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文学批评相关论文范文,与西方文学批评史在当代中国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批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西方文学批评史在当代中国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及批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0043;,一部成功的莎评史,不仅要评述历代批评家对莎士比亚的看法,也应当将它置于近代文学批评史总体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事实上,我们不仅应当写出更好的莎评史著作,而且还应该逐步推出莎士比亚悲剧批评史、莎士比亚喜剧批评史,乃至莎士比亚诗歌批评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专题批评史研究无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为了行文方便,让我们把断代批评史研究与国别批评史研究放在一起来加以讨论.因为这虽然是从不同角度所作的分类,但两者之间又时常发生重叠或交叉,一部断代批评史往往同时也是一部国别批评史.最典型的范例,要数文伯利奇所著的《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1988)一书.该著共13章,逐一评述了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批评派、芝加哥学派、纽约批评家、神话批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批评、阐释学、读者反应批评、文学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解构批评、女性主义批评、黑人批评,60年代至80年代的左派批评,从而为我们描述了这一时期美国文学批评的基本走向.倘若换一个角度看,那么,这部断代批评史与上述批评流派的研究并无多大区别,只是它涵盖了美国半个世纪的诸多批评流派而已.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除了乔治圣茨伯利的《欧洲批评和文学趣味史》(1900-1904)之外,早期批评史家不仅多半致力于断代批评史研究,而且在厚古薄今风气的影响下,研究范围也大多集中在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例如,斯宾加恩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批评史》(1899)、鲍德温的《古代修辞学与诗学》(1924)、《中世纪修辞学与诗学》(1928)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理论与实践》(1939)、阿特金斯的《古代文学批评》(1934),清晰表明了早期批评史研究的兴趣所在.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1953)为标志,西方学者才将重心转移到近代文学批评的研究上来.与此同时,国别批评史研究也方兴未艾,大大促进了整个学科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形之下,无论是断代批评史研究还是国别批评史研究,我们还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时至今日,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部研究古希腊罗马诗学的专著,也缺乏一部专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批评的著作.倒是陆扬的《欧洲中世纪诗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以丰赡的资料和平实的论述为我们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如果考虑到该书搜寻这些资料是何等艰难,我们不能不钦佩作者的探索勇气.同样,我们也缺乏一部像《镜与灯》那样的研究浪漫主义批评的专著.我们知道,浪漫主义诗学标志着批评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对此后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正如韦勒克所指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是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诗学的混合体.尽管许多新学说(如语义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和人类学)对它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无论现代批评取得了怎样的突破和创新,它所提出的那些问题都深深植根于浪漫主义时期.不过,或许正是由于有了《镜与灯》和《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这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才使后来的研究者望而却步.

而在国别批评史研究方面,我们至今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著作,其中,包括盛宁的《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刘宁、程正民合著的《俄苏文学批评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刘宁主编的《俄国文学批评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以及汪介之、陈建华合著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译林出版社,2000)等.可是,我们至今仍然没有一部较为系统的英国文学批评史、法国文学批评史、德国文学批评史或意大利文学批评史.而历史上,这些国家的文学批评都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理应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在此,我们有必要来谈谈盛宁的《二十世纪美国文论》一书.毫无疑问,作为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美国文学批评史著作,该著是以视野开阔、资料丰富而见长的,加上作者文笔流畅,也大大增强了它的可读性.然而,尽管该著毫无遗漏地评述了迄止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史,但它的缺憾也是毋庸讳言的.或许是受到篇幅方面的限制,或许是由于作者过分看重了可读性,该著对许多理论问题的探讨往往三言两语,浅尝辄止.其结果,固然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批评史方面的知识,却难以真正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由此也引出这样一个问题:研究批评史的意义是什么?显然,批评史研究不应该满足于泛泛介绍历史上各家各派的兴衰更替,而应当通过对批评史的追溯,深入辨析各种重大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问题,使读者在理论修养方面有所收获.因此,它不应当是一项纯粹介绍性或描述性的活动,而是一种对文学理论问题的重新思考,其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

不言而喻,中国学者从事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有所借鉴,从而繁荣我们的批评事业.因此,这就必然会涉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这一课题.在这方面,美籍华裔学者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力作.该著虽然主要谈的是中国古代诗论,但却用西方文学批评的眼光加以阐发.尽管有论者批评该著未能很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真髓,颇有生搬硬套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该著英文版于1975年问世以来,便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样,张隆溪的《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最初也是用英文写成的,而后才翻译成中文.该书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文学阐释学问题,其新颖的理论视角和独特的解读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

的确,正如当年钱钟书先生所言,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即所谓比较诗学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如何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相互阐发,是比较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从那时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了二十多年.如果说最初的一批研究成果还显得较为稚嫩的话,那么,如今我们在这一研究领域则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中西比较诗学已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学术意识,不仅从事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学者热衷于谈论比较研究,就是专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者也纷纷参与其中.由此带来的结果,一方面使中西比较诗学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也使得梳理工作变得极为困难.限于手头的资料,我们无法在此对这一研究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只想就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谈几点意见.

按照通常的分类方法,我们也可以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分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中西比较诗学的影响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似乎显得更扎实、更可观.例如,罗钢的《历史汇流中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主要探讨了西方文学理论在现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的问题.赖干坚的《中国现当代文论与外国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也就同一课题作了梳理和评价.如果说这些研究还显得较为宏观的话,那么,曾军的《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就以详尽的文献资料,追溯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巴赫金的译介、研究和接受情况.汪介之的《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更是一部功底扎实、言之有据的比较诗学方面的力作,详细梳理了俄国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至于所谓“阐发研究”,其实难以构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类别.显而易见,比较诗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即各国文学批评之间有无事实联系和相互影响)所作的区分,而阐发研究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研究方法,无论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都不可避免地将运用这一方法.换š

1 2 3 4

关于文学批评相关论文范文,与西方文学批评史在当代中国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与艺术论文

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外国文学的论文

汉语言文学所有科目

汉语言文学考研院校

英美文学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 专科

文学类论文题目

西方文学批评史在当代中国(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