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修养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儒家的圣贤追求与教师的人格修养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人格修养类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儒家的圣贤追求与教师的人格修养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格修养及人际关系及儒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格修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298;礼记中庸》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就是个人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加强自律,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而不做任何坏事.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可见,教师进行人格修养,就必须提高道德自觉性,加强自我修炼和自律意识,“勿以恶小而为之”.4.“仁智统一”.儒家讲究“格物致知”、“仁”与“智(知)”并举.《孟子公孙丑上》认为:“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学记》更是对教师人格提出了“善喻善问”、“知兴知废”、“教学相长”等要求.可见,教师不能抛开学识能力空谈人格修养,必须把知识素养发展、教育水平提高与人格修养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知识渊博、教法得当、人格高尚,是社会对现代教师提出的要求,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人格修养达到供学生和社会效仿的社会价值.
四、从儒家的圣贤内核看教师人格修养的职业特征
《论语学而》提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里仁》也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儒家圣贤理念中,“仁爱”无疑是其核心概念.但是儒家的“仁爱”不是宽泛的博爱,也不是墨家主张的“兼爱”,而是建立在类似“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基础上的有差等的“博爱”.孔子曰:“贵贱无
人格修养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1.教师要宽容仁爱.教师不同于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他们可以把次品毫不怜惜地剔除.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期待发展的个体,教育者需要极大的关爱去包容每一个学生的点点滴滴,对学生思想行为偏差和文化学习落后更应如此.即便学生的错误行为带给教师苦恼、劳累甚至精神打击,但宽容和仁爱应时刻充盈着教师的胸间,这是教师职业决定的人格修为.当然,宽容仁爱并不是毫无原则地去宠爱或退让,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良知和创造力.
2.师生间有差等的平等.我们处在一个崇尚平等自由的时代,“师生平等”一时间成为社会的强烈要求,而“师道尊严”俨然成了被批判的对象,甚至有人疾呼“生道尊严”.诚然,沉淀着太多尊卑观念的中国古代教育必须融入现代平等意识,但是师生关系平等只能适用于人际关系领域,即“师生人际关系平等”.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或身份,彼此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师生天然是不平等的,是有差等的两个主体.“师道尊严”代表的是教师权威地位和专业严谨,民主平等代表的是人际关系性质及其作用方式.如果把基于人际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简单泛滥地运用在日常的师生交往过程和教育活动中,无疑是错误的,必将给教育带来无序和灾难.当我们认识到师生之间的有差等性后,既要理直气壮地对学生提出尊师敬师的要求,也不难理解社会对教师人格修养提出有别于学生的更高标准的要求.
作者简介:吴希成(1969―),男,汉族,1992年湖北大学本科毕业,现任教于广东汕头华侨中学,2003年被评为中学政治高级教师,2005―2006年参加广东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2008年起,参加广东省“百千万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
人格修养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儒家的圣贤追求与教师的人格修养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