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道德冷漠的成因道德行为的重建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社会道德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道德冷漠的成因道德行为的重建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道德及道德及道德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道德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道德冷漠是指对身处困境者缺乏同情,推卸道德责任,拒绝进行援助的道德态度以及行为.它是一种非道德的表现,不仅是道德认识水平的过程出现了问题,而且是道德实践功能的正常发挥遭到了阻力.本文针对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分别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分析“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道德行为重建的一些措施,希望对扭转“道德冷漠”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道德冷漠;道德心理;行为重建
一、道德冷漠含义极其表现形式
1.道德勇气的缺乏
道德勇气是指主体在对于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后果有明确认识的情况下,去实践正确价值规范的勇气.
现实生活中的众人围观犯罪,对落难者袖手旁观都是道德冷漠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有些旁观者并非没有是非观念,不能判断犯罪行为的违法与败德,而是缺乏实施道德救助行为的自觉与勇气.
2.道德信任感降低
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对道德信任的拒斥往往使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界,但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欺诈、污蔑等现象的屡屡发生,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竖立起心灵的围墙,对他人持怀疑的态度.
日常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使人们觉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得到他人帮助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虚幻的妄想.即使在潜意识中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与帮助,但外显行为却往往是采取对他人的理智防范,并无奈地拒绝和放弃得到外界道德力量的关怀与帮助的期望,有的时候即使得到了他人的帮助也会有意识地表现出一种漠然视之的态度.
3.道德责任的逃避
道德责任感是人们道德上自觉意识到自己应当履行的、对社会或他人的道德义务、道德使命.
可是当今社会各行业道德不容乐观,有些官员缺乏公仆意识,医生以职图利做手术收取红包,社会公德淡化,公共汽车上全体青壮年可以对老弱病残视而不见等等.
4.道德同情感的匮乏
道德同情感是个体相互之间情绪的共同体验,在理想的道德生活中,面对身处困境的人,人们会本能地产生同情感,萌生对其施以道德关怀的内在冲动,并进而把这种内在冲动转化为外在的道德救助行为.
但是一些人在传统情感链条日渐腐朽的影响下,对他人的悲喜欢乐毫无任何共通体验,对他人的不幸难以激起道德上的同情感和良心上的震撼,表现得极端麻木和冷漠.
二、道德冷漠的原因形成
(一)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根源于农业社会中的血亲伦理,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血缘伦理的文化积淀使中国的道德感情“人情”化延续至今.从消极层面来看,以“人情”特色为基础的同情和信任因“人情”的私人化、局部化的特点导致了社会主体完全根据是否有利于自己家庭和团体的利益来判断道德行为的善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情感代替理性,将同情与关爱局限在亲友的狭小范围内,而对陌生人不管不问,这必然造成社会主体的理性意识、公共意识和规范意识的缺乏和道德冷漠现象出现的后果.
2.传统道德体系强调自我修为,这是人格追求中道德自律性的体现.但是在注重个人修养的同时,传统伦理文化恰恰忽视了道德首先是一种公共领域的规范,往往使社会上缺乏现实生活中应有的公德,缺乏对公共事物热情、热心的社会公民,社会公德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麻木、冷漠和自私使人与人之间心里隔着不可逾越的墙,使人与人之间缺乏公正心和正义感.
3.中国传统伦理机制是“德”“得”相通,在信念与现实中建立起主体德性与自我实现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传统中国,伦理道德之所以能在精神上对社会成员产生巨大的约束作用,就在于受古神话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善恶报应的信念根深蒂固,相信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最终的道德责任.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善恶报应的信念在人们的文化观念中逐渐动摇甚至破除.同时,现实生活中“德”与“得”
社会道德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二)现代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击
1.奖惩机制的失衡打破了传统的善恶观.
很多人们不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信仰.这是因为奖惩机制的失衡打破了人们对德福一致的信仰.在转型期,政府不能总是及时履行道德义务,物质报酬对道德行为的补偿不到位,导致见义勇为之举常常得不到补偿.同时,帮助他人行为的风险却在不断增加,比如帮忙送被车撞倒的老人去医院,却被对方认为是肇事者而陷入法律纠纷,见义勇为受伤造成残疾却要自负责任.这样扭曲的德福关系使人们在面对道德和现实的选择时,顾虑重重,很难伸出援助之手.
2.对道德共同体的归属感下降.
国家是全体公民的道德共同体,国家的道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公民对其的信赖感和归属感.首先腐败和不公正现象导致国家道德形象相对下降,道德共同体的吸引力衰减.在进行市场体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腐败和暂时不公正现象.这些改革中的负面产物腐蚀了国家的道德形象,动摇了公民的道德信念,具体表现为全社会道德积极性受挫,道德水平有所滑坡.其次,社会利益冲突使人际关系疏离,道德共同体的凝聚力下降.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491765.html
3.道德规范相对化,道德理想淡化.
道德相对主义主张道德判断从实际出发,尊重道德选择的自主性,传统道德规范由于受到价值多元化和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判断的客观标准和普遍有效性,质疑传统道德规范的绝对性,对道德实践又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个体道德行为重建的具体措施
1.道德心理的健康培养
道德心理可以真实地再现社会历史文化和社会变革时期道德生活的状况.道德冷漠是人们对现实社会变化所采取的一种消极体验反应,由于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因此,对于扭转道德冷漠现象、培育健康道德心理首先需要克服传统文化中血亲伦理的消极影响,挖掘并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2.道德环境的良好培育
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是一个道德教育场,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是削弱和扭转道德冷漠的重要条件.社会道德环境是行为主体在进行道德活动时,影响其活动方式及过程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主体道德养成的根本途径.如果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形成一种惩恶扬善、互帮互助、正义和谐的氛围,那么个体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我们说社会道德环境对主体道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社会道德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9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3.道德赏罚机制的建立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重新构建人们的善恶观.要想让善心者作出善举,需要保障英雄得到相应的回报,为见义勇为者解除后顾之忧,重新构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维护道德奖惩机制良性运转,促进人们普遍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具体说来就是一方面对见义勇为者建立健全保护奖励机制.
4.重塑道德共同形象,凝聚人心,增强其吸引力.
社会转型期会滋生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是历史必然,不可彻底避免,但是可以通
社会道德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道德冷漠的成因道德行为的重建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