系,所以象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习的唯一一门外语”.神话、梦以及其中的象征作为心灵最重要的表达,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为不管是在远古还是在今天,人们都需创造对于未来的梦想,启封隐藏着生命密码的信件.

荣格也指出了原始象征与现代理性的严重对立情形.在加世纪,象征的原始力量和丰富意义衰落了,一切都在消隐象征内涵:打雷不再是神的愤怒,闪电不再是神的报复,河流不再有精灵,山川草木不再与我们对话.总之,神秘的象征被现代理性一扫而空,我们“与自然的联系消失了,象征的联系所提供的深奥的感情力量也消失了”.从此,我们不去正视那些永远支配人类命运的超自然精神力量,“我们已使所有事物的神秘和超自然面暴露无遗,再没有任何神圣的事了”.这样,我们成了宇宙中“孤独”的生物,中断了与大自然感情上的“潜意识”的统一,情感枯竭在理性的专制中,结果一切也不再有象征意义.因此荣格认为,当代社会中的理性统治的思想是“我们最大的也是最悲剧性的幻想”.

如果说弗洛姆和荣格等人通过对神话与梦的论述,强调了这些直觉性象征对于现代理性的纠偏作用的话,那么,瓦雷里、马尔库塞等人则通过突出现代艺术(包括文学)对社会的一种清醒的理性批判意识,证明了艺术象征的巨大力量及存在价值.瓦雷里在《诗歌和抽象思维》中认为诗歌语言对否定现实有着不可逃避的义务,因为它是借助一种能够表现未露面的手段来创造和发展的,是一种推翻已得到确认的事物的特殊语言,从而执行着伟大的思想任务一“努力使不存在的东西存在于我们之中”.马尔库塞进而认为,为“未露面的事物”命名,就是“破坏”事物的现存名称,也是一种新的秩序对既定秩序的“渗入”或“超越”,因此这预告了一种新世界的开端.我们认为,这种“破坏”和“超越”正是艺术中象征的力量.艺术批判与否定现存社会,正在于它构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存社会的象征世界.这种象征世界命名“未露面的事物”,也使人避免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即丧失批判、否定和超越现实的能力的人.

以上论述从人类情感要求或艺术批判功能等方面,共同说明了一点:象征存在于世不仅仅是彼时彼地的事实,而是应然性的和永恒的社会文化需要和人类精神愿望.这也证明后现代主义反对建构、追问象征的深层意义并非明智的态度.施太格缪勒指出,现在人们对形而上学的兴趣减少了,但是,“导致产生世界意义和人类存在意义问题的‘形而上学欲望’,在今天却是非常强烈的”.这说明对象征形式的意义建构以及对世界存在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意义追问,并不会随着某一个时代的来临而发生什么改变.在当今时代,科技理性的霸权、消费逻辑的横行、欲望化身体的书写、视觉影像文化的兴起以及各种后现代主义的甚嚣尘上,似乎都在驱逐人们对于形而上学超越性意义的梦想.但是,科学可以高速地创造和改变世界,制造丰盛的甚至沦为浪费的消费盛世景观,却并没有同比例地提供关于世界的“意义”;反之,这个目眩神迷的物质世界,加上各种各样的欲望叙事,使得与人类精神生存相关的“意义”,成为迫切需要拯救的全球化焦虑,意义的空无化危机因之突出地成为整个时代不祥的征候.这样一来,人类那种永恒存在的寻求超越意义的冲动,就不仅是对自身个人灵魂的慰藉,也蕴含了世界道路应改弦易辙的种种忧思.在人类寻求“观看

1 2 3 4

关于文学艺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意义的放逐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论文范例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目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

汉语言文学 本科段

语文学科论文

古代文学研究生论文

文学方向论文

近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类论文答辩

文学类核心期刊

意义的放逐(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