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中西诗学比较的依据和路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文学理论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中西诗学比较的依据和路径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理论及诗学及比较文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1;.因此说,必须深入到各自的文化语境中,要正本清源地清理跨文化的诗学概念,从而才能在学理上确定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中西诗学的“同”与“异”关系存在着“显”和“隐”两种情形:有一种异同关系是非常明显的,很容易被觉察到的,在文学要素中随处可见,另一种异同关系却是隐形的,潜藏在不同诗学的深层,常常和宗教、哲学等整个文化层面联系在一起,只有在此层面才能较为真切地把握不同诗学的的真精神和真面目,才能不至于为表面的相似或不相似所蒙蔽.
正是基于探寻中西诗学的“同”与“异”关系,中西诗学比较就分别在“求同”和“别异”两条路径展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求同”与“别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能截然分开,只是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我国比较文学界从一开始对中西诗学“求同”的研究就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钱钟书先生认定“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谈艺录序》).从寻求共同“文心”的角度来研究中西诗学的特色及其共通的规律.他的《管锥编》更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旁征博引,探幽索微,广泛引证古今中外诗学,去探索“隐于针锋粟颗,放而成山河大地”{7}的共同“诗心”,即文艺的共同规律.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ChineseTheoriesofLiterature)(197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是海外第一部中西文论比较的力作.作者在本书导论中说他的主观目的有三个:“第一个也是终极的目的在于通过描述各式各样从源远流长、而基本上是独自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中派生的文学理论,并进一步使它们与源于其他传统理论的比较成为可能,从而对一个最后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的形成有所贡献.”{8}他继承改造了阿布拉姆斯(M.H.Abrams)《镜与灯》(TheMirrorandTheLamp)中所提出的艺术四要素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中国传统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理论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学年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3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概括说来,中西诗学“求同”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关于文学理论生命性前提的问题.即人类是怎样通过文学认识、理解、把握和完善自身的生命的.虽然中西诗学在具体方式上有差异,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这些问题常常涉及哲学、美学和宗教等文化与诗学的关系,其二关于文学共同本质的问题.中西诗学在认识文学时尽管有重“言志抒情”与重“模仿”之别,但对文学本质特性的认识有许多共同之处,文学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是人类审美的产物,其三关于文学要素共同性的问题.包括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内容要素是指形象、风格、情节、主题等,形式要素是指节奏、文体、语言等.其四关于中西诗学中具有类似蕴涵范畴的问题.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508788.html
中西诗学比较的“别异”也体现在以上几方面,“求同”之处也必然要“别异”.只是因为从近代开始,由于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我们接受了西方的一套诗学话语体系,对中国传统诗学的自信心不足,总是用中国传统诗学的概念去佐证、说明西方的体系,因而对“别异”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学界对东西方文明文化的“异质性”的认识不断深入,认识到中国传统诗学的价值,重视挖掘和清理中国传统诗学,以期望对世界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充实做出贡献.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素养,甚至连一部完整的中国文论著作都没读过,则是无法完成的,因为无法恰当地评说中国传统诗学的“长短”,要么人云亦云,要么信口开河,倒洗澡水连同婴儿一同倒掉.对于这一点,一些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还不很清醒,以至于以操持西方的诗学话语,否定中国传统诗学为时髦.
近些年来,中西诗学侧重于“别异”比较的成果也很丰硕.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西文论研究成果――《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可以大体反映当时大陆学者的状况.该书收录一些知名学者论文23篇,其中部分学者就重在“别异”比较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学者周来祥提出中西美学差异在于表现与再现、和谐与崇高、直观性经验性与分析性系统性,在当时引起了一场论争.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西诗学比较研究专著是曹顺庆先生的《中西比较诗学》(1988年).本书注重中西比较诗学的文化探源,绪论中从中西文化背景中探寻中西诗学差异的根源,并在各章中都有追索.上世纪90年代他的《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1998年)更加大了中外文化奠基时期文化探源比较的分量,从“意义的产生方式”、“话语解读方式”和“话语表述方式”等方面,寻求东西方各异质文化所赖以形成、发展的基本生成机制和学术规则.上世纪80年代还有一部重要著作是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该书深入探讨了中西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研究了诗人的价值信仰.上世纪90年代初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黄药眠、童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该书比较了中西诗学的文化背景,并辨析了中西诗学的理论形态的差异.由文化背景比较进展到“范畴”比较,力图揭示中西诗学诸范畴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或相互发明之处.
以上所列仅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在这个时期还有许多有价值的著作,这里不复一一举出.从现状看来中西诗学比较
文学理论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中西诗学比较的依据和路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