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汉语言文学英美文学— 范文

关于世界文学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学术座会纪要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为关于世界文学类文学论文范文,关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学术座会纪要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可用于世界文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世界文学及文学作品及学术期刊方面论文范文。

456;多作品都是地方叙事,这是事实.但是既然《今日中国文学》诞生了,我就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空间有几何学,时间有地理学,中国文学不是作为一种地方性叙事存在的,或者说不是作为一种非常明显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存在的,它是作为对中国现代史的看法,放在一个时间之内的,放在当代六十年之内的展示,但是在展示人物命运的时候,又没有把人物放在固定化的地域,而是一种带有离散性的写作,我认为这也是地方性叙事,也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

唐晓渡(诗评家):今天的会议主题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和本土经验,其实,只要是中国作家,写的都是本土经验,因为中国经验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我们无法给中国经验下定义.


如何撰写世界文学本科论文
播放:24273次 评论:5233人

我想,传播这件事确实很重要.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我2001年坐飞机经过布拉格上空,想到了很多布拉格的作家,但我反过来一想,中国作家在捷克有什么样的影响除了汉学系之外,中国文学在捷克文学界的其他方面有怎样的影响

2006年我参加过他们的世界大会,在那里我很强烈地感觉到他们很想听到中国的声音,去年我们参加第八届柏林文学节,也是给中国一个诗歌朗诵,我不知道真假.因为同时还有其他语种的诗歌朗诵,据说中国诗歌朗诵反映很强烈,事后他们也讲道,首先他们对于中国的声音很好奇,同时也有一种期待,这其实是一对矛盾,就是他者对中国声音的期待和中国声音如今在传播当中不乐观的状况.

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且这个平台有一个对应平台,是北师大和汉办,又具有当代文学背景,可见这是非常好的平台.我想我们对这个东西事先还是要做一个分析,很多人确实想听到中国的声音,但是他们希望听到的是怎样的声音有很多事情我觉得是互相联系的,像中原主义、文本主义等等,内外是一致的,对内是什么样,对外是什么样,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这两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也组织了一些对译的活动,真正进行了诗人的对译就会发现,从实际翻译效果来说,里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中国文学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传播本身还是很弱的情况下,能够使翻译质量得到比较充分的保证,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指的并不是某一部作品的翻译.今天我们成功的建立起了这个平台,那么在具体工作方法上还应该有一些细致的讨论.谢谢大家!

王家新(诗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对本土经验取的是一个置疑态度,对同行也是劝告态度,劝告他们不要为了走向市场就吃中国这碗饭.我认为中国文学价值是个人经验,本土经验可以谈,但是必须要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这样才真正有文学价值.一个作家的本钱就是个人经验,在他的个人经验中肯定包含着本土经验,但个人经验是前提,是立足点,是看世界的角度.

另外谈到中国文学评价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议.据我感觉,中国文学作品并不是写得很好,在本土很有市场,但是它能否成为如歌德所言“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那是另外一个问题.那么很多西方读者也翻译了中国的很多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看中国的社会、政治等其他东西,他们从来不会讲某些精神是灵魂世界的一部分,就像歌德讲的“精神财富”,这是为什么呢看来,我们要更多的想想自身的问题.

我很认同歌德所说的“世界文学”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来给自己打分,那样是无效的,必须要走向世界,要看看别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中国作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中国文学某种化身.

另外就是传播的问题,写作是在需求一种对话,但是这个对话怎么进行有一个比喻:诗歌就是一个漂流瓶,它的希望寄托在“也许”上,漂流瓶会漂在岸上.我的作品被翻译成很多语言,但这并不是我的希望,也不是我写作的目的,因为诗是拒绝消费的.我们为什么要指望有市场我在德国朗诵的时候,有朋友很好奇地问我:王家新先生,你的诗在中国读者多吗我说不多,但是我相信他们是最好的读者.我不知道其他同行是怎么看待这些的,作为我来讲,写诗就是要把这个目标定下来,是个人心灵净化,你要想成为真正的诗人,你必须要这样做.

我也翻译策兰的诗,他一下子出名了,马上意识到危险.他的诗歌被德国人消费,很多时候他努力创造很深化的意象,就是拒绝让德国人读懂,这是诗人真正伟大的地方.阿多诺是很欣赏策兰的,他说“写诗是很野蛮的”.文化的野蛮是辩证的,阿多诺很欣赏策兰后期的诗.我们这些人都是孤魂野鬼,不是作家协会的会员,如果没有读者也没有关系,我们就练就大海的心.谢谢!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批评家):刚才每位学者的观点都很独特,我想其中涉及到几个问题.第一,所有作家都认为他们创作的作品都是本土经验,接踵而至的疑问是,既然都是本土经验,既然都是民族的,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世界为什么不知道有些学者提到翻译的问题,即文化差异问题.我们的作家觉得自己表达了本土经验,然而事实未必如此.本土经验里面的核心经验是什么我认为这就是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界没有提到的问题,反而是作家提出的.我们核心经验是什么我自己不知道.饥饿的经验是不是核心经验生育过程中怀胎6个月被拿掉是不是核心经验我不知道.提出核心经验,这是文学批评界和文学研究界需要注意的.

有些学者还谈到,我们不一定要跟着汉学家的思想走,而是要跟着我们自己的思路走,这是一个正面强攻.叶舒宪教授说“传播是不以

关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学术座会纪要的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关于世界文学类论文范文检索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传播越接近外围则波浪就越大,当中间消失的时候,外面的还在波动,这就要看你扔下的是什么石子.

我想,至此,主要问题都呈现出来了,一个是本土经验,一个是传播问题,一个是翻译问题.

高旭东(中国语言大学教授):我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事业看成是悲壮的努力.无论是外国人在中国,还是中国人在国外,其实都是本土的翻译者来翻译,只有极少数是国家推出的.

在当代,中国的很多诗歌是通过美国诗翻译过去的,这就是很成功的传播范例,而由我们翻译产生巨大影响的例子以前还没有过,甚至连我们翻译的《红楼梦》也不被国外接受,他们接受的是本土翻译.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文学首先不是一件客观的工艺品,文学是审美的东西,它和民族的审美需求紧密相连.那么谁能够知道这个民族最需要什么显然是生活在这个民族背景下的翻译家知道,他们知道用什么语言风格来迎合读者,我们尽管卖得很好,但是翻译过去以后,他们不一定喜欢,因为可能不符合他们的口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项工程要成功的话,必须考虑到国外的口味.为什么说这个工作是悲壮的就是因为这个工程非常伟大,我们要做好这个工作,就要把上述问题考虑进去,要考虑到美国的审美标准.

比如说对于寒山诗的输出,最早是从寒山的画开始,美国青年觉得这就是他们要回归自然的形象,他们就要这个东西,于是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输出出去了.寒山诗被创造性发挥,而正适合了美国青年要想甩脱束缚的洒脱心态,它就是这样成功的.

一个作品要翻译成功,其中有很多因素,我在这里反思一下中国的经验.我们在打了败仗之后,实际上没有看向西方,为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是曾经被满清打败过,曾经被西夏、辽金打败过,可是即使被打败,在这之后他们的文化也不在我们之上,我们不需要翻译.明治维新的日本打败中国以后,从1895年开始,中国的翻译文学才开始大量涌现,我们这时才发现自己在这方面不行,应当奋起直追.那时的翻译,基本上是以民族口味翻译出来的.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我们才发现,应该要原汁原味的汲取西方精华,应该虚心向人家学习,中国文学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地步.

当然,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非常重要.如果中国现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很强,我们不需要输入,他们就会主动来输入.这里有一个逆差和顺差的问题,我们被别人翻译的作品很少,但是翻译别人的作品却特别多.记得1989年我在从事翻译的时候,季羡林先生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要继承“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伟大悲壮的努力,使中国发愤图强,使我们国家蒸蒸日上.另外,在座很多作家也千万不要受影响,有些作家为了得奖而故意写一些荒诞的东西,千万不要这样.我们要写出民族的、深刻的东西,这样,将来我们就会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峰.

施战军(批评家):我们今天谈的是很有趣的事情,尤其面对着这么多的汉学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问题现在的确是一个很急迫的问题,无论是民间层面还是中国作协这样一个机构,都在努力做这件事情,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层面的传播状况,一个是送出去的传播,一个是被请去的传播.这两种传播又构成了传播当中的两面,送出去的传播是我们积极主动地把中国文学翻译成外文对外发行,如《中国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当然还有被请去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思考一个问题:传播资质如何界定有什么样的资质才能构成传播什么样的元素和传播相恰什么样的渠道影响传播这些都没有理顺.举一个例子,今天国外汉语学家的趣味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构成了影响,但是我觉得顾彬先生是例外,他是海外作家,但是他的读者在中国,我们感觉顾彬做的事让很多人了解了中国,实际上他是写中国研究,而后又在中国发行,他影响的是中国受众,这是特别奇妙的.这样的汉学家资本运作意识强,商业运作意识强,利用我们自己的产品,然后卖给我们自己,我们为什么没有人好好地考虑这样一种现象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戴维斯昂蒂亚诺(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社社长):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我很激动,我们谈到了本土经验问题,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50年代也讨论同样的问题,当时我们也在把我们的作品投入到世界,所以我们也在讨论本土的问题,后来历史解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和海外文学的传播是一样的.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要吸引全世界的注意,所以中国才讨论本土经验的问题.而本土经验问题又分为两个层面:1、翻译很困难,2、读者理解存在问题.作品翻译前后,需要审阅作家的简历等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关于这份期刊以及丛书的出版,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我们做这件事就是要向世界展示处在发展时期的中国,这套丛书能够成为显示中国正在经历的变化的指标.

施莱弗尔(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英语系教授,《今日中国文学》杂志编委):今天我主要讲一讲这份杂志和平台的作用.这份杂志可以为学者发表学术性研究文章,我希望它能够起到一个平台的作用.刚才叶教授提到了文化传播,指出这一点我们是没办法控制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有一些传播并不见得是这样.正所谓“文学是文化的产品”,学术期刊对文化、文学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刚刚建国的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学术期刊,这些学术期刊学者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了与自身文化大相径庭的他国文学,让我们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文学是一个不同的世界,它可能会向我们展现一个不同的世界.美国文化、美国文学跟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有很大的差别,而通过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的共通之处.

我们1876年创立了两份学术期刊,是由两所大学分别创立的.学者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发现我们共通的文化、文学的东西可以触及了.我们有商店、有复印机、有汽车,现在美国成为世界的中心,同时又是多种文化交流的中心.而如今中国正像美国一百年前一样,经济迅猛发展,所以这时候我们有这样一个学术期刊来体现时代的变化,是非常好的.我在50年前也创办过一个期刊,目的是要把文科和理科结合起来,使他们互相影响、共同推动前进.我在一个大学期刊杂志做了三年编辑,这个杂志就是文学性的,探讨如今文学的形势及其背后的关系问题.

现在我很向往和大家共同参与《今日中国文学》的编辑出版活动,因为有助于中国文学传播和推广.学者的作用我觉得就是能够坐下来对话,能够促进彼此交流的机会.实际上期刊的作用就是交流、对话.我们创立期刊的时候,也是要建立对话,现在我们希望《今日中国文学》也能成为交流、对话的平台.

最近有一本书,名字叫《当中国统治世界的时候》,这本书的内容是中国如何建设、如何发展,作者把中国和100年前的美国进行了对比.而期刊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了解中国,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

方维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今天听了不少

1 2 3 4

关于世界文学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学术座会纪要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

如此“文博士生”
有人大代表提出的“中组部把这些博士官员都招来考一下”的建议,附和赞同者甚众. 如此“文博士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
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
张非常考究的学位审定书上签字,并再喝一杯酒祝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的通道
像全日制学生一样上课,只需要提交博士论文,通过严格的博士论文答辩,可获得博士学位.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文凭的通道参考属性评定 。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
型(不排除出现其他形式),共计150。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院(系)名称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1先唐诗学2唐宋文学学制3年3元明清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授,详细资料,研究方向及学术专长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作家作品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2.现当代作家留学背景研。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大纲2016年全。

文学学术论文
读说的评论文章"一章,旨在指导中国学生写小论文和毕业论文,讲述了如何选题,做笔记,列提纲,起草论文,用引语,做注释,写书目等,有助于学生写出优秀的,规范的学术论文.是我国英语语言文学名。

中国学术论文发表网
中国学术论文发表网陕西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员登记表(编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籍贯毕业学校学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是否担任博导是否担任硕导,社。中华学术论文发表网2016年。

硕士论文指导纪要
专。硕士论文指导老师评语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校内指导教师评议书,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姓名学科专业校内指导教师姓名技术职称学位论文等级评价表(请在您选定的等级栏内划"√。

传播心理学
道和新闻论文类参评作品报送数额见附件1.其中参评国际传播奖项的作品,应不少于各报送单位报送数额的10%(各地记。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传媒与国际文化学。

“中国文学***传播”学术座会纪要(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