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类有关论文范本,与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藏族舞蹈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藏族舞蹈及舞蹈艺术及舞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藏族舞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晚要打开仓库门,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本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85240.html
对舞蹈者的形体要求,工珠云登加措在《知识总汇》书中讲道: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动作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通要求英姿雄壮等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
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果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者的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的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腰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有典型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如桑杰加措《四部医典琉璃注解》木刻版中述:“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欣赏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蹈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如“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都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的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欢快,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极富生命的张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
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臀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腰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要求从当时看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从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对舞者&
藏族舞蹈类有关论文范本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美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列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
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缘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语言.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
藏族舞蹈类有关论文范本,与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