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苏联”因素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文学艺术类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苏联”因素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艺术及文艺理论及文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艺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成了《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就这样,列宁关于党的文学原则,在局部被放大、局部被缩小之后,成为党制定文艺政策的指导纲领而被推上了革命历史的舞台.对于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来说

文学艺术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艺术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专升本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9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这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59068.html
二、第一次文代会前茅盾对苏联文学模式的学习与推广
进入1940年代中后期,党在国统区有意识地加紧阐释与传播《讲话》精神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苏联文学的直接接触与学习.1946年8月,著名左翼文人茅盾收到苏联对外文化协会(VOKS)的访苏邀请,这是当时中苏建交多年以来文艺界的第一次直接接触,而中共及左翼文艺人士则把茅盾的此次访问,看做是一种“代表中国人民到苏联去,把苏联蓬勃的人民艺术带回来”的行动.(11)于是,茅盾此行受到了他们格外的关注,并在上海与南京等地的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周恩来让茅盾搭乘他的飞机到南京办理护照;一直致力于传播俄苏文艺及理论的中苏文化协会为茅盾专程饯行;中华全国文协、剧协、音协等十几个民间进步文艺团体为茅盾专门举行欢送会,大批左翼人士纷纷到场并“讲了亲切而热情的话”等在国统区左翼文艺界内,茅盾的访苏之行成了一次学习苏联文学的绝好机会,它可以为以后左翼文艺界建构自身的文学模式提供借鉴.这种意图在郭沫若到江海关码头为茅盾送行之际所作的送别诗中得到了鲜明体现:“以文会友御长风,祖国灵魂待铸中;石取他山攻玉错,政由俗革贵农工.北辰历历群星拱,罗马条条大路通;海运天池南徙日,九州当已庆攸同.”(12)在此,苏联文学被视为了可以作“玉错”(错:磨刀石――作者注)的“他山之石”,成了“群星拱”的“北辰”;而茅盾此次在“祖国灵魂待铸中”的特殊时期去苏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直接去了解与学习苏联文学经验,并把它带回祖国.
回国后的茅盾以“苏联问题专家”的身份,结合当时左翼文艺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始积极宣传与介绍苏联文艺界的种种优点.综观茅盾在这方面的文字与活动可以发现,他对苏联文学的介绍,重点不在于作家、作品或文学思潮,而在于苏联文学的组织管理与运作方式,即苏联文学中一些体制性的东西.苏联文学模式中至少有两个特别之处,得到了茅盾极力的维护、推崇与宣扬,而这两点在茅盾的努力之下(当然还有多种因素的作用),后来都融入了第一次文代会关于文学体制建设的精神之中,并构成了新中国文学体制的主要元素.
一是茅盾非常倾慕苏联通过唯一的、由苏联共产党领导并提供经济保障的“作家协会”这一全国性组织,来管理作家和安排创作的模式.茅盾在回国后第一次宣传苏联文学时,首先就谈到了苏联作家在这种组织保障之下的种种好处:“苏联的作家与出版界的情况实在令人羡慕”;“苏联作家的生活是多么优越”;“苏联作家的稿费除掉自己充分开销外,多半捐作文艺基金”;“每位故世的著名作家,国家都为他成立个人博物馆”;“在苏联所有的宴会中等演员的服饰是最讲究的,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演员得到的待遇更高,荣誉加倍”;等等.茅盾还不忘通过对比来唤起中国文艺家对此种组织的向往,他对着陈白尘说:“像你这样的剧作家,假如在苏联的话,荣誉和生活享受,将超过大多数人.”弄得陈白尘扼腕苦笑.(13)茅盾随后在郭沫若家里向众多左翼文艺界人士汇报苏联之行时,又以苏联友人追问的方式,来凸显了在中国建立由党领导的、类似于“苏联作家协会”这样的组织的必要性:“他们又追问为什么政府不让作家去前线?为什么不让作家和士兵接近?为什么要解散抗敌宣传队?为什么政府对文协不支持不帮助?等当得知中国作家和演员很少有人能专门依靠写作和演戏维持生活时,都十分惊讶,认为这样不安定的生活怎能写出好作品,演出好戏.”(14)茅盾作为当时左翼文艺界的重要人物,也作为后来第一次文代会的主要组织者,他对“苏联作家协会”这一组织的深刻认同,与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即后来的“中国作协”)这一全国性的作家组织的产生不无关系.苏联作协作为新政权建构文学体制的一个重要参照物,在党取得全国范围内的政权后,随着国家组织形式的重新调整而自然融入到新中国的文学体制之中.
二是茅盾对苏联文艺领导人借用权力运作的模式来解决文艺问题的做法同样持有认同感.1940年代后期的苏联文坛正处于日丹诺夫式的用政治宣判的方式来解决文学问题的时刻,在1946年至1949年短短几年间,联共(布)党中央对一系列具体的文艺问题发出了近十个决议.这些决议以及与之配套的领导人的相关报告,对一些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了强有力的指责与打击.在1940年代末期,作为到过苏联“取经”的茅盾对苏联文学的这一
文学艺术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苏联”因素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