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通俗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本,与文化消费时代的新通俗文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通俗文学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文化消费时代的新通俗文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通俗文学及类型及小说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通俗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75883.html

不仅仅是作为消费产品的图书营销,作家的偶像化也是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像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在媒体的每次露面都保持着一种优质文艺男青年的“范儿”,这种“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形象与“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语言风格相匹配,郭敬明被塑造成“有点思想有点孤独”的小资代言人;区别于郭敬明的“文艺范儿”,韩寒的赛车手身份、冷峻的面孔,锋芒毕露的话语风格,时时流露出来的叛逆、前卫、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质成为吸引追求“酷”、“另类”读者的重要砝码.事实上,真实的韩寒、郭敬明是什么样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包装出来的市场定位,作家的形象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码,读者通过这套文化符码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选择相应的文化消费品.显然,消费文化不仅简单的指艺术被大众消费或艺术作品成为商品,更是一套如何使某些物品、日常用品、日常行为、甚至身体成为艺术或文化的对象,成为符号系统的编码过程,消费文化语境下,类型小说同样受制于这套编码系统.

不仅仅作家、作品成为消费文化的“俘虏”,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也被肆无忌惮的拿来“消费”,而且手段更加高明,消费意识形态的扩张更加隐蔽.2011年伊始,最火爆的文化事件莫过于《李可乐抗拆记》――一个以拆迁、钉子户为主题的小说上市.拆迁和钉子户两个敏感社会话题触动的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公民的权利底线,拆迁暴露出来的社会公正缺失、底层权益没有保障、法制不完善等问题是当下整个社会的隐痛.作者将现实生活中拆迁发生的暴力事件加以夸张、放大,同时融合进对当下某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嘲讽和奚落.这样的题材和主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但是在深入到文本内部后,读者会发现,小说既不是对现实的犀利批判,也不是超现实主义的荒诞不经,而是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把严肃的社会话题转化为消费文化的“佐料”.《李可乐抗拆记》的基本构成取自现实的社会公共事件和社会文化现象,作者辅以虚拟网络语言,加以天马行空的拼贴和戏仿.作者把当前的社会公共事件与大量网络流行语、网络段子“混搭”在一起,形成一种严肃和荒诞拼贴的效果,网络流行语和段子所具有的“恶搞”效应消解了社会事件的严肃和深度,社会事件变成了一种“笑料”和谈资,读者在对这些“笑料”开怀一笑的同时完成了对这些社会公共事件的消费.


如何写通俗文学论文
播放:39701次 评论:5661人

作者坦言小说的创作动机直接来源于唐福珍自焚案.文本中涉及到的社会事件和现象还包括打黄扫黑、拜金主义,但是这些事件仅仅是作为文本的“导火索”而非“中心”.作者用游戏、夸张的文字重点叙述的是这些“导火索”事件后的各种闹剧,如唐巧珍自焚后引发的丁香街耍猴般的

关于文化消费时代的新通俗文学的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通俗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本
游行示威过程;打黄扫黑后失去“工作”的“小姐”们的光怪陆离的生存相;李可乐和索拉拉物质至上的恋爱.作者委婉回避了对重大社会公共事件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和人性复杂的反思与挖掘,而是花费大量的笔墨营造了一种众神狂欢式的爆炸奇观――丁香街游行时喊的毛泽东语录口号,对付拆迁队设置的匪夷所思的战术和武器,索拉拉、肖咪咪等配合唐大少爷调戏时的寡廉鲜耻和夸张谄媚.读者在阅读丁香街的闹剧行为所产生的爆笑中,忽略了现实拆迁中底层令人心酸的真实处境.“现实”变成了文本的边缘“风景”,丁香街上演的奇怪行径成为娱乐读者的“主菜”.书籍封面设计的是一只强壮有力的胳膊,紧握拳头,周围闪烁着胳膊迸发出来的力量之光,封面主色调是黑色,胳膊是浓郁的中国红,色彩的反差营造出一种血脉喷张、激动张扬的效果.在当代文学叙事中,中国红象征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具有的正义和先进;强壮有力的胳膊、紧握的拳头曾经是无产阶级工人先锋队力量强大的象征,这样的组合场景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它所具有的严肃性和深度感、历史感与生俱来.设计装帧将这样一幅意味深长的封面配以作品内容的调侃、嘲讽、游戏风格,而且在文本中以错位的方式运用领袖语录,文本将历史拉进现实,利用“历史”的文化记忆,使历史和现实共同成为文本的景观背景,又运用拼贴戏仿调侃的手段,成功地将历史和现实的深度感拆解,共同打造出一种吊诡的后现代文化景观.在这种景观中,一切都只是娱乐的背景,平面化的娱乐诉求取代了对历史深度和现实真相的表达.虽然《李可乐抗拆记》的叙述没有完全在类型化的范围内展开,但是它又是典型的消费主义文本,它的娱乐化诉求、对深度的消解、后现代文本手段的运用都打上了深刻的消费文化烙印.

当下中国可谓世界最大的文化实验场,当然也是最大的文学实验场,这种情况说明了我们身临的文化环境的日趋复杂.就类型小说而言,它不仅需要作家持久强大的叙事能力,甚至还需要他们明星的气质.这一点在传统大众文学读者那里从来没有被要求过,但今天文学的消费逻辑,就这样被建构出来并落实到了文学消费中.

参考文献:

[1]孟繁华.大众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化空间的建构.南方文坛,2001(3).

[2]道格拉斯•,凯尔纳,樊柯.消费社会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让•,鲍德里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1).

[3]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3.

编辑叶祝弟

1 2 3

通俗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本,与文化消费时代的新通俗文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

现代文学鉴赏论文

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英文学期论文

汉语言文学

英美文学英文论文

关于文学方面的论文

文学名著论文

文化消费时代的新通俗文学(3)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