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语体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体论文摘要,关于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体及教案及课堂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4635;是指向未来的、并且是不确定的受话者(阅读者),他必须从阅读者的知识状态、接受水平以及将会有怎样的反应出发来建构、调整文本的语言状态,但阅读者不会参与到他写作过程的现场中来,作者是在测度受话者的反馈信息而并非真实获得了反馈信息,所以是一种低交互性.

可是问题在于,确实有许多言语行为始终只有发话者一人在参与,如引言部分所提及的日记、听课笔记、发言提纲、写作提纲以及只为个人使用的备忘录、记者的采访记录、不准备发表的读书笔记、书页上的眉批和旁批等等.在这些类型中,行为的进展对受话者反馈信息利用的可能性为零.教案的写作在这里表现出很强的特殊性.一方面,就教案的规划功能而言,它的写作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只是为了安排设计他将要进行的某一次课堂教学,指向的是他个人将要采取的行为步骤和期待达到的目标.所以,它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在完全不需要对话参与者,甚至除自身之外不再有阅读者的情况下由写作者独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案的写作方式允许是高度个性化的、非交互性的.另一方面教案在当前的教学体制中还有受检、交流的功能,指的是有关机构可通过检查教师的教案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同行之间也会通过互相观摩对方的教案来取长补短,尤其是青年教师往往通过学习资深教师的教案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教案就有了阅读者,教师在写教案时就像学者写论文、作家写作小说一样必须考虑到这些潜在的阅读者而对写作的方式做出调整,交互性不可避免地渗入教案的写作.由此可见,如果将教案等文本类型纳入语体研究的视野,对交互性的考察便可以不但在强弱之间进行,也可以在有无之间进行,虽然这里的“无”,正如我们将要探讨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交互性.

教案特殊性的另一方面,还表现为教案自身虽然可以在没有交互者的情况下完成,但是教案的使用却是针对一次交互性很强的言语活动――课堂教学.在这一点上,教案与日记、听课笔记、只为个人使用的备忘录、不准备发表的读书笔记、书页上的眉批和旁批等拉开了距离,而与发言提纲、写作提纲、记者的采访记录等归在了一个类型中.前者永远不会需要一个交互者出现在哪怕是后续言语活动的环境中,后者却在为交互者的出现做准备.

2)基于教案考察需要的交互性分析

既然交互性对教案的写作有如此深厚的相关性,从教案出发对交互性做一分析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首先,如何确认交互性的强弱?

言语行为中有一些不可忽视的条件决定着言语行为交互性的强弱:

a.言语行为的完成过程中是否需要受话者的参与

如上所述,有些言语行为可由发话者自主完成,不需要另一受话者的参与.没有交互对象交互性也就无从发生了.

b.若需要受话者参与,受话者位于现场内还是现场外

如果需要参与者的话,参与可以有两种方式

关于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的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语体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一是直接参与到言语行为的现场中来,如学生出现在课堂里听讲;一是以现场之外的方式参与,书面语为这种方式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如书信的传递,书报的传播等.不过,随着科技条件的发展,现场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模糊概念.传统观念中可以用“交互双方可以彼此感知的同一个时空环境”来对现场的广延进行限制,但是音频、视频的使用使得这样的时空环境的范围得以扩大.因而只能说现场性的强弱,现场内和现场外只能用来指称现场性强弱的两个典型.

很明显,现场性越强发话者就越容易获得受话者对话语的反馈信息――现场内的受话者就可以直接通过言语,或者借助身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显示对话语的反应,交互性当然越强.然而不在现场并不等于不能提供反馈信息,作者还是要“根据读者的情况和他们可能会有的反应来选择与调节自己的语言运用”,只不过这种反馈信息的获得是一种推断的结果,它所带来的交互性当然就比较弱了.

c.若需要受话者参与,受话者的身份确定与否

言语行为若需要受话者的参与,就需要考虑这受话者是确指的某个人或某些人,还是泛指的任何人,只要他有可能接收到该言语行为所形成的话语而加入到言语行为中来.确指也是一个模糊概念,例如书信的受话者不仅是确指的,而且确指度很高;讲课时对象的确指度就有可能低一些,但受话者仍然有较为确定的身份范围;对社会的演讲确指度更低,虽然仍有某个时空、某种社会身份的制约,如果通过电视传播,或者刻录下来通过视频音频继续流传,确指度还会降低.和现场内外的概念一样,确指和泛指也成了确定性强弱的两个典型.

同样明显的是,确定性越强,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就越容易达到知识的共享――发话者就容易利用受话者的知识实现一些话语策略,受话者也容易利用发话者的知识更轻松地达到理解,交互性当然得到加强.

d.受话者若位于现场内,能否以对话的方式加入到言语行为中来(即发话者和受话者可以互换身份)

即使交互双方都在现场内,有的行为类型中受话者并不必然会获得话语权,如讲课、报告等;有的则必须与发话者互换身份,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互,如辩论、聊天等.对话方式的交互性是程度最高的,对话一方只有依靠对方话语提供的反馈信息才能组织下一步的言语行为.

由以上四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Ⅰ无受话者参与交互性为零.

Ⅱ有受话者参与的情况下,现场性由外到内越强而交互性越强.

Ⅲ有受话者参与的情况下,确定性由泛指到确指越强而交互性越强.

Ⅳ受话者在现场内的情况下,发话者对他的话语越是依赖,交互性越强.

其次,交互性有外在的交互性与内在的交互性之别.

我们已经这样断定:无受话者参与交互性为零,但问题就这样简单吗?在上述学者们的认识中,言语行为一定是发、受双方共同完成的行为.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受话者不仅可以是外在现实中的,也可以是内在心理意识中的,这就是说即使是发话者在自言自语,其实也暗含着一个受话者,那就是受话者自己.无论是哲学研究中的理论假设,还是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共同研究,尤其是对裂脑现象的实证研究都表明,人实际上是由两个自我构成的,自言自语尤其是自问自答其实就是这两个自我之间的对话.正常情况下这两个自我高度协调,我们意识不到它们各自的活动,人就表现为一个统一、完美、运作自如的整体.可是对人的言语行为做深入的考察,还是能够分析出两个自我不同的作用.(布莱克斯利,1992)

一个人针对自己的写作,其实也是一种自言自语、自问自答,只不过没有用有声语言而是用了书写符号.这时一个自我1在思考、在探索,在不断地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以使思想定型下来,并且力图用之说服另一个自我2;另一个自我2则在“倾听”(阅读)并不断提出反驳或完善的意见,导致修改行为的发生.只有当两个自我达到了完全一致,或者一个自我完全压倒了另一方,写作的文本才告完成.从另一意义上说,写作也是现时的自我在与将来的自我之间的对话.此刻的自我之所以要写作,为的是将现时的自我――他的思想和情感、他的关注和期待等固定在书面话语中,以便将来的自我通过阅读该话语而了解、对话现时的自我,并对这个自我或是赞同,或是反对、修正,写日记、备忘录的目的不正在于此吗?由此看来写作的过程中,即使没有现实中的受话者参与,却仍然始终贯穿着交互性:一种类

1 2 3 4 5 6

关于语体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当代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有关当代文学的论文

外国文学作品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唐代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所学课程

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