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读《汉语白话史》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汉语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读《汉语白话史》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汉语及白话及书面语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汉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汉语白话发展史》(徐时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引述丰富足量的例证,系统论述汉语白话发展的历程.全书40
关于汉语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汉语白话与近代汉语是相关的论题.近年来,以“近代汉语”为研究主题的著作不断涌现,如《近代汉语指代词》、《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近代汉语语气词》、《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等各种专题论著,还有更多的讨论近代汉语或者汉语白话的文章,而系统全面论述者则以徐时仪著《汉语白话发展史》为仅见.徐教授潜心于汉语白话研究,十几年间在这一范围有40篇专题论文发表以为奠基,从而《发展史》不仅是开山之作,而且是力作.
“近代汉语”和“汉语白话”相关、相通,但终究是两个概念.吕叔湘先生认为近代汉语起始于晚唐五代,梅祖麟先生拟议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时打算从东汉开始.当然,许多人都已经注意到西汉晚期王褒的《僮约》等作品.可是给西汉的作品冠以“近代”,会遇到种种麻烦.文字学上把隶书以下称为近代文字,有明确标志,但也主要用于文字学专业.而“汉语白话”这一概念,本身没有时代标志,在使用上要方便得多.
汉语的白话产生于什么时候?当然可以说,从有汉语开始就是口语,就是白话,而且口语即白话肯定先于文言.问题是如今文献所见,诸如《尚书》各篇,是不是当时的口语或者白话?我曾不止一次与人谈起,现存先秦典籍所录,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书面语言,理由是古人不可能那样说话,而且古时候没有条件照录谈话、讲演,不可能逐字逐句记录下来.比方《尚书大诰》的开头:“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现在一般人看不懂,当时人就能听得懂吗?得到的回应多种多样,不赞成者有之,持疑义者有之.有一种意见是:你怎么证明?也许古人就是那样说话的.有人引朱熹谈论《尚书》的话加以反驳:“《盘庚》等《多士》之类,是当时召之来而面命之,而教告之,自是当时一类说话.至于《旅獒》等之属,则是当时修其词命,所以当时百姓都晓得者等今人之所不晓者,未必不当时之人却识其词义也.其难晓者,恐只是当时说话.盖当时说话自是如此,当时人自晓得,后人乃以为难晓尔”(《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当然也有支持我的看法的论说.黎锦熙先生为胡适《国语文学史》(后改叫《白话文学史》,均与“中国文学史”相对)写的代序里说,上古文房四宝“艰贵而笨拙”,“省一句是一句,省一字是一字,改复词为单词,化散文为韵语”,“秦以前的语文不能合一与竹帛上不能有纯粹的活文学也是无疑的”.黎先生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家乡湖南湘潭乡间,道路未修,满是黏土,有“落雨一锅糟,天晴一把刀”之民谣,清末王运修《湘潭县志》引而改为“雨糟,晴刀”,以为佐证.先秦典籍何尝没有经过类似“落雨一锅糟,天晴一把刀――雨糟,晴刀”的过程?胡适本人是主张战国以前言文一致的,到战国时期,“各地方言已很不同”,而文言却可以方便各地的交流.不过他举的实例是汉武帝时公孙弘的奏章.
《发展史》持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的观点,认为《尚书》中《大诰》、《酒诰》、《康诰》等“是口语的直录,辞语质朴,不加修饰”.作者以此观点展开论述,并贯穿全书.至于文言的流行,作者认为,先秦时期“著书立说者虽然地分南北,言语异声,但在写作时都向雅言靠拢,逐渐形成了与不断演变中的口语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的书面语系统”(7页).这个论断符合现在所看到的先秦书面语的事实.《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等等,除了极少数带有地方色彩的词语,语言总体上是一致的.胡适说战国时方言分歧.战国以前是不是言文一致,不存在方言分歧呢?夏部族活动于以今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殷商部族自今鲁西南、豫东迁至豫北,周部族活动于周原,即今关中地区.总体活动范围不大,方言分歧肯定存在,但估计不影响交际,所以周公向殷遗民训话的《多士》,对方可以听懂.大致如同现在西安人和开封人之间,听说交际没有大的障碍.西周甲骨文与殷墟甲骨文在形制方面基本一致,也有助于理解当时关中至豫北语言文字一致的程度.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尚书》经过战国时期的整理,用当时的通语加工,去除方言成分,如同《史记》“代奇辞以浅语,易古文为今字”,因而符合或者接近于当时通行的书面语.这种统一的书面语即文言,经先秦两汉而定型化,一直为后代习用.直到明清时代,一些文人刻意求古,他们的文章并不比两汉文章好读.来华的西洋人的汉文撰述也予以沿袭,比如明天启六年(1626)金尼阁为《西儒耳目资》写的自序:“人具灵才,以理为本.理静属性,理动生意.意生于内而未表于外者,必不能通于外.但人心好通,不忍自圉于内,则其表于外之法必巧,以近用言,以远用字.”这样的表述,没有像同一时期的《名理探》那样,葡萄牙人傅际译义,杭州人李之藻达辞的过程.下面是《明太祖集谕元丞相鲁尔》的全文:“洪武十一年六月、七月、九月,三次遣人北行,两为吊祭,一为与卿军行礼.自去至今,杳无音信.正念不知存亡,忽十月二十四日,边将送至平章谔勒哲布哈.朕于边将甚是可怒,见遣使道经本处,而乃擅将平章取来,岂不失信邻邦?为此,令平章谔勒哲布哈回.恐路途有阻,特差臣一名同行,直抵丞相下处见了才是好.且臣有之,或送北行,或就彼诛戮,或使南来,卿以智看之.”文章像是朱元璋自己起草,估计不会经过修改,至少没有大的修改.与两百年后金尼阁的自序对比,不知差几许年代.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2871.html
50多年前.孙常叙先生说,“词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汉语词汇》,17页,商务印书馆,2006).也就是说,词是因现实而产生的,因而也随时展变化.词是现实社会即时的、直接的反映.《发展史》引述历代文献语料一百余种,力求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白话发展的轨迹,而特别注重词汇的发展变化.“西周早期,‘其’用作副词,‘厥’用作代词,两者互不干涉.中期,副词‘其’渐侵入‘厥’的领地,出现了作代词的用例.晚期,在用作代词这一点上,‘其’与‘厥’已同义而没有区别,两词往往共现于同一一篇铭文中.”(9页)这个判断令人信服.关于判断词“是”出现的时代,争论有年,作者敏锐地抓住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是饿鬼”、马王堆汉墓帛书“是是竹彗”等“是”充当系词的确凿用例,说明
关于汉语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读《汉语白话史》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