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形式相关论文范例,与形成期之宝卷与佛教之忏法\俗讲和“变文”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形式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形成期之宝卷与佛教之忏法\俗讲和“变文”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形式及说唱及经文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形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提要:中国宝卷的源头是形成于宋元时期的佛教宝卷,它是采用佛教忏法演唱过程仪式化的特点、继承佛教俗讲“讲经”(讲经文)、“说法”(说因缘)的传统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说唱形式,是记录佛教徒在宗教活动中按照严格的仪轨进行的说唱行动的文本.

关 键 词:宝卷 佛教 忏法 俗讲 变文

中国宝卷是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形成于宋元时期,经历了早期佛教宝卷、明清民间教派宝卷和清及近现代民间宝卷三个发展阶段.宝卷的发展是累积式的,三个阶段的宝卷陆续出现,兴衰历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目前,仍在民间流传的宣卷和宝卷,有的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追寻宝卷的源头时,有关的论著和工具书,多重复着郑振铎先生70多年前的推论:“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但是,对这一推论,郑先生当年没有做过认真的论证,也没有提出文献的根据,沿袭这一说法的人也没有提出经得起推敲的论据.

随着研究者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五代说唱作品的深入研究,上个世纪60年代初,周绍良便著文指出:把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说唱卷子,“漫无区别地都称之为‘变文’是很不妥当的”,它们可以分为变文、俗讲文(讲经文和说因缘)、词文、诗话、话本、赋等类.这些说唱形式的文化背景、演唱形态、文本形式,都有差别.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宝卷是上述哪一类说唱形式的“嫡派子孙”宝卷之来源和形成是否还有其他的因素

宝卷的出现及其名义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是在历史文献中找到有关宝卷产生的记载,但至今研究者没有找到此类文献.这就需寻求另外的途经:找出较早出现的宝卷作品,总结它们的内容、演唱形态和文本形式的特点,通过比较,寻究其来源、形成的契机.

据笔者考察,可以确认产生于宋元时期的佛教宝卷有三种:一是北元宣光三年(1373)蒙古贵族脱脱氏施舍的金碧抄本《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卷中唱产生于金代的北曲小令[金字经],其产生时间约在金、元之际(约1234年前后);二是南宋理宗赵昀淳佑二年(1242)隆兴府(今江西进贤县)百福院宗镜禅师编的《金刚科仪》;三是当代在广西西部地区的麽公教使用的经卷中发现的元代宝卷传抄本《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上述三种宝卷虽然产生和发现于不同时期和地区,有“科仪”或“宝卷”的不同名义,但演唱形态和文体形式,却惊人的一致:它们都是在佛教徒的宗教信仰活动中演唱,伴有复杂的宗教活动仪式;它们的文本形式和结构十分严整:每个演唱段落都由五段形式不同(各卷一体)的散说、歌赞构成,并由若干个演唱段落反复演唱,构成严整的整体结构.其中,因为《金刚科仪》是演释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所以在每一个演唱段落(按照原经三十二品,分为三十二“分”)前另加转读原经的经文.

《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两本宝卷,演唱的是佛教传说――因缘故事,每个演唱段落的形式和整体结构与《金刚科仪》相同,只是在每个演唱段落前,没有转读经文.曾被明正德初年(约1500年后)罗梦鸿《五部六册》引用、笔者确定为明代初期的佛教宝卷《弥陀科仪》(又称《弥陀卷》《大弥陀卷》《佛说阿弥陀经宝卷》)、《大乘金刚宝卷》(简称《金刚宝卷》《大乘卷》《金刚卷》),它们的文本整体结构和演唱段落、句式同上述三种宝卷相同.如《金刚科仪》“一体同观分第十八”(首段经文省略):

(1)[白文]五眼悉圆明,如揭日曜,恒沙之世界.三心不可得,似拨火觅沧海之浮沤,纵使穷诸玄辩,竭世枢机,到此总须茫然,且道是何标格

(2)直饶讲得千经论,/也落禅家第二筹.

(3)心眼俱通法界周,恒沙妙用没□由./云收海湛天空阔,明月芦花一样秋./荒郊日落草风悲,试问骷髅你是谁/或是英雄豪杰汉,回头能有几人知./末法娑婆入苦灾,互相食瞰恶如豺.

(4)法界通化,似有还无,个个本无殊.圆明一点,无来无去,搬柴运水,好用功夫,松梢月朗,衣穿露宝珠.

(5)珍宝满赢剁,福德等难量./若到无福地,方知滋味长.

早期佛教宝卷的名义,有“科仪”和“宝卷”的不同.除了《金刚科仪》,如上述《弥陀科仪》演释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因此,可知此类演释佛经的宝卷早期都称作“科仪”.“科”指人的表演性的行动,宋元时期民间演唱艺术中有一个专用术语“科范”,或同音作“格范”等,指演员表演身段的规范行动.如南宋画家朱玉《灯戏图》题字:“按京师格范,舞院本诙谐.”明徐渭《南词叙录》云:“科,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由于《金刚科仪》、《弥陀科仪》这类卷子随演唱者在仪式化的行动中如规如矩地进行,讲究道场威仪,所以借称作“科仪”.用这种演唱形式说唱因缘故事,弘扬佛法,而改称作“宝卷”.明王源静补注《巍巍不动太山深根结果宝卷》中说:“宝卷者,宝者法宝,卷乃经卷.”即说明“宝卷”是弘扬佛教“法宝”的“经卷”.宝卷这一名称在明代初年便通用了,所以,《金刚科仪》在明代多改称作《销释金刚科仪宝卷》,

关于形成期之宝卷与佛教之忏法\俗讲和“变文”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形式相关论文范例
2298;弥陀科仪》或称《弥陀宝卷》《佛说阿弥陀经宝卷》,而另一部演释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卷子则直称《大乘金刚宝卷》.《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的卷名缀以“道场”;据《金刚科仪》和《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结经发愿文”末提示,这两部宝卷的演唱活动,分别称作“金刚道场”和“盂兰道场”.它们都是用于荐度亡灵的道场演唱.这也说明,最初的宝卷是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活动,它们的演唱者不是民间艺人,它们同南宋瓦子里的“说经”技艺也没有关系.


这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5148.html

形成期之佛教宝卷与佛教的忏法

日本学者泽田瑞穗在《增补宝卷の研究》第一部分“宝卷序说宝卷的系统”中对郑振铎“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提出质疑:“宝卷同唐代变文联结在一起的通行说法,便令人感到不安,因为空白点长达宋金元三个时代之久.不能否认两者之间有联系,但这只是总体上看,从谱系的角度承认其间有祖先和后裔的关系而已,很难看出变文对宝卷有直接的影响.”指出“探讨宝卷的直接来源,就不能到远在五百年前的变文去找,也不能到宋代的谈经去找,而是从常见的唐宋元明时代僧侣创作的科仪书、坛仪书、忏法书去找,就可以找到宝卷的衔接来源.”这里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要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叙述古宝卷的构造和词章等”,将它们同忏法书作比较.尽管泽田先生列出了唐宋元明时期的佛教忏法书二十余种,同时也指出《金刚科仪》是罗梦鸿《五部六册》所引用的明正德以前的“原初宝卷”;指出“古宝卷”是“İ

1 2 3 4

形式相关论文范例,与形成期之宝卷与佛教之忏法\俗讲和“变文”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

自考专科 汉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近代文学论文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当代文学 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文学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文学硕士论文字数

形成期之宝卷与佛教之忏法\俗讲和“变文”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