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有关论文例文,与《十则》注释商榷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什么是类有关论文提纲,关于《十则》注释商榷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什么是及高中语文及比较好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什么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近日为培训初中语文教师而阅读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觉得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注释提出商讨.现分述如下:
一、“学而时习之”的“时”能否讲成“时常”?
语文课本注“时习”为“时常地复习”,恐有失准确.根据王力等人编著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时”主要有“季节、时间、时辰、时代、时机”等意义,这些意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一定的“阶段性”,或者说“时段性”,当“时”用作句子的状语,翻译理解时就要用含“时”的一个介宾词组去解释,说成“按照(一定的)时间”(简称“按时”).古人在注释时正是这样理解的,如何晏《论语集解》:“王(指王肃)曰: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3版,中华书局)正是采用了王肃的说法,讲成“按时诵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同上)更是将“按时”列为“时”的一条义项,所引唯一一条书证就是《论语》的这句话.所以“时”讲成“按时”比较好.另外我们还可找到一条旁证,高中语文第一册有选自《孟子•,梁惠王》的一篇《寡人之于国也》,里面有一句话“斧斤以时入山林”,课文注:“以时,按一定的季节”,这里的“时”肯定不能讲为“时常”.“学而时习之”的“时”与此类似,只是没有出现介词“以”罢了.
二、“愠”不能讲成“发怒”
语文课本注释“人不知而不愠”句中的“愠”为“生气,发怒”,讲为“生气”是可以的,讲成“发怒”却不妥当.《说文解字》:“愠,怒也.”说明“愠”与“怒”是一组同义词,但两者侧重的方面不同.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愠之言也,积在心未得也.凡心有不平,于内则为怨,发于外则为怒.”所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辨析这组同义词说:“愠”,一般指心里怨恨,暗暗生气.“怒”则不但在心里而且在外表都有明显的表现,“大怒”、“怒责”就不能说“大愠”、“愠责”.(第482页)因此,“愠”可讲成“生气”、“怨恨”,不能讲成“发怒”.
本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2493.html
三、“三”字是否都要讲成“多次”?
语文课本注“吾日三省吾身”的“三”为“泛指多次”,这里应该是注错了.诚然,古汉语中数字“三”确实有些时候是泛指而非确指,比如《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大禹曾有三次路过家门而没有回去,那就可以理解为多次.但曾子所说的“三省吾身”,从后文来看,正是讲了三个方面的事情: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每天都从这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十分明确,这里的“三”就不能讲为“多次”了.再比如我们常说的成语“三思而行”,其中的“三”可以理解为“多次”.但这条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再,古汉语里指二次或者第二次,这里的“三思”因为是和“再”相对而言的,所以也只能理解为确指的.
四、“温故”与“知新”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吗?
语文课本注释“温故而知新”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何晏《论语解集》注:“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人师矣.”邢的《疏》进一步明确注道:“此章言为师之法.温,寻也.言旧所学得者,温寻使不忘,是温故也.素所未知,学使知之,是知新也.既温寻故者,又知新者,则可以为人师矣.”据古人注释,这章主要是谈“为师之法”,用现在的话讲是做老师的方法――既要不断温习旧的知识,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不忘);又要不断了解新的知识(学使知之).或者说在不断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新的知识,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凭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古人用“又”、“既等又”来解释“温故而知心̶
什么是类有关论文例文
五、“殆”不能讲成“有害”.
语文课本注释“思而不学则殆”的“殆”为“有害”,甚无道理.孔子上句说“学而不思则罔”,“罔”指人思想上的“迷惑”,那么下句的“殆”也应该是指人思想、精神方面的某种状态,这才能与上举的“罔”相对应,而“有害”显然不能与“迷惑”相对而言.其实古人的注释说得已比较清楚,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的话说:“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邢的《疏》进一步解释说:“殆者,言但自寻思而不往从师学,终卒不得其义,则徒使人精神疲劳倦殆.”包咸用“疲殆”解释“殆”,邢用“疲劳倦殆”解释“疲殆”,说明“殆”与“疲”为近义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殆”字下列有一义项为:通“怠”.“殆怠”上古同属定母、之部,读音相同,故可通假,而“怠”有“松懈、疲倦”等意思.也就是说,“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是“怠”的通假字,在这里指人思想上的“疲倦、松懈”这样一种状态,这正是人们对某个问题苦思不得其解的一种状态,与上文的“迷惑、迷惘”(罔)相对应,都指的是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į
什么是类有关论文例文,与《十则》注释商榷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