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考文献方面论文范文,与《本草纲目》释名训诂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参考文献方面毕业论文提纲,关于《本草纲目》释名训诂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参考文献及中药学及中医药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参考文献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硷、)”、“盐”都与“盐”相关,同源关系是可靠的.有的探源正确地用源词解释了派生词,分清了源流,如:稗乃禾之卑贱者也,故字从卑.(23卷,谷部)“稗”从“卑”得声.(帮旁纽,叠韵)《玉篇》:“卑,下也.”《说文》:“卑,贱也.”而“稗”实细小,又非谷物,故以形容卑微.有“稗官”一词指小官,后世称野史小说为稗官以区别于正史,其卑微之意显而易见.这里“卑”是源词,“稗”为其所派生.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参考文献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9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同训探源
同训也是《本草》释名探求名源的重要方法.如:“凡物黑色谓之卢”.又“黑色曰黎.”同以“黑”训,“黎”、“卢”同义,语音上双声,故而同源.
3.字源探索
《本草》释名不仅对名源作出推测,还根据形训对一些字源进行说解.如:墨,古者以黑土为墨,故字从黑土.(7卷,土部)竹字象形,从倒草.(37卷,木部)簟可延展.故字从竹覃.覃,延长也.(38卷,器部)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刻意求解所有名源,结果常常事与愿违,犯了滥用声训的错误:葡萄,饮之则陶然而醉,故有是名.(33卷,果部)蜘蛛,知乎诛意者,故曰蜘蛛.(40卷,虫部)蚁有君臣之义,故字从义.(40卷,虫部)狗,吠声有节如叩物也.(43卷,鳞部)鼠,其寿最长,俗称老鼠.(51卷,兽部)
三、特色训诂
《本草》释名尝试探求各种事物的命名理据,多为作者的发明,言人所未言,许多释源具有启发性.有不少是巧用了语音的线索来解释名物,如: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10卷,金石部)茺蔚,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15卷,草部)苘麻,种必连顷,故谓之苘也.(15卷,草部)“苘”、“顷”音同.箬,箬若竹而弱,故名.(卷15,草部)蒺藜,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屈人止行,皆因其伤人也.(16卷,草部)水藻,藻乃水草之有文者,洁净如澡浴,故谓之藻.(19卷,草部)粱者,良也.谷之良者也.(23卷,谷部),好浴水,瞿瞿然.(49卷,禽部)蜜蜂,蜂尾垂锋,故谓之蜂.(39卷,虫部)鸽性淫而易合.(48卷,禽部)鹦母鸟(“鹦鹉”的异体),婴儿之学母语.(49卷,禽部)殷蘖,殷,隐也.生于石上,隐然如木之蘖也.(9卷,金石部)《文选左思〈蜀都赋〉》:“邑居隐赈,夹江傍山.”刘逵注:“隐,盛也.”“蘖”乃草木砍伐后长出的新芽.以“隐”训“殷”,写殷蘖生长如新芽萌生众盛之貌.有的解释有别于经典,令人耳目一新:,截也,刚可截物也.于五金属水,故曰黑金.(8卷,金石部)而旧训中多谓“”以色黑而名,马即赤黑色的马,可证.又:梳,其齿疏通也.(38卷,器部)《释名释首饰》云:“梳言其齿疏也.”而此言“疏通”,别有意味.
也有从意义角度推断事物获名缘由的.如:萱草,萱本作谖.谖,忘也.诗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16卷,草部)赭魁,魁乃酒器名.(18卷,草部)漏卢,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15卷,草部)蓖麻,蓖亦作.,牛虱也.其子有麻点,故名蓖麻.(17卷,草部)
另有一些训诂在探讨古代文化.白垩,土以黄为正色,则白者为恶色,故名垩.后人讳之,呼为白善.(7卷,土部)蒲扇,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38卷,器部)鸳鸯,有宛在水中央之意.(47卷,禽部)这一训诂取自《诗经蒹葭》“宛在水中央”一句,虽然为无稽之说,但富有情趣,极具思致.
四、余论
《本草》的释名内容充分而成功地运用了各种训诂方法,尤其是它对于语源的探求,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它执意把所有事物的名源解释清楚,这实际是认为概念和语音有必然的联系,不顾约定俗成的事实原则,难免臆测附会的流弊.这直接导致了声训使用的范围和作用被随意夸大,产生了一些荒诞的错误.在一些训诂中,作者未能区分原始词汇和派生词汇,以流释源,本末倒置,有悖于作者“正始”的初衷.当然,要正确地评价《本草》释名的功过,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思潮和学术背景.在当时的训诂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李氏不可能提出科学系统的训诂探源理论.他在名物探源的过程中使用了俗源解释,但这些可为今天的名源研究提供参考或依据.对于同一概念见仁见智,作者从医学角度对一些词做出的训释值得我们借鉴.著作中还有很多从文化角度做出的训解,渗透着古人思维推理的方式,反映了当时深层的意识形态.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研究材料.
这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2991.html
注释
①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②王卫峰《试论〈释名〉的语源学价值》,《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1期
③④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书店出版社
[2](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盛九畴《〈本草纲目〉中“释名”的词源学价值》,《语文研究》1993年第3期
[6]周路红《〈本草纲目〉释名探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2卷第1期
(通讯地址:215021苏州大学文学院)
关于参考文献方面论文范文,与《本草纲目》释名训诂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