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文艺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会综述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文艺学方面有关论文摘要,关于“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会综述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艺学及文化及文学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艺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读经典过程中既要基于经典文本的内在规则又
要回应我们当代的日常生活.南京大学包兆会博士认为,保证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在这一认同下的知识生产,很大程度上跟每一民族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有关,这种思维范式决定了该民族的思考以及把握和表述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也从最根本上影响了一种文化下的文学和文论形态,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范式天人合一思想就影响了刘勰的文体论建构.南京大学中文系李昌舒博士就先秦至南北朝出处问题的演变作了梳理,认为孟子所概括的出与处(仕与隐)的处世模式(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后世士人在这一问题上是持认同态度的.南京大学孙蓉蓉教授认为,民族审美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质上是文化认同的一部分,《文心雕龙》对中和美、简要美、隐秀美、自然美的认同,既是对先秦两汉审美经验的认同,同时又深刻地影响到我国后来审美意识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古代民族的审美意识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和深刻的影响力.

山东大学谭好哲教授则分析了上个世纪我们在追求现代性文学理论过程中的一些民族性诉求.他认为民族性问题内涵丰富,既是一个建构起来的问题,又是一个反思性的概念,同时在当下语境中,民族性的核心问题是在世界性或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文学理论自身的自我确认、自我建构,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处理民族个体与他者的关系.武汉大学张荣翼教授认为传统在不断消散,也在不断建构,如今一些时尚的新的小传统(如圣诞节)也得到很高的认同.南京大学王杰教授用南宁国际民族艺术节个案的方式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的民歌如何通过与都市大众文化的结合,以便让自己整合到文化全球化的格局中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自身偏离了传统,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认同的危机和危机中的认同.

四 认同如何建构和如何达到理想认同

南京大学殷曼婷博士分析了学界从时间切入讨论民族认同建构的两类观点:“原发主义”观和“现代主义”观.认为这两种认同建构都存在单元和单维问题,实际上,民族认同问题呈多元状态和多维性,所以不是原发主义所强调的原发问题(仅是地域、血缘和语言等因素视为民族认同建构的本质性因素),也不是现代主义所强调的民族认同是现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的产物.因此,只从某个维度来考察民族认同建构的问题,这无疑会削弱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则感到,达到学术交流中的理想认同很难,他通过考察当代美国人文社科学术范式转换,看到学术研究背后所存在的经济和权力政治问题,认为学术研究背后充满了经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角斗,很难有纯粹的学术独立性和自主自律性,学术交流成了学术贸易和一种纳入学术明星制和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四川大学王晓路教授则提醒我们,在中国文学研究从自身的文化语境逐渐过渡到当代跨文化范式的迁移路线这一认同过程中,要注意到中国学术在某种程度上是西方学术框架下的理论想象和知识生产,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跟随西方,同时也要保持自身的开放性.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教授则具体讨论了防止认同的排他性和暴力问题.他认为讨论认同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认同涉及排他与被排他问题,这表现在与异文化交往过程中自身对他者的排斥,以及自身在异文化中主动降低自己尊严而最终被他者排斥.他认为讲认同不如讲承认,因为讲认同都没有走出历史哲学范围,而承认是以交往理论作为基础,承认包括三个层面,承认他者,被承认,相互承认.认同很容易导致自我中心或他者中心的尴尬,承认可能让我们跳出这个困境.

南京大学周继武博士认为,文化认同不仅是一个历史哲学的问题,也是文化政治的问题.关键不是我们认同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建构一种开放、包容、批判的认同空间.他认为在现实语境下,要与对方平等对话,首先要有对话的资本,要获得发言的位置和权力,其次是寻找一种转译和对话的机制,再者才是哲学上相互的理解和主体性之间的平等.

饶有意思的是,有些学者细分了文学中的认同及其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浙江工商大学吴炫教授认为文化认同不等同于文学认同.当某个时期文化认同不能实现的时候,文学认同可以做些工作(如鲁迅的作品).作者通过文学创造获得文学依托,文学依托并不等于需要文化依托,好的作品往往是突破当时文化依托,好作品是对文化认同的穿越.

浙江大学徐亮教授则谈到了具体文学阅读中的认同问题.他认为,文学阅读中有两种阅读立场,一是传统的立场,强调对作品经验的认同,是一种享受作品馈赠的活动模式,二是文化研究的立场,强调对作品经验的拒斥,去拆解文学的运作机制和权力效应,它享受的是批判的智慧而不是文学.南京大学胡有清教授具体分析了余光中作品中的乡愁问题.认为作为观念和符号的“乡愁”在余光中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其内涵是有一定差异的,但诗人“乡愁”的核心内容并没有改变,这就是他的中国情结或者说中国认同.南京师范大学骆冬青教授则具体分析了阿Q的名字,认为阿Q名字的不确定导致了其身份的不确定,并通过对文学作品《阿Q正传》的分析谈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危机.


本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52551.html

总之,经过这次对“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问题热烈而多角度的讨论,大多数与会者承认认同是复杂的,认同需要鉴定,但鉴定也是很困难的,每个人对认同鉴定都带着自己的范围和目标,带着自己的语境和体验.比如同为文化中国人,大陆学者在与异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认同体验,同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的华裔学者的认同体验是不一样的.可见,认同是个复数概念和多样化的概念,它不是一个认知的对象,也不是一种占有物,不可以一劳永逸的据有,它是一个有待解释和建构的东西.它因着与现实关联,也不是一个修辞的符号.而认同的多元性也与全球化时代的多重走向分不开,不同语境的人对认同的不断解释和重构是为了让自我更好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语境当中去,全球化也因而具体化到某一语境下.

与会学者也提出,在通过传统加强认同的过程中要防止传统文化政治化的倾向,也要警惕各种形式的文化原教旨主义.大多数与会学者承认文化多元主义,反对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文化传统本身就是多元的和复杂的,文化认同也是多样性的,这多样性才是认同的基础,我们中国向世界要求文化多样性,中国大文化区域也需要文化的多样性,不能以汉文化一统天下.

同时,通过讨论我们也看到认同问题的复杂性,它成了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对它的探讨可以从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哲学等各个角度切入,认同问题也始终无法回避政治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这使讨论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倾向性.对这样现实性强、又有跨学科性质的问题的探讨,正好体现了南京大学文艺学学科的特点:宽厚的文献学基础和敏锐的前沿问题意识.

总之,文明的对话是以相互容忍创造对话的条件,以承认对方存在的基本信念确立认识对方的意愿,对话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是了解对方,扩大自己的参照系,反思自己的局限性,对话的结果是互相参照、相互学习,防止互相排斥,用同一性抹杀差异性.这次会议的精神正在于此,而与会学者在全球化背景中讨论“中国文学与文化认

1 2 3

文艺学方面有关论文例文,与“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会综述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文学博士论文

中学语文学科论文

大专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文学论文开头

英文学士论文

文学类毕业论文提纲

汉语言文学大专论文

文学 议论文

“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会综述(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