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类论文范文集,与短篇小自此复兴?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作家类论文网,关于短篇小自此复兴?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作家及政治性及怎么写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品中找跌宕起伏的外在的故事情节,很多篇目你可能都读不下去;她更愿意像个家庭主妇一样,盘桓在人物的内心,在尺寸之地,绕线头和织布一般,将一幅幅人心的室内剧编织得貌似隐忍实则动荡,小说结束,你也许会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门罗的小说里人物仿佛一个个都孤悬于自己的角落里,孤独得都像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人,即使他们身处人群、爱情和家庭;她把人物从喧嚣的世界里撤出来,然后专注地将他们内心放大,直到把每个人都变成一整个灰暗、荒凉的世界;门罗不喜欢锣鼓喧天和大团圆.袁劲梅:门罗有她自己的生活.她的写作从来没有离开过她自己的生活圈子.她那个生活圈子,是加拿大劳工阶层和中产阶级.他们是社会的大多数,门罗写的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因为她太了解这些人了,她能把这些生活中的琐碎都打磨得精致、耐看.不管人家给她贴上什么标签,她写的是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的是加拿大的普通人.所以,她有很多读者.她选择了最大众的题材,探讨最大众的一批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她那么耐心,那么心平气和,从小事,从家常入手,最后探讨的总是生命的本质和人生价值问题.宏大的题材自然有体现大格局的优势,但是,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质更宏大的题材吗?从社会最普遍的大多数中,取出一个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来检验生命.这是门罗不知疲惫地观察和记录人性中的冲突和矛盾的结果.她尽了最大努力,把生活中的假象排除掉,揭示出最深处的人文精神和人的荣誉.我同意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她的评价:“她的故事里充满着这样一种感知:在任何人内心深处,也许都存在着一个危险的宝藏,一块无价的红宝石,一种内心的向往.”
陆建德:门罗爱写家庭生活里非常具体的事情,这没有什么不好,生活难道不就是由这些事情组成的吗?没有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情节,反而要有更大的功力.宏大题材要有托尔斯泰那样的大力气才能驾驭.但是以为宏大题材能凸显写作的价值和意义,那是很俗气的,有点像男性中学生的想法.平常生活中处处是不平常,写好平常生活要有眼力.一个作家不能老是考虑自己应该写什么题材,有个好的故事,把它讲出来与人分享,这就很好.讲出来的过程充满艰辛,要不断修改.完全不想题材不大现实,但是我还是要说,想多了就掉入“主题先行”的陷阱.题材的取舍权衡也许是个伪命题.
李文俊:门罗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妇女,她念过大学,没有得到什么高的学位,嫁人之后在加拿大开了个书店.门罗是她第一任丈夫的姓氏,她再婚之后并没有改变这个姓氏.她一直不断写书,和读者见面,除此也没有更多的文学活动.她就是个很普通的人,像家庭妇女一样,走在街上看上去很平常.那她写身边普通人的故事,写和她一样的普通女性的故事特别正常.她的作品里大多以女性为主角,有的作品是两三篇连环性的,讲的同一个主人公的不同生活,她就写她看到的这些女性内心的想法,把她们不可告人的东西写出来,告诉读者,生活是怎么回事,都是家长里短,就像隔壁大嫂聊天一样.这跟福克纳就大不相同,福克纳是要写他的故乡,把它写成一个世界,他的雄心很大.门罗她写的加拿大小镇本身就比较闭塞,不像美国那么开放.
何大草:“宏大叙事”可能是一个陷阱.所谓的小题材,倒特别考验一个作家是否大手笔.《红楼梦》写的就是家务事.《老人与海》写的只是一个打鱼的故事.《百年孤独》是史诗,可故事始终就限定在一个小镇上.诺奖的颁奖词中这样说道,“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他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微观世界.”唯其小、唯其微观,当它被写透时,“它反映了一个大陆及其人们的财富与贫困.”这是对小和大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注解.付秀莹:所谓题材的取舍,指的是“写什么”.相对于“写什么”,我更愿意探讨“怎么写”.如何拓展审美的疆域,如何为读者提供新的审美质素,如何在“寻常”中发现“不寻常”?题材或许本没有大小之分.一个普通家庭主妇的内心风暴,或许比外部世界的一场战争,来得更加激烈动荡,惊心动魄.就我个人而言,相较于“大”,我更偏爱“小”.杯水中的微澜,或许更加接近和契合短篇小说的艺术气质.相较于外部世界的宏阔场景,我更愿意走入人物的内心.人心浩瀚,难以穷尽,这正是短篇小说大展身手的地方.
9
傅小平:其实谈论门罗写普通题材、普通人物的同时,不能不强调她写出了她们并不普通的掩藏在平静生活之下的心理与情感顿悟.她的作品捕捉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正如有评论指出的,总是能抵达更多人的愿望,以及某种作家与读者间的私人而亲密的情感.当然,很多作家也在试图抵达那里,但很多时候只是在过度阐释.能否写出门罗所达到的那种准确性和普泛性,或许是写作者要追求的一个高标,也是门罗获奖所能给予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启示.
陆建德:说得很好,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准确性”和“普泛性”大都来自人情世故.难的是既精准,又简约.她不大会洋洋洒洒.对“普泛性”我还是有点保留,不是她那文化中的人,不是那样说话,也不是那样待人接物.中国作家观察、感受世界的方式让一般读者感到比较熟悉,有时这会成为一种局限.我觉得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关注到的女性作家有时候稍微有点偏差,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有的人过分关注自己,过分地讲自己的故事,写小说好像是一种自我心理治疗一样.但真正的小说家应该能够进入别人的世界,这就是创造力,而不是沉溺在自己的情绪世界、经验世界里面.所以我觉得女性作家真要出色的话,既要有个性,还要有一种非个人性的东西.也许后者更重要.这当然也适用于男作家.把固有的自我化解掉,这是很高的境界.
徐则臣:门罗这种绵密、散淡、看似无意之意的写法,在我看来应该是勘察现代人内心的最佳途径之一.门罗很“现实主义”,实则很“现代主义”.她进入人物内心、进入小说的方式,她叙述的坚定与毅力,她对现代短篇小说这一文体的“洋气”的理解,我以为放在最尖端的世界短篇小说创作中,也当是遥遥领先.门罗的成功得益于她一以贯之地忠直于自我.
李文俊:门罗在小说里描述着种种“心理之谜”,它们并不是在表面.就好像加拿大这么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其实内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痛苦,她写出了对人类的了解,她的小说对了解人类的内心很有帮助.
张悦然:门罗的小说里面其实有很强的宿命观,你能感觉到她的人物,好像被一个更大的东西控制,然后就是被她的命运收复的感觉.所以说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作家,就她还是挺相信、挺敬畏一些东西的.其实在很多传统的作家那里,因果的东西特别强.比如说像雨果,但是
作家类论文范文集,与短篇小自此复兴?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