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古代文学作品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数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其修辞功能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关于数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其修辞功能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古代文学作品及数词及语言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古代文学作品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来使整个诗词意境更为生动形象,这种以实代虚的修辞手法,有效创造了诗词的夸大或缩小的气势,增强了整篇诗词的艺术效果.比如说,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个诗句正是通过模糊数词的夸张用法,使得轻舟的快捷形象跃然纸上了;

(2)镶词:数词模糊性的修辞功能还可以通过一些谚语和习惯用语中的镶嵌手法来实现.这些惯用语中的数词显然失去了原有的精确含义,而是为了舒缓语气或者使语言变得更为郑重些而使用数词的模糊性来表达出来.比如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惯用语明显通过使用模糊数词来使整个习语显得幽默风趣;

(3)对照:古代文学作品中还常常通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对立面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矛盾,揭示事物本质,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九牛一毛等成语.

4结语

由于语言本身的特性,模糊性是任何语言的自然属性,它与语言的精确性相互依存、对立统一.有时候模糊的语言比精确的语言更具有表现力.数词作为语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体.在一定的语境中,模糊的数字能起到精确的数字所达不到的修辞效果,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李鹏.数词的模糊性及其与精确的转化[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3(4).

[2]刘宓庆.文化翻译证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滕梅.英汉数词的翻译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96-99.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 2

古代文学作品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数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其修辞功能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宋代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选题

英语文学硕士

文学期刊

英美文学论文格式

关于外国文学的论文

文学与人生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英美文学论文选题

数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其修辞功能(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