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文艺美学:理建设其当代问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文艺美学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文艺美学:理建设其当代问题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艺美学及文艺学及文艺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艺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0340;提出看做弑“父”灭“祖”行为,这其中透露出来的是:尽管“新”是从“旧”中发展出来的,但“新”必然要消灭“旧”,“新”与“旧”是不能共存的.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子辈学者的所谓“弑父”在学术发展上是不可避免的,而“学术的变革即使是质的变革,也包含着吸纳的成分”(37).更何况,人们对“终结”一词的认识似乎也过于简单,其如余虹所说,所谓“终结”并不是死亡或消失,它更是一种比喻用法,本就含有“转型”意思.也许,我们更应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终结”.本文url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58861.html
问题三:如何再看文艺美学的反思?
布尔迪厄曾指出,现代社会中,学科主要植根于社会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之中.现代学科制度参与这种再生产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标准化、科层化的区分体系形成一种“专业态度”.这种“专业态度”使知识分子将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狭隘的知识领域,一个知识分子在教育体制中的地位与其专业兴趣和能力成正比,这也就意味着他开始对普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越发地漠不关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权力和权威所雇佣.其后果,是使知识分子之间丧失自己的社会公共代表角色,放弃自己所承担的社会批判责任,而成为一些面目模糊的专业人士.亨利吉罗等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抵抗的知识分子与对立的公众领域》一文中也提出,正是学科的区分与专业化导致了批判思考的减弱,同时也使这些专业人员无法针对共同的学术关切而彼此对话.在我们看来,学科的划分与形成虽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社会现实的变更,以追寻普遍主义为目标的社会科学门类如政治学、经济学等,已无法再固守其学科设定的坚强壁垒而对现实做出有效反应,其内部的自我繁殖已经产生出阻碍学科发展的约束力,由此不仅导致了学科范畴、思想、体系在自身象牙塔里越建越高,离现实越来越远,而且逐渐形成的学术话语霸权也阻碍了研究者学术视野的成长.因此,融合的视野和学科的交叉已成趋势,“这些学科多方面的重合产生出了双重的后果.一方面,无论是依据研究的对象还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法,要想为这几门学科找到明确的分界线都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可接受的研究对象有了范围上的扩大,每一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不纯粹.这样便导致了对这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学术前提的合法性的不容忽视的内在质疑,而在以前,每一门学科正是借此而为自身的对立存在权利进行辩护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便是新创一些带有‘跨学科’色彩的名词,如传播学、行政学和行为科学”(38).
“跨学科”这一形式不仅可以克服现存学科独特性逐渐式微的逻辑,也将这些学科从困境中解救了出来,重新确认了它们的合法性.面对美学与文艺理论现展的困境,“文艺美学”的跨学科性可以成为一种解决之途.不过,“跨学科”应该不只是名称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科自身逻辑和扩展性动态机制的原因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交叉.合法性必须源于实质内容而非形式程序.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后二十年中国文艺美学理论建设及其范型转换》相关成果.
注释:
(1)曾繁仁:《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
(2)谭好哲:《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文史哲》2001年第3期.
(3)主要代表论文:周来祥的《三论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和学科定位》,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杜书瀛的《文艺美学:内在根据与学术理路》,载《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4期;杜书瀛的《文艺美学诞生在中国》,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的反思》,载《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胡经之的《超越古典:文艺美学新方向》,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胡经之的《走向文化美学》,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1期;柯汉琳的《文艺美学的反思》,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6期;姚文放的《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4期.
(4)(8)(10)(13)王德胜:《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
(5)(9)仪平策:《回到艺术的审美事实本身――文艺美学定位理论批判》,《文艺美学研究》2002年第1辑.
(6)王岳川:《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学术拓展》,《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张法:《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11)(23)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104页.
(12)(31)(32)(34)(38)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1页,第52页,第52页,第53页,第53页.
(14)(16)曾繁仁主编:《文艺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第4页.
(15)参见王德胜:《清理与转换:本土学术资源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7)转引自戴维弗里斯比著,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现代性的碎片》,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2页.
(18)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19)“区隔”行为表明,大众文化内部存在众多区分,不能完全把大众文化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同的大众文化形态吸引并划分了不同的都市大众群体.而且,一种大众文化形态中的都市大众群体与另一大众群体之间的“区隔”也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换的可能性,这就像一个摇滚乐迷可以同时是一个韩剧迷一样.所以,我们无法简单地划定哪些是都市大众,哪些却不是.
(20)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
(21)所谓经典美学话语,在这里是指伴随1980年代启蒙式人文精神的高扬而在美学、文艺理论领域确立起主导地位的那种理论话语.它有两个特征:一是突出“美”或“审美”非功利的超越性以及对感性的升华作用,把“美”当做精神的至高境界,把“审美”当做人类最为高级的情感活动;二是将此种意义上的“美”和“审美”理想与人的“主体性”联系在一起,人的主体性的张扬、培养和最终归宿都将在“审美”过程中,对“美̶
文艺美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文艺美学:理建设其当代问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