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沟通:中外文学与思想比较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中外文学方面论文网,关于沟通:中外文学与思想比较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外文学及世界文学及文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外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165;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不仅仅是描写“流浪”,对我来说,我从中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他的作品除了能给读者带来文学享受、审美享受之外,还有一种特别令人震撼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他对社会的一种很深入的观察,是自己深入到社会底层的一种观察.这是我们这些城里人、知识分子,我相信包括在座的各位,大部分人或者是没有机会,或者是没有勇气,或者是怎么样都不可能观察到的东西.这太重要了,也太宝贵了.因为往往身处那个环境中的人,他们没有表达的能力.而我们这些有表达能力的人往往却根本不去深入那种环境.所以,真正要做到像马建那样的深入,那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我也每年去农村,我跟北京大学也合作研究课题,可是我那种深入,那种社会田野调查,跟他比起来是太粗浅了.我还是吃得好、住得好,用现在的这些交通工具,我还是很难真正深入到我的观察对象中去,我一直还是优越的.
云浩:今天的主题与其叫成“中外文学与思想比较”,不如叫成“反击的力量”.这么一个群体,争执难免,君子合而不同.但是,我们的争执有一个核心,如果其中有对抗,那是在和现今的文化不和谐在对抗.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中外文学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8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龙"图腾的民族.刚才大家一直谈西方文化,我自己非常喜欢“周易”.中华民族惟一不变或者说惟一恒定的就是“不恒定”与“变化”,它在任意一个时期可以变化出任意一种形态.当这种形态和你的思维冲突时,你可以把这种分离叫做“非人格化”.换句话说,这么一个具备绝对变化的民族需要一个大的框定,对其民族性格加以稳定.我看哲学不是体现民族性,而是民族的药品,缺什么补什么.比如说,“礼教”和“老庄”框定的界限就非常严格.换句话说,每一个中国人当他生下时,就生活在一种诗化的束缚中.因为诗词这个概念在中国是最完整的,失去这一框定,有社会身份的中国文人就没有文化身份.
我在看“周易”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其逻辑是数学,但不用数学来说事,而是用“相”.比如说我给你算一个“卦”,一个具体的“卦相”,是一个大的石头,旁边是一棵松树,它用具体的物象和你当今的时空进行连接.这样的跳越使其思维会非常快.大家刚才谈到的西方文化是形式逻辑.如果逻辑有一个底限的话,它的底限是数学.当它进行推导时,因为不是物象直接的简单的快速连接,因此会产生无穷的技术.在谈到人的"自由"的问题时,好像也涉及这样一个底限与推论:因为我们是人,所以首先要追求自由,然后是平等,再然后是博爱.而我想,现实并不是这样,也根本不是今天的问题所在.
丁方:刚才大家说的,不光是对作家,而且对于艺术家来说,也同样的重要.我感觉应该有一种能代表自己灵魂的言说,不管你用什么媒介,如果你没有什么真正深刻的生命经验的话,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我不说“好”与“坏”,这种生命经验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也是一个爱“行走”、爱体验的人,也曾经有过在(20世纪)90年代出国,到美国、到俄罗斯、到欧洲游历的经历,但不是很深,完全是一个客观的“看客”.在欧洲我也遇到问题,自己的根究竟跟生命余下的时光怎么处理?但是我还是要选择回到中国.这可能跟我的职业有关,因为我是一个画家,我不能离开一些东西――有可能解读为是“民族主义”的感情.可我认为跟“民族主义”无关.
我还是崇尚一种“人文精神”,将来可能会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但是现在没有.我出国时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到了国外同样是人,却有一种互相敞开的感觉,可以有一些在中国不一样的沟通.中国似乎人人都无形地蒙上了一层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我接触的外国人大多数都有一种宗教生活,对精神状态、对基本情怀的滋养.
现在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还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困扰着我们――什么东西能够成为我们最终的“精神家园”?尽管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空泛,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说到底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根”要有一个归宿.我1993年到俄罗斯,当时一片混乱,我坐了7天的火车,列车上全是倒卖皮夹克的,他们不得不靠此来换钱.但我发现俄罗斯在贫困时期,仍然有一种“根性”的东西,有归宿感,这能够从它的建筑文化、城市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中间看出来,感觉出来.对这样一种深层的东西的追求,所有搞文化、搞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如果没有,而只是随便采取一种“玩”的姿态,那么你搞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力量.对于根本性的问题,是不能采取“玩”的姿态的,不然你就不要干这行了.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成为我们的精神资源,使我们有限的生命有一个归属感呢?这是我提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艺术究竟在这中间能做什么?因为我们毕竟选择的是艺术.我的选择目前还是根据于这块“母土”.我认为,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地理资源,非常博大;光是呆在城市生活,我认为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很可能会使你就丧失了一种人与大地的本质的体验.正在这个起点上,我才强调体验“行走”的价值,并在这种状态中能够非常认真、严肃地思考一些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其他人有所启发.
朱其:知识分子也有很多层面:一种是马建一类的,说话很极端――极端性的语言.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层面已经不同于过去,不是要提出一种绝对性的说法,而在于提出一种合理性的说法.比如,美国的乔姆斯基批评美国“9.11”后的战争,并不是批判美国这个实体,而是在批判帝国资本主义和大众传媒,也并不是在批判现实形态的东西,而是在批判意识形态.我觉得,还有一种知识分子是把理念和实体对等起来,像美国的杰姆逊所说:“知识分子其实是政治斗士.他有理念、意识形态,同时他也参与实体的改造.”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也看了一些书,也爱听别人说思想,让我有发言的机会,我会说很多的话;而我觉得现在很多七十年代后期或八十年代出生的小孩,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很有个性,但书看得不多,他们的状态已经是变得不爱说话了.
周舵:大家都说――其实是老生常谈――“实践出真理”,“真理是辩论出来的,是争论出来的”.但实
中外文学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沟通:中外文学与思想比较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