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拓展与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八个问题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当代文学方面论文范文,关于拓展与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八个问题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当代文学及现代文学及文学批评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当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观世界为他提供了哪些条件,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努力的如何,实际完成和达到的怎么样,哪些是应该达到而没有达到的,哪些是不可能达到的,是不可逾越的,亦即时代的、历史的局限.这样来研究作家、分析作品是否更辩证、更让人服气呢回眸一下对“新时期”文学的研究,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从“现代派”到“后现代”;从“新写实”到“新状态”再到“新现实主义”;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再到“后结构主义”;从“女性写作”到“女性心理写作”再到“女性身体写作”以至干脆叫“女性下半身写作”等等,一个个粉墨登场,一个个又很快隐去,弄得人头晕目眩.冥冥之中,我们似乎感到,我们已丢掉了最起码的判断文学的价值标准,似乎新就好,时髦就好,而忘记了文学的本质.拿小说来说,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是有价值的小说对此我们并未深入追问,也没有在批评与研究实践中贯彻.愚以为,好小说要做到“三有”,即:有趣味、有内涵、有艺术.这“三有”缺一不可,有趣味,才可读、耐读.有内涵,才有意义,让人思考.有艺术才是文学.这样来衡量所谓“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的文字,做到了这“三有”吗如果没有做到,其文本还有多少价值呢如果在“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中不能包含进现实的、社会的、人生的、人性的等深广的内涵,那么,这种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人的欲望和感官刺激,还不如有关身体的录像或光碟等视觉形象来得直截和淋漓.我在这里是想提醒:在纷纭变幻的文学表象中,批评家不要淡化或忘记最基本的价值标准.
六、阅读体验与文学感悟
从文学鉴赏到文学批评再到文学研究,都以文学阅读为出发点,都离不开阅读.一个文学研究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一个好的批评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鉴赏家.他要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鲜活的阅读体验,这是批评、研究的基本前提.当代文学,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问世,给阅读带来沉重的负担,作品多得读也读不完,于是就出现了不看原著的评论,或仅凭某种印象或道听途说的评论,这当然都是要不得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的纷至沓来,研究者确实感到应接不暇,甚至于无奈.但尽管如此,研究者还是要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从研读作品开始.没有阅读体验的批评,只能说官话、套话,而没有个性,失去了鲜活.学院派批评也往往忽视对文本的阅读,尤其是对过去作品的重读、细读,这是导致文学史叙述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应该说,不同的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其感受和体验是同中有异的,而不会是千人一面,由此才形成了文学批评的百家争鸣.
同时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阅读体验,才能提高对作品的领悟、感悟能力(当然提高理论修养也可以提高感悟能力),而对文学的感受能力、感悟能力是批评家的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治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的人尤其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和较高的审美眼光,因为当代文学尤其是对当下文学的研究没有多少“先驱者留下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和参照,它往往是筚路蓝缕,无所依凭,悄然独创,这就使得批评家对文学的“悟性”和审美眼光更显得重要了.
时下在文学研究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或者说是偏向,那就是文学研究脱离文本,脱离文学本体,我称为“文学研究的非文学化”.对思想史的批评、文化史的批评,泛文化的批评的追逐,使批评家仿佛有一种“富豪感”,但却常常指鹿为马,生拉硬套,以至使长长的一篇空论、泛论还不如金圣叹的一句“绝妙好词”
当代文学方面论文范文集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文学研究要回到基础,回到文本,回到阅读,要以文学感悟为出发点,逼近文学本体,贴近文学,贴近艺术,贴近审美,使我们的研究成为真正的文学研究,具有文学的内涵和品格.
七、精品意识与经典解读
我们已经走上了精品的时代.人们对精品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高,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精品,没有精心筹划自己的“名牌”战略,就很难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立足.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注意精心打磨出精品,就很难在流派林立的艺术乐园中地位显赫.一个企业家要有精品意识,一个创作家要有精品意识,一个批评家同样要有精品意识.有人说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应该众声喧哗,并不一定急于达成共识,形成定论.这看法似乎在理.但这种众声喧哗必须从文本出发,从所研究的对象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好恶出发,同时这种众声喧哗又必须遵循学术规范,认同大家所公认的批评标准.这样一来,精品意识必然贯入其中,因此,众声喧哗和我们所强调的精品意识并不矛盾.
面对汗牛充栋的当代作品,不可能都进入我们的研究视域,只能从中遴选出在我们看来是有研究价值的作品,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作品都写入文学史,文学史不是文学的仓库,它更要经过遴选.怎样遴选依据什么遴选这就牵涉到精品意识和经典解读了.我们只有用精品意识,以精品的眼光去遴选作品,从而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任务.当代文学批评家,对作家作品遴选与淘汰的任务十分繁重,比如,在“史”的领域,写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写多少才合适,都表明是一种遴选,一种态度,一种评价.这里有一个从精品意识到经典解读这样一个经典化的过程.有的专家认为,对当代文学目前还只能是个人化的解读,而经典化的解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这是有道理的.但当我们的精品意识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并普遍注意以经典的眼光审视作品,并以经典的作品为参照系,那末,这种解读也许就是经典化的解读.因此,经典化解读和个人化解读也是不矛盾的,经典化解读仰仗着个人化解读的积累,甚至越是个人化解读就越具有经典性.
我们解读一部作品,虽不能说一定就是经典解读,但一定要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否则就是自我放逐和自我降格.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不应放弃经典化的努力.比如,我们解读和评价一篇小说,说它好及好的程度,说它坏及坏的程度,凭什么可能凭我们对作品的感觉、印象以及和以往所看到的作品的不自觉的比照,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我们的心目中有一个更好的参照系,那就是世界经典.只有以此为比照,才能照见我们所研究的作品的可贵与不足.所以,了解经典,以经典为参照系来进行我们的研究也是我这里所说的“经典解读”的应有之意.
八、研究者的学养问题
以上我们论述问题种种,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为人是主体,是最能动的因素.所有
当代文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拓展与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八个问题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