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创建中国现代性文学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文学理论类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创建中国现代性文学理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理论及文学艺术及文艺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流逝的岁月,真是让人感叹不已!我在阅读您的学术著作时,清晰辨出了其中的俄苏文学知识谱系.显然,您的立场观点和信念在当时就基本奠定了,俄罗斯文化中那种深厚的人文精神、宽阔的思想视野和胸怀,深深影响了您那从容、坚韧的精神气质.以自我反思为契机,新时期伊始,您便展开了自己崭新的学术思考.“审美意识形态”与“审美反映论”是您在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理论创造,它代表了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所达到的新的高度,是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并在九十年代以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年轻一些的学者和读者,已经不甚了解您当时提出这个命题的背景了,请您谈谈好吗?钱中文:好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文艺界对过去被简化了的文学观念(如,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要为政治服务等等)纷纷提出了质疑.在美学界,围绕艺术的审美本质发生了一场大讨论,翻译出版了不少外国的有关论著.一些学者认为审美就是一切,而嘲弄文学艺术的其他功用;另一些学者则坚持原有的被简单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仍主张文学是意识形态说.这既无助于对过去几十年的庸俗社会学的文艺思想的反思,又继续严重脱离了文学创作的实际.根据当时更新文学理论的普遍要求,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接受了一个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即集体撰写一本《文学原理》式的著作.我们这个组由于写作者观点大体相同而又不尽一致,很难写成一本观点完全统一的书;后来几经商量,决定分成几个部分来写,分别探讨文学这一现象存在的过程,即作品、创作、接受、鉴赏与发展.分配给我的是“发展论”部分,这迫使我不得不思考文学观念的问题,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科学一些的文学观念,我这部分的写作根本无法进行的,要想有所出新和超越根本就不可能.学术创造如果只是量上的增加,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形成不了精神价值的积累.
我国原有的文学观念,明显已不符合文学自身的特征;那么,外国人又是如何说的呢?我翻阅了当时可以找到的几部外国学者的文艺理论著作,在写作组中对这几本著作做了介绍,并提议翻译出版“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后来在三联书店出了十四种,由于某种原因这译丛到90年代初就停止出版了.外国几种著作所张扬的文学观念也未能使我满意,如韦勒克的“虚构性”、“内在研究”说,波斯彼洛夫的“意识形态本性论”等;稍后不断涌现的外国学者和我国学者自己提出的文学观念,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论、文学符号论、文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文学感情论、文学表现论、文学生产论、文学接受论、读者反应论、文学现象学、文学主体论、文学象征论,还有文学数学化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文学论等等.它们或是接触了文学本质特征的某一方面,在文学本质的不同层次上自有意义,但我总觉得不具有总体性意义;或是它们只是一种研究文学的方法与切入点,而非理论本身.
1982年,我在《文学评论》第6期发表了《论人性共同形态描写及其评价问题》一文,我提出了“文艺是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意识形态”的观点;认为讨论文学应该是探讨具体的文学样式及文学作品,而非抽象的文学一般,以为文学是通过对语言的审美结构的,通过创作主体的感受、体验而灌注了感情思想的鲜活的艺术形式,即审美意识形态.1984年,我在评述苏联的文学理论与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更新的几篇文章里,继续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创作是“审美反映”说,并对文学“意识形态本性论”专文进行介绍与评析.指出“意识形态本性论”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学艺术是认识生活的一种形式”,而忽视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与此同时,童庆炳教授在其1984年出版的《文学概论》中也已提出了“审美反映”说,并对文学的本质作出了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相同的阐释.
吴子林: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在观念的层面上,第一次把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做了明确的理论区分;它把文学艺术从政治的直接组成部分剥离了下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自主性的存在――这正是当时文学理论试图摆脱政治从属论和庸俗社会学的直接反映.值得注意的是,您提出这一理论时,当代现实主义理论正经受着现代主义的冲击.“审美反映论”的提出,是否有现代主义这一思想参照系呢?
钱中文:是的.关于现代派文学的论争,在争论最热烈的时候,我并未介入.1982年间,我收集了不少资料.1983年,我写下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在比较两种创作原则及其特点的同时,就当时的争论表示了我的看法.总的说来,我对现代主义者嘲弄现实主义的做法比较反感;我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态度比较严峻,而倾情于现实主义文学.80年代中期,当我在法国看到一些荒诞派剧作的演出后,我对现代派文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984年,我写了《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中的几个问题》,后来以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为基础,写了《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论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一文的初稿.1986年初稍作修改后,上海的《文艺理论研究》很快就刊用了此文.在这篇我写得最为用力的文章里,我改造了哲学反映论,批评了认识论的偏颇,同时也批评了对反映论的新的庸俗化现象;文中我提出了适合文学创造的审美反映、审美反映的心理结构、审美反映中的主体创造力、现实的三种形态、审美心理定势、动力源、审美反映中的再现与表现,以及审美反映的多样性及其无限可能性等.我认为,“审美反映是一种灌注生气、千殊万类的生命体的艺术反映,它具有实在的容量、巨大的自由,它不仅曲折多变,而且可以使脱离现实的幻想反映,具有多样的具象形态,可使主客观发生双向变化”;“审美反映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思想是抽象的观念,而在审美反映中,它却成了一种具象的、充满生活血肉的艺术的思想,即对现实生活的事物特征感性的总体把握、认识而出现”;“审美反映无限多样,一是现实的无限性,二是主观性是一种不断更新的动力.凡是主观性不强的审美反映可能是失败的审美反映.创作个性是主观性的最高要求,是创造的极致.最丰富的是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
吴子林:您刚才提到了对反映论的新的庸俗化现象,后来有人认为审美反映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建立在认识论、反映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论就是认识论,它较之其他什么如人类本体论等,不仅庸俗,而且在实践上也明显是落后了.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钱中文:所谓对反映论的新的庸俗化,就是把被过去庸俗化的反映论,顺手接了过来,再次加以曲解,以庸俗化的方式批判庸俗化.
二十多年来,认识论、反映论在文艺理论中一直受到诟病,有人一见到它们就恶语相向,批判一番,如同条件反射一般.实际上,他们批判的东西是把被歪曲了的东西再度歪曲.我在提出审美反映和审美意识形态之前和之后,的确重视文学的认识作用,但&
文学理论类论文范文例文,与创建中国现代性文学理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