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文学评奖其他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文学创作方面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文学评奖其他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及作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创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赖大仁,1954年生,江西吉水人,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任全国第三、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终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终评).主要从事当代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出版《文学批评形态论》、《当代文学及其文论:何往与何为》、《魂归何处――贾平凹论》等著作6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发表论文160多篇,两次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问: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前不久落下帷幕,听说你是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委,请问你参与此次评奖有什么感想
答:我曾参加过第三、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而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奖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参与这样一项工作,一方面是担负一种责任,需要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所担负的任务;另一方面对自己而言,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那几个月评奖期间,除上课外我放下了几乎所有的事情,集中阅读了这些参评作品,还是很有收获的.有些作品以前读过,这次放到评奖的层面上,与其他参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又有一些新的认识体会.
问:按规定每届茅盾文学奖可以评出5部获奖作品,为什么这一届只评出了4部呢这个结果是怎么评出来的
答:按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的规定,每届获奖作品为3-5部,即不少于3部不多于5部.获奖作品是由评委会投票产生的,评奖条例规定: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作品的基础上,参考各界反馈意见,经充分协商与讨论,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决定获奖作品,必须获得评委总票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方可当选.这一届评奖经过两轮投票,有4部作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数当选.从以往各届的评选来看,有评满了5部的,也有未评满5部的.从本届评奖的整体情况看,评选出了4部获奖作品应当说比较正常.
问:评选出的这4部获奖作品,是否可以说是这次参评作品中最好的要不然为什么是这几部而不是别的作品获奖
答: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按我的看法,对于文学来说,恰恰适合套用那句广告词,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以为不能简单地说.获奖作品就是最好最优秀的作品,而未能获奖的作品就更低一等.实际上,这批参评作品各有特点,彼此差异很大.比如题材差异,有写现实题材的,也有写历史题材的;有写乡村生活的,也有写都市与机关生活的;有写少数民族生活的.也有写军旅生活的等等.再如写法上的差异,有的是朴素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有的是传奇式的叙事手法,也有的是荒诞象征性的写法等等.还有文学风格上的差异,有的温情朴实细腻,有的波澜壮阔磅礴大气,也有的婉转多讽充满反讽意味等等.应当说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都各有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很难说什么是最好的.至于说为什么是这几部而不是别的作品获奖,惟一的依据就是按评奖条例规定它们获得了应有的票数.当然这个结果也说明,大多数评委对这几部作品的整体性评价有一定的共识.
问:评奖结果公布后,社会上和媒体有种种议论,有的比较认同这一评选结果,也有的表示质疑,认为有的获奖作品并不怎么样,也没怎么听说过,还有影响更大或更受读者欢迎好评的作品其实更应该获奖,你对此怎么看
答:文学界和各种社会舆论对评奖结果有不同看法和议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面,当今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人们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不同,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认识看法;另一方面,文学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确定某些具体客观的量化指标用来进行检验评比,以区分高下优劣,对文学则只能依据某种整体性的审美判断.可以断言,无论评出什么结果,都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可,必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声音.事实上,即便是在评委会讨论中,对这些参评作品的评价也是存在不同看法乃至争论的,这同样很正常.我以为,文学评价固然需要把作品的社会影响和受欢迎程度考虑进去,但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否则就只是大众评价而不是文学评价了.在评选中,对于一些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比较受欢迎的作品,其实是充分注意到了的,只是由于作品或作者本身存在一些容易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从而影响了对某些作品的整体性判断评价.
问:你上面说了,不同的作品各有其特点和审美价值,彼此差异很大,情况很复杂,那么究竟怎么来进行比较评价,依据什么标准尺度来进行比较评选呢你是怎么考虑和评价的
答:评奖条例中关于评奖标准有明确的表述.总的来说就是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评选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作品.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原则性的规定,作为评奖条例来说,看来也只能做这样原则性的规定.而在具体的评价中,还要看评价者对这个原则如何理解把握.就我自己来说.我是这样理解的:既然是茅盾先生倡导设立并以其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就应当尽可能体现茅盾文学创作所代表的文学精神.这种文学精神是什么呢我理解主要是一种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密切关注,对民族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在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表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体而言,在比较评价中我会主要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不管作家写什么样的题材和人物故事(如上所说,不同的作品题材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不应以题材来区分高下),都应当对这种生活特别熟悉,有对它的深切理解和准确把握,有对人物故事本身意义内涵的深入开掘,具有较强的思想穿透力,从而表现出较大的思想深度.二是要有丰厚的审美意蕴或审美张力,这不仅来自对题材和人物故事本身的描写与开掘,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审美超越性,即超越题材和人物故事本身的意义,表现出对社会、历史、人生、人性的深刻认识和独到感悟,能引发读者多向度的思考体悟,富于多方面的审美启示意义.此外,从小说的艺术性方面来说,还是应当要求构思巧妙结构严整,故事生动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语言叙事富有特色和审美韵味,等等.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种理解体会和把握方式.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68211.html
问:在进行比较评价时,是只根据作品本身进行判断吗是否还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答:茅盾文学奖是一定期限内的长篇小说作品奖,当然主要是对作品本身进行判断评价,即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整体上是否够得上评奖的水准.不过在我看来,在这种整体性的判断评价中,同时也还应该考虑与此相关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作家的因素,在作品的艺术水准不相上下,或者说作品各有其特点和价值的情况下,应参照考虑作家历来的创作成就和影响,此外还有作家的人品和文品,也应当经得起检验.二是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认
文学创作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文学评奖其他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