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关于社会科学论文范文,与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对话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科学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对话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科学及图景及政治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就是对这种为人们视而不见的极其隐蔽的转换过程或机制进行批判,并透过此一努力而使法律制度中的理想要素或价值恢复其原本具有的可争辩性,进而对具体个案中的多种理想要素进行反思性的探究.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具有根本意义的政治哲学主张,因此,它为我在这部论著中反思和批判中国法学乃至整个中国学术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背景.

邹立君:有论者认为您在论著中无论对“现代化范式”的批判还是对“全球结构”的建构都受到了一种西方范式或西方话语的支配,您认为这种批评有道理吗?

邓正来: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关于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西思想资源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以为,需要把握这样几个要点:

第一,明确我对“现代化范式”的批判和“西方法律理想图景”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区分是在什么意义上展开的.如前所述,我对“现代化范式”支配中国法学的批判在根本上是为了揭示某种特定的“知识系统”在当下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变异结构中所具有的那种我所谓的“正当性赋予”力量,而中西“法律理想图景”的区分则在根本上涉及到了重新定义“中国”、如何重新定义“中国”和根据什么定义“中国”的问题.


该文网址: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7239.html

第二,我认为,西方思想所主张的和西方实践所承认的某些基本价值无疑具有着普世性,因此对“西方法律理想图景”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界分并不是要简单地否定这样一些普世性的价值,而是要强调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某些基本价值具有着普世性的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价值在特定时空中予以信奉和实践的某种序列安排也一定具有普世性,因为在任何特定时空中,基本价值序列的安排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人们对该时空中的问题的认识为依凭的,进而它们受到特定时空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我所说的对某些普世性价值的“弱”承认.

第三,有关“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建构的主张,既不是简单地对西学研究的否定,也不是简单地对中学研究的主张.在这里,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我们关于中国这个特定时空的当下意识.我非常注重西学经典的研究,而且也很尊重中国的哲学思想,但是我个人以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研究的时候是否具有当下中国的问题意识.这意味着我们在运用这些思想资源进行思想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根据,而这个根据又显然是离不开我们对中国的定义的――“中国”在这里绝不是人们所说的1978年以前的中国,也不是此前更久远的中国,而是既具有着历史性、又具有着结构性的当下的中国.再者,这还意味着我们在建构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西方的思想资源,而且也同样可以使用中国的先哲思想,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绝不能仅仅陷在帮助中国古代先哲与西方思想家进行论战或者帮助西方思想家与中国古代先哲进行论战的困境之中而迷失了自己,亦即完全丢弃了我们自己的关于当下中国的问题意识.

邹立君:您认为“理想图景”的建构需要所有的中国法学论者甚至所有中国人的“反思平衡”.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世界结构之下,理想图景的建构强调的是中国的主体性地位,那么,在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贫富悬殊结构之下,强调的是中国人的主体性地位?

邓正来:你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是自与西方遭遇以降还没有成为一个“主体性的中国”.因此,世界结构中的“中国”的实质不在于它的个性或与西方国家的不同,而在于主体性,在于中国本身于思想上的主体性:其核心在于形成一种根据中国的中国观和世界观(亦即一种二者不分的世界结构下的中国观),并根据这种中国观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结构的重构进程.在当下的世界结构中,从强调“主权的中国”到强调“主体性的中国”的转换,根本的要旨便在于突破主权的限度,走向世界结构层面的“主体间性”、“文化间性”或“文明间性”,而这在更深的层面上则意味着不再是某些主权国家决定世界结构的规则或合法性,而是主体间性与世界结构的规则或合法性在交往和商谈中一起生成演化.

我认为,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不思”地生活在“西方理想图景”之中,也同样不能简单地、“不思”地生活在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性质为何的社会秩序之中.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每一个中国法学论者而言,甚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开始对“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进行思考和追究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个新法学时代的来临,至少是一个开始思考和追究我们自己的根本生活之正当性的时代的来临.

邹立君:从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到罗尔斯的“万民法”,乃至哈贝马斯的“民主商谈”理论几乎都在关注世界和平或者世界秩序的问题.您所提出的理想图景主要是一个针对中国当下时空的观念,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世界秩序理论的层面来理解和把握“理想图景”的问题?

邓正来:我想,我的研究所关注的最根本的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战以后,当时巴黎和会对德国进行惩罚,而这种惩罚实际上是要使德国回不了欧洲.于是,像马克思韦伯那批思想家便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如何做一个德国人?实际上,法律哲学家卡尔施密特(CarlSchimitt)以及政治哲学家莱昂斯特劳斯(LeoStrauss)的理论都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我认为,在世界结构中,每个国家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层面的“什么是我们的有品格、有道德的生活”的理想图景问题.并且,各个国家也一定有各自不同的“现实”和问题.

邹立君:有人主张将对理想图景的讨论推向第二阶段,您对这种主张怎样看?您认为需要注意的关键在哪里?

邓正来:对这种主张我当然欢迎并热切期待着!当然,我更希望那是一种批判性的甚至颠覆性的推进,因为那将昭示着一种理论“自觉”生命的开始,一种热爱智慧的生活的开始.

1 2 3

关于社会科学论文范文,与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对话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论文

英语论文文学

文学名著论文

文学类论文

论文汉语言文学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文学硕士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文学毕业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关于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对话(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