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期刊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2005-2006年中国文学影响力报告相关论文查重免费
本论文是一篇文学期刊方面论文查重免费,关于2005-2006年中国文学影响力报告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期刊及学术期刊及统计分析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期刊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著作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引用图书文献(包括汇编文献)达71955篇次,接近总被引量(92334篇次)的80%左右(详细数据见表3),说明这一传统学科对于图书文献的倚重.表21给出了2005-2006年间中国文学论文引用25次以上的图书.
表21显示,上列90种图书合计被引4445篇次.其中,中国学者的著述被引最多,达到3417篇次,约占77%,这当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所引用的这些中国学者的著述中,只有《全唐诗》和《红楼梦》等少数著述属于文学作品,“文学研究”很少涉及文学作品岂非咄咄怪事?看来,学界责怪当下文学批评忽视文本细读并非偶然.另一方面,在这些中国学者的著述中,历史类等一般典籍占据较大比例,再次显示所谓“文史不分家”仍然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传统.还有,就整个中国学者的著述来看,涉及古代知识的典籍居多,现代学者的著述除鲁迅的著作外就是几本文学史教材.
表21显示的另一特点是,被引用的外国学者的著述居然达到17种和728篇次,约占总数的20%左右,充分说明我们的中国文学研究也“国际化”了.但是,在这些被引用的外国著述中,无一例外都是理论著作;也就是说,中国文学学者此间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主要是在理论或观念方面,而不是在作品或现象的层面借鉴国外的学术资源;而对于当代中国的理论资源的引用,除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被引31篇次外其他为零,这对于一直高烧不退、自我感觉良好的文艺学的现状来说,近乎一个不小的讽刺.
毫无疑问,在这些被引的著作中,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历史类还是理论类,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作品集,名家名著等经典文本是其主要构成.可见,无论学界怎样讨论和担忧文学的终结和命运,这些经典文本已经牢牢地沉积下来成为永恒.
7.中国文学论文的基金分布
在现行学术体制中,是否获得基金的资助和学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而使基金资助作为一种学术权利被进一步强化.事实上,各类基金近年来对中国文学项目的资助力度也在逐年增加.现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为例,2002―2005年间所资助的项目数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详见表22.
由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各类基金实施学术资助的力度增加,中国文学研究类基金项目的发文量也在增长,2006年就比2005年增加了80%多,详见表23.
表23显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论文发表最多,年均发文146篇.其次是“其他基金”和“省市基金”,年均达到95篇.再次是“教育部基金”,其余基金项目的论文数相对较少.就全部发文量的增速来看,2006年比2005年的基金发文量新增83%,相当可观;其中,“其他基金”增速最快,增长180%;其次是“教育部基金”,增速接近86%;“国家社科基金”增长超过60%;“省市基金”增长超过48%.看来,基金资助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正在逐年加大.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就整个中国文学研究来说,此间全部发文量为9464篇,基金论文合计仅为828篇,相当于总发文量的8.7%;尽管这一比例已经比2000-2004年2.5%有较大提升,但是对于整个中国文学研究来说,仍然显得偏低.
“基金”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发文量,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基金论文的被引量和被引率.表24给出了2005-2006年间基金论文的被引统计.
表24显示,在基金支持的中国文学项目中,合计被引135篇次,篇均被引0.16次;尽管这一数据并不理想,但是已经分别高于2000-2004年的45篇次和篇均被引0.11次了.当然,由于很多基金项目在发文时并未注明,所以上述数字并不绝对真实,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注释:
(1)我们之所以首先说明这一点,是因为“中国文学”的一般含义不仅包括、有时甚至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及其历史等中国文学现象而非学术研究方面,从而使一些读者产生误解(见胡立新:《质疑“中国文学学者与论著影响力报告”》,《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ofdisciplines).
(2)CSSCI来源期刊(2004-2005)
(3)CSSCI来源期刊(2006-2007)
(4)见苏新宁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第8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研究所有涉及2000-2004年间中国文学研究的比较及其数据,均见此书,不再另外注明.
(5)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新青年》的“主办单位”被错误地的标示为“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见该书第327页),特此更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文学期刊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2005-2006年中国文学影响力报告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