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系论文范文素材,与时乱勉扶诗教鞭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数学系论文发表,关于时乱勉扶诗教鞭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数学系及政治经济学及自然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数学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统性格,却也使清苦的生活充满了欢乐.有时,陈建功和苏步青两位先生会自掏腰包,请学生们一起到西湖胜景处打一次牙祭.小酌之余,大家最热烈的话题自然还是数学.苏先生微醺之际,还会用抑扬顿挫的闽南古音给大家吟诵两首自己得意的诗作.更能让苏步青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的,是夜深月明,自己科研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听爱妻苏米子亲抚一曲古筝曲,“一曲寒潮明月夜,满江红雨落花天”.当幽雅的琴声在夜籁中荡漾开,苏先生的心也醉了.科学家的气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头枪声阵阵,点燃了日军全面侵华的战火.同年8月,上海爆发“八一三”事变,日寇的飞机对江浙一带整日狂轰滥炸.战争的烽火从华北蔓延到了华东,西子湖畔再不是歌舞升平的人间天堂.
在“画角声声催铁血,烽烟处处缺金瓯”的时局里,苏步青家的生活也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一天,一个官员模样的日本人踱进了苏宅,苏步青正好外出,那人对苏夫人自我介绍说是日本杭州领事馆的官员.稍作寒暄,他便殷勤地邀请苏夫人:“作为日本人,不知夫人是否愿意来日本领事馆品尝家乡的饭菜,我们将竭诚以待.”苏夫人看出来人用心不善,冷冷地拒绝道:“不必了,我自嫁给苏君,便已是中国人的妻子,我已习惯了中国的生活,吃惯了中国的饭莱.”日本领事馆官员望着苏夫人的一脸正色,只得讪讪地离去.可没过两天又有人来游说苏步青:“你的夫人是日本人,你是日本的女婿,日本人是不会对你不利的.”苏步青的目光如两道冷刃,直射着来人,讥讽地反问:“你的意思,是让我做汉奸吗”一句话把来人说得灰溜溜地走了.
时局越来越危急,美丽的西子湖畔再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了,浙大校方开始筹划搬迁的事宜.正在此时,苏步青接到了一封来自日本仙台母校的加急电报,电报中称:松本教授病危,希望苏步青夫妇能回去探望,以尽孝道.苏步青看着电报,想起几天前帝大还有一封电报给他,表示东北帝大有意再次聘请苏步青回去任教授,且待遇优厚.他心中沉吟着:“如今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都已践踏到我们的家门口了,那个帝大的教授我是决意不会去做的!可是松本教授的病等米子可是他最心爱的女儿啊.”稍作踌躇,他还是把电报交给了妻子,同时也把自己目前不能回日本探视岳父的理由告诉了她.至于米子,他还是建议她回国看看父亲.但令苏步青没有想到的是,米子默默沉吟半晌,然后以一种平静中透着坚定的语气对他说:“那我也不回去,你到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永远跟着你!”听到米子的这番话,苏步青的眼眶湿润了.
流亡大学
浙江大学的战时大搬迁在新校长、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率领下开始了.苏步青先将妻小送回老家平阳暂做安顿,自己随全校师生一起开始了烽火硝烟中的辗转.
1937年9月,学校先将一年级新生迁往西天目山上课.12月,全校迁往浙江建德,旋即再迁往江西吉安、泰和,后又迁至广西宜山,战争使一所煌煌高等学府,成了难有所安的流亡大学.
安顿好家小的苏步青也只身来到了宜山.唐代诗文大家柳宗元曾经热情讴歌过的广西山水,此刻早已不再是一片乐土.日寇的飞机几乎天天在宜山一带轰炸,师生们“逃警报”已成了家常便饭.可是,在防空警报的间歇中,苏先生的数学讨论班却不曾停歇.熊全治、白正国、张素诚、吴祖基这几位如今已是著名数学家的学生,都还清晰地记得苏先生在宜山讨论班首讲“高次元空间内曲线之奇异点”时的情景,先生的那份专注执着和镇定自若,给颠簸在荡乱间的学生心中,注入了一种精神力量.
1940年春,日军攻占南宁,柳州告急,浙大再一次由宜山迁往贵州遵义.
这一年的除夕,想到日寇的凶焰日炽、学校的动荡不安、与故乡及亲人的渐离渐远,苏步青心潮难平,夜不能寐,他展开诗笺,在诗里抒发着自己的万千感慨:
瘴云蛮雨绕危楼,岁暮边城动客愁.
画角声声催铁血,烽火处处缺金瓯.
贾生有泪终空洒,柳子安愚欲久留.
梦里江南芳草岸,垂杨何日系归舟.
――苏步青《己卯除夕并序》
东方的剑桥
到达遵义后不久,学校觉得地方太小,不适合学校的发展,又将理学院和农学院迁往湄潭.
环境安定了,妻子和孩子也接来了,苏步青终于又可以安心地开课,继续讲授他的射影微分几何了.讲课的地点,却是在这座边地小城的一座破庙里.
战时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苏步青一家九口,住在湄潭一个叫朝贺寺的小庙里,每天的主食只有地瓜(番薯)蘸盐巴.苏步青的一袭长衫上,补丁叠补丁,形状方方圆圆,应有尽有,苏先生坦然地穿着它上课,参加学生们&
关于数学系论文范文素材
半亩向阳地,全家仰菜根.
曲渠疏雨水,密栅远鸡豚.
丰欠谁能卜,辛勤共尔论.
隐居那可及,担月过黄昏.
――苏步青《半亩》
逢年过节,苏步青和陈建功等几位先生还是会遵循在杭州时的“老传统”,一起出资,把青年助教和学生们约在一起聚会一番.兴致高的时候,苏先生还会把大家领到郊外风景优美的七星桥,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处贫而不减其乐,居穷而不改其志的精神,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里,又一次地体现出来.
在先生们乐观精神的感染下,流亡中的青年学子们也渐渐地安下心来.那时候,数学系的学生们之用功,在整个浙大湄潭校区是最出名的.每天深夜,如果还有亮着烛光的房间,那里住着的一定是数学系的同学.在湄潭的七年间,苏步青和他的学生们在微分几何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境界,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浙大派”,与美国、意大利两大学派鼎足而立.苏步青本人先后发表论文一百几十篇,编撰数学专著和教材多种,在数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湄潭期间,向来爱好诗词的苏步青,和浙大几位有同好的教授共同发起成立了“湄江诗社”,教授们把相思和离愁寄托在自己的诗篇里:
边疆难得对琼筵,满座春风一灿烂.
离恨偶添人散后,归心直共鸟争先.
岂无桃李芬芳节,欲看河山锦绣年.
马首东旋应有日,诸公同泛六桥船.
――苏步青《湄江诗社第二集得先字》
落花飞絮尽经过,客舍残春可奈何.
小阁流萤朝梦促,离亭芳草夕阳多.
燕来如说江南讯,龙起犹闻海上歌.
倘得故乡云水暖,宁将儒服换渔蓑.
――苏步青《暮春感兴三期社课分何字》
干戚岁久梦乡疏,每到秋来忆故居.
几树江枫丹叶后,一灯夜雨白头初.
哀时文字因人读,种菊□庭课子锄.
湄水无潮复无雁,不知何处得家书.
――苏步青《湄江秋思七期社课限初宇》
战争使教授们远离了故乡,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和安逸,但并没有摧毁他们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炽热之心.
1944年4月和10月,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助和英国生产部的支持,作为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和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的团长,先后两次到贵州遵义和湄潭访问浙江大学.他在竺可桢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湄潭的化学系、生物系、数学系、物理系、农化系、湄潭茶场和遵义的史地系,对浙江大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李约瑟博士亲眼看到了战时的浙大师生,身居僻远山村,在经费拮据、设备简陋、交通闭塞、物质匮乏、空袭频扰、疾病侵身、通货膨胀等种种不利因素和困难之下,恪守“求是”校训,弦歌不辍,教学科研井然有序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仅在中国科学院三十周年纪念会期间提交宣读的科学论文就有八十多篇.这一切令李约瑟博士大为惊叹,在为浙江大学师生做演讲时,他把浙江大学和他所在的英国剑桥大学相提并论,并不无激动地称誉浙江大学是“东方的剑桥”.
回国以后,李约瑟博士又在1945年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长文,热情地赞扬浙江大学和那里的教授们:
在重庆和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等遵义之东七十五公里
关于数学系论文范文素材,与时乱勉扶诗教鞭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