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 范文

诗歌类论文范文资料,与新世纪诗歌生态与江苏诗歌现场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诗歌类论文发表,关于新世纪诗歌生态与江苏诗歌现场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诗歌及出版物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诗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关于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现状,韩作荣在《新诗:被遮蔽的写作》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应当说,我们的新诗当下已有长足的发展,甚至是脱胎换骨的巨变.在经历了20世纪与整个世界精神的血液循环之后,中国诗人已进入自主写作的状态,其中一些优秀之作,即使和世界上一流诗人的作品相较,也并不逊色.”在这段话的前面,韩先生还说:“难怪有人明确指出,目前一些看似一般的诗人的作品,质量都超过上世纪80年代的名篇,却没有了当时的影响了.对此,我深有同感.”①

那么,到底是什么诱因,使得新世纪十年成为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时间刻度或言之,新世纪十年诗歌是在一个什么生态环境下,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巨变”,这是一个值得追寻的问题.

新世纪的诗歌生态,有三个方面的现象值得关注:

一、诗歌文体写作的冷与泛诗歌文化活动的热

诗歌文体写作的冷,从根本上,在于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不断趋于功利、实用,且越来越向着物质化大幅度倾斜.饱受物质化的压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带有紧迫感,心浮气躁几成生活常态,无名焦虑环绕四周,在这样的前提下,诗歌的阅读以及对诗美的追求,无疑是一种奢侈,再就是许多年来新诗美学教育的泛诗化的缺陷,导致一代代人已没有能力窥见诗美,而成为另一层意义上的扫盲对象,且诗歌文体写作的品质越是纯正,其接受难度越大.此两点注定了诗歌文体写作有着双重意义上的冷.

诗歌文体写作的冷,直接导致诗人头上的光环失色,那些与名利相关的附加值被消解,甚至有了这样一种不乏夸张的说法:“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清华的同学不懂诗歌会被笑话,而在上世纪90年代谁懂诗歌会被笑话.”②附加值的被消解,分流、重组了诗人队伍,使留下的更多是一些不怕被“笑话”的人群,再就是强调文学承载的习惯意识,也不对一冷再冷的诗歌抱更大的希望,热衷于去寻找更适合当下传播且能得到呼应的新的载体.这些,都意味着曾经的诗歌大国,已经没有诗歌的位置与话语权,直接导致诗歌人口的剧减.从另一个角度,“冷”对诗歌文体写作的影响,未必全是负面的,某种意义上甚至有助于推进自主化写作,毕竟,过于关注附加值以及强调文学的承载,都对诗歌文体写作害大于弊.

泛诗歌文化活动的热,是新世纪以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在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上,人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由官方主办的诗歌节、诗歌朗诵会、以及征集与地方历史文化相关诗歌等活动的报道.这种热不是没来由的.首先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地方政府与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文化与文明重建的重要,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并不掩饰他们“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直接动机,因而把“泛诗歌”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建设的谋略或应用于经济建设的手段,其次是“泛诗歌”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既有便于朗诵、传播的文体特点,同时也契合现有教育体制下泛诗歌美学的教育背景,即泛诗歌的接受人群要远大于对纯粹诗歌的接受人群,再其次,“泛诗歌”毕竟是诗歌的外延拓展和边界延伸,而诗歌作为公认的高雅艺术,在我们的传统中常常标示着一种文化品格,因此,当一个地方官员或地方政府选择泛诗歌文化活动这种形式,已经暗含了官员的文化品质不俗以及地方政府有很强的文化意识.

泛诗歌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在于,诗歌可以超出诗歌文体写作的冷而成为一个被媒体关注的话题,同时,由于这样的活动往往邀请一些诗歌界知名人士参与(一般这样的活动,都有诗人讲座或受众与诗人的直接对话这样一些内容),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介、普及新诗美学知识的作用,可以弥补课堂诗美教育之不足,尽管诗人的介入尚不足以改变其“泛诗歌”的主导倾向.值得警惕的倒是有些活动由于主办者对诗美的理解与诗歌相距甚远,以及参与者大都与诗歌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这时,就可能在一些推介、传播中,用越界的“诗”甚或是非诗的理念误导受众(尤其是中学生),产生负面的效果.

不管怎么说,诗人在文本之外,受到一定的社会尊重并为媒体所关注,也未必不是好事.这不妨可以视作当下在文化生态方面,朝向“B模式”③努力的一种有意义的追寻.

二、纸媒介质诗歌出版物的拓宽与官刊、民刊审美趣味的趋同

新世纪之初,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诗刊》率先将月刊改成了半月刊,接下来改半月刊的是《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等省级诗刊,一时间,国内几乎所有诗歌媒体都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版面或缩短了出版周期.这就使原有官办的极其有限的诗歌出版资源得到拓宽.与此同时,《扬子江》诗刊、《上海诗人》、《诗江南》等一些新增出版资源也先后投向诗歌现场,成为新增的诗歌出版园地.这些都是官办的纸媒介质的诗歌出版物.

纸媒介质诗歌出版物的另一个景观,是官刊与民刊的诗美趣味渐渐趋同,民刊已成为事实上的纸媒介质诗歌出版物的补充.

民刊肇始于使用新时期的文学复兴.民刊诞生的原动力,在于其诗美趣味以及美学追求方面与当时的官方媒体有较大不同,甚至有很大相悖,而一部分不能被官方媒体接受的“民间”诗人,采取了在当时尚不被认可的另类出版方式,自编自印书刊,通过赠阅在诗人之间传播.新世纪以来,这样一些并不进入图书市场、仅供赠阅交流的诗歌出版物,其出版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小,出版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更由于官刊与民刊在诗歌美学趣味上已没有什么不同,许多最初从事“民间”写作的诗人,已经毫无障碍的在官刊上发表作品并受到应有关注,因而民刊相对于官刊,在诗美趣味方面,已从过去的对抗变成了一种补充.事实上,某些民刊由于受同人或圈子的局限,甚至没有官刊的开阔视野与包容度,一定程度显示出其狭隘性,过去那种所谓“好诗在民间”的说法不仅辞不达意,也不再契合诗歌现场当下的真实.

新世纪以来,纸媒介质的诗歌出版资源通过整合、拓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且诗美趣味在纯正诗歌的前提下日益趋同,过去那种所谓官刊、民刊、国刊、省刊、地方刊物等种种区别,已经在诗美、好诗这样一种普遍价值的理念下被重新整合、区分,也就是说,在诗歌界,在诗人眼中,一本诗歌读物的好与差,与它的身份已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谁在办、办得好不好、诗歌界是不是认同

三、网络传播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使诗歌的生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网络传播技术的便捷、即时、覆盖范围广等新介质的特点,以及其几乎不受限制的发布、传播、反馈方式,从创作、接受、批评等诸方面发生作用,给诗歌生态带来几乎是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是创作主体.由于过去那种在纸质媒体发表作品的唯一性被打破,受制于诗歌编辑美学趣味的门槛也被拆除,写作的自主性有所增强.同时,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对具体作品的认同与反馈,几乎可在作品发布的同时即得到实现,这就使作品形成的过程――创作、发表、反馈、修正、再创作――周期缩短,创作主体的创作激情被激活,创作经验的积累在阶段时间内更有效率地丰厚起来.负面的内容是审美趋同因之被放大,在被模仿

1 2 3

诗歌类论文范文资料,与新世纪诗歌生态与江苏诗歌现场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

英语文学类论文题目

外文学位论文数据库

文学论文网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现代文学本科论文

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本科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

新世纪诗歌生态与江苏诗歌现场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