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文学类论文范文集,与美国《儿童文学》杂志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走向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类毕业论文致谢,关于美国《儿童文学》杂志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走向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儿童文学及文学批评及文学作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儿童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
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学术界,儿童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取得真正独立的学术地位,而一小批致力于儿童文学批评事业的研究者,也不曾得到主流学术批评界的关注.1972年,一份以建设和推动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为宗旨的学术刊物《儿童文学》(Children’sLiterature)杂志的创立,为当代美国儿童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奠基意义的学术平台.
这一事业的开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ConnecticutUniversity)一位英语教授的努力.如果说18世纪西方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类的独立与自觉与同一时期女性作家们的创作贡献密不可分,那么,对于20世纪当代美国儿童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拓来说,这位女性研究者的努力同样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就是当时任教于康涅狄格大学英语系的弗兰西莉娅巴特勒(FanceliaButler).弗兰西莉娅十分不满于当时儿童文学研究不为学术界所承认和重视的现状.在与一位男性同事的交流中,她提出了儿童文学研究缘何总是遭到轻视的问题,得到的回答是,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一份为大家所公认和重视的刊物作为支持,而这恰恰是当时美国儿童文学研究界所缺乏的.同事的回答坚定了巴特勒的一个想法.在她的多方努力下,1972年,《儿童文学》杂志第1卷正式出版.此后,该刊以每年一卷的周期持续出版(除1979年未出版外).这是美国第一份独立出版的儿童文学研究刊物,也是继创刊于1970年的《讯号:童书研究方法》(Signal:ApproachestoChildren’sBooks)之后的当代西方英语世界第二份儿童文学专业学术刊物,由弗兰西莉娅担任主编一职,康涅狄格大学英语系的教师们负责主要的编辑工作.该卷的封面以“了不起的边缘者”(TheGreatExcluded)来强调作为一个边缘学科领域的儿童文学研究
关于儿童文学类论文范文集
创刊号上一共发表了二十一篇英语儿童文学研究论文,其论题涵盖十分广泛,既包括儿童文学史的研究,如古代英语儿童文学读物研究、中世纪儿童文学研究、洛克与18世纪的英语少年虚构文学研究、19世纪晚期儿童虚构文学研究,也包括特定的作家作品研究,如伊索和拉封丹寓言研究、小红帽故事研究、罗斯金作品研究、“爱丽丝”系列作品研究、狄更斯与卡洛尔作品比较研究、丁丁系列漫画研究等,同时还包括特定儿童文学美学命题的研究,如哲学与幻想文学的关系、儿童文学中的死亡意象、歌谣中表达的儿童叛逆内容等.此外,儿童阅读也是自该卷起就一直受到关注的话题之一.在这一卷上发表了关于芬兰儿童阅读、儿童阅读与成人阅读以及儿童传记阅读等方面的相关文章.同时,该卷还发表了著名图画书作家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Sendak)与新一代大学生的一篇对谈稿.考虑到人文研究领域的儿童文学研究新起步不久,在该卷卷末,编者还特地附加了一份“研究方向”表单,共列出了包括基础理论命题探讨、文类文体研究、作家作品解读、通俗文化研究、特定形象与意象研究、童年叙述研究等方向在内的一百九十七种研究细目,作为提供给读者和相关研究者的参考,表单末尾强调了学科交叉研究(特指特定研究领域的专家从本领域的专业视角出发对儿童文学展开研究)的重要性.
应该说,《儿童文学》第1卷以其研究和批评上的深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并在总体上奠定了该刊的基本学术面貌,即从较为广阔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视野出发,对儿童文学研究的各个层面展开纯学术性的探讨.而在随后的各卷中,这一研究特征也在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
二
对于美国当代的儿童文学研究来说,1973年与1972年一样令人记忆深刻.这一年,在弗兰西莉娅等人的努力推动下,美国儿童文学学会(TheChildren’sLiteratureAssociation)正式成立.而当年的《儿童文学》杂志刊名也新添了这样一个副标题:现代语言学会儿童文学分会与儿童文学学会年刊.自此以后,《儿童文学》杂志一直由这两个学会提供资助,它们同时也是刊物重要的学术后援力量.与该刊第1卷相比,1973年的第2卷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当代英语儿童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跨文化维度,其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但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范畴的限制,向着与成人文学相关的儿童阅读内容进行开掘,而且将意识形态、文化批评等理论资源引入了儿童文学批评.如该卷上发表的《儿童文学中的意识形态:几点初步思考》一文,以《奥兹国的巫师》、《小熊温尼菩》等作品为例,探讨了儿童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容,同一卷上的《维多利亚时代儿童小说中的印度》一文分析了维多利亚时代儿童小说中所塑造的“印度”形象,体现出儿童文学研究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尽管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两种研究还只是一种相对初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学的研究,但它们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英语儿童文学批评所具有的比较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相对较高的理论起点,也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打开了理论思考的视角和学术研究的空间.
而上述“学术多元”和“文化多元”的面貌,也是《儿童文学》杂志迄今为止最为引人注目的两大学术特征,它们同时也是当代西方英语儿童文学研究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理论生长方向.尽管在历卷《儿童文学》杂志中,被评论对象的主体仍然由英语儿童文学现象、作家和作品等构成,但许多论文在应对传统论题的同时,也在方法论上鲜明地凸显了学科交融的研究新视野.自第1卷到2008年的第36卷,包括童话、诗歌、小说、戏剧、科幻作品、幻想文学、纪实文学等在内的各种儿童文学文体以及包括贝洛(CharlesPerrault,1628―1703)、卡洛尔(LewisCarroll,1832―1898)、科洛迪(CarloCollodi,1826―1890)、罗塞蒂(ChristinaRossetti,1830―1894)、爱尔考特(LouisaMayAlcott,1832―1888)、斯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1850―1894)、王尔德(OscarWilde,1856―1900)、鲍姆(FrankBaum,1856―1919)、内斯比特(E.Nesbit,1858―1924)、吉卜林(RudyardKipling,1865―1936)、格琳威(KateGreenaway,1846―1901)、波特(BeatrixPotter,1866―1943)、格雷厄姆(GrahameKenh,1859―1932)、巴里(JamesBarrie,1860―1937)、托尔金(J.R.R.Tolkin,1892-1973)、刘易丝(C.S.Lewis,1898-1963)、怀特(E.B.White,1899-1985)、特里弗丝(P.L.Travers,1899―1996)、苏斯博士(Dr.Suess,1904―1991)、贾雷尔(RandallJarrel,1914―1965)、柯米尔(RobertCormier,1925―2000)、勒吉恩(UrsulaK.LeGuin,1929―)、桑达克(MauriceSendak,1928―)、布鲁姆(JudyBlume,1938―)、艾斯柏格(ChrisVanAllsburg,1949―)、罗琳(J.K.Rowling,1965―)等在内的一大批欧美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及其作品被一一纳入人们的研究视野.除了一般的文本细读和文学阐释外,不少论文从历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民俗学、社会学、女性主义、教育理论、艺术理论等角度切入文本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作家作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尤其是该刊上以专栏或专题形式出现的论文组合,具有颇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参考价值.例如,该刊第5卷(1976年)借美国建国二百周年纪念之际,提出了将儿童文学与历
关于儿童文学类论文范文集,与美国《儿童文学》杂志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走向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