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创作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在南开的生活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创作论文答辩,关于我在南开的生活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创作及发表过及文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创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我的家庭是个大家族,父亲具有新思想,不安于封建地主生活,总在折腾做生意,倒过“羌帖”、“老头票”,开过“富聚大”粮栈,办过“储蓄亨”信托,接触过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我外祖父又是佃农、满族,母亲是我父亲强抢成亲的.因此,我在家乡自学这几年,除了看书外,对家乡的接触面非常广,也可以说对政治、经济、文化、家乡风土人情等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对我以后的文学创作,也可以说有了一些生活基础.
1926年,我父亲得急病去世了,我姑姑、妹妹和我染上了白喉.妹妹死了,我和姑姑用上我二哥从天津邮来的特效药得救了.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不管家庭经济如何困难,也让儿子们出外求学,见世面.因之,1928年,我和县立中学的同学刘克夷再次来到天津,考入了南开中学三三班当初三插班生.那时,南开刚刚采取三三制,就是中学读完六年才毕业.同时还增设了南开女校、南开小学,南开大学那时是在天津八里台,可以说,南开在张伯苓先生创办下,已经办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创作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论文、学术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我在南开读书时,同学们每天都起得很早,到校园里读书,多半读英语,已经成为风气.校园有喷水池,有花坞,还有回廊,在课余时,也就成了同学们交谈的地方.
南开不是关起门来办学,而是通向社会,力求学生们做到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还重视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培养.
南开最早建立话剧社,保留节目有《一元钱》、《新村正》,后来张伯苓先生的弟弟张彭春由美国回来,还执导了易卜生的《傀儡之家》,曹禺还扮演过娜拉,由德国回来的南开大学教授张平群扮演娜拉的丈夫.张彭春还把高尔斯华绥的《争强》改编为中国话剧,我受到感染,也把法郎士的一个故事改编成话剧在班会上演出.
音乐教员金律声唱的《卖布谣》、《老天爷你塌了吧》、《教我如何不想她》等,我至今还记得,同学们也都会唱,还组织了合唱团.美术教员有李杰克和杨叙才,都是以油画见长,在他们指导下,同学们自愿组成“美术研究会”,我还担任过会长.后来,又来了王德崇老师,组成一个“学生观摩会”,活动就更加多样化了,还可以从同学们手中得到英文的《新群众》、《国际通讯》,日文的《文艺春秋》等.
学校还请梁启超、周作人等人到校讲话,还请过邓肯派的美国女舞蹈家来校表演,我还写过一篇评论在《庸报》副刊《另外一页》发表.学校还请过韩德威尔到校作过演说.南开很想发扬蔡元培当年所提倡的民主作风,还请写过“唯实主义”理论的作者到校演讲(商务印书馆有译本).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wenxue/03068881.html
南开的校刊,为了扩大学生文艺篇幅,增加页数,我们把它改为《南开双周》.
我和胡思猷(胡适的侄儿)、徐高阮、曹士瑛、韩宝善等同学,先组成“青年文艺联谊会”,随后又改名为“新人社”,

关于文学创作论文范文数据库
关于文学创作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我在南开的生活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