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关论文下载,关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及儿童美术及美术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因而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三)解释阶段
解释是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帮助儿童把握具象的艺术形式所再现的东西,或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情调,意义或意味.
探讨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必须根据美术作品的各个部分来理解美术作品的整体,又必须根据美术作品的整体来理解美术作品的各个部分.
(四)评价阶段
评价是指判断一件美术作品的价值.对学前儿童来说,评价作品阶段不是重点.如果儿童能够对作品说出自己的喜欢之处,说出自己对作品含义的某些理解,或是吸收作品的某些方面,进行自己的创作,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四,学前儿童欣赏教学活动的指导
讲究合适的方法
运用协同合作式的对话法,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式的关系.
创设有效美术欣赏环境
欣赏环境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
走进自然,激发,培养幼儿欣赏的兴趣.
布置多样而优美的欣赏环境.
进行有效设问
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
要教会儿童提问题.
不强求儿童接受权威或教师的看法.
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评估
一,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选取能反映教师真实教育水平的事实作为评价的对象,如:
1,教师是否有了解本班每个幼儿的美术发展及其身心发展状况的能力
2,教师是否有把握美术教育目标的能力
3,教师是否有选择恰当的美术教育内容的能力
4,教师是否有组织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
5,教师是否有创设美术教育活动环境的能力
6,教师是否有指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和表现的能力
7,教师是否有评价幼儿美术活动结果的能力.
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视角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
对以往的美术教学工作出反思
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制定有效的评价依据来评价教师的美术教学行为,如:
1,让教师和幼儿都有成就感.
2,与幼儿美术教育整体课程和谐统一,是完整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3,美术教学行为目标是幼儿美术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实施.
4,美术教学行为内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5,美术教学行为设计因地制宜,符合本幼儿园,本班的实际情况.
6,美术教学行为过程需有利于幼儿主动性.
7,美术教学行为需创设合适的环境.
8,美术教学行为中有可供使用的材料.
9,美术教学活动设计需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
10,美术教学行为中教师能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
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美术教育目标
关注实际情况
便于操作
评价信息来源
二,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能力的评价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能力的评价视角
1,用心思考2,兴趣性
3,持续性4,自主性
5,创造思维方式6,对工具的把握
7,成就感8,习惯和秩序养成
主要目的:
1,了解每一个幼儿美术发展的特征及其他身心发展的特质
2,对以往的教育做出反思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3,促进幼儿的发展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能力的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学前儿童与自我
学前儿童与团体
学前儿童与标准
三,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估
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视角
1,智能成长2,感情成长
3,社会成长4,知觉成长
5,生理成长6,美感成长
7,创造性成长
对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
2,要能表达内心心像,宣泄个人情感.
3,要能发挥幼儿的个性,有自我的表现.
4,要能表现出活用绘画材料的特性.
5,图画作品要和画纸的大小相称.
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简介
关于美术的基础知识
色彩是绘画基本要素之一.色彩有表现性,象征性和装饰性三个特点:
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辨认
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纯度和明度.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如七种基本色相中,紫色色度最暗淡,黄色色度最明亮.
(二)色彩的运用
学前儿童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学习主要经历了按物择色,通过颜色变化来处理画面上的色彩,色彩的情感表达这几个过程:
按物择色是指学前儿童能运用认识的颜色,正确地表达出带有固定颜色的自然物,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着色,如小草是翠绿的,海水是蓝的,云朵是白的等等.
色彩的变化是指通过色彩的对比,渐变,重复等的变化来表现画面上的各种形象的颜色与画面底色之间的关系,使画面更明亮,生动.
色彩的情感表达是指运用主观知觉来构成画面的色彩,如用红色表现愤怒时的脸,用白色表现哀愁时的脸,用绿色表现生气时的脸等等.
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和.
3.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4.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5.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二,选择题
1.()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B.梁启超C.章太炎
2.()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A.福禄贝尔B.康德C.斯宾塞
3.学前儿童()教学领域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各种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材料,用线条,色块,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A.欣赏B.手工C.绘画
4.雕塑作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另一种是浮雕.
A.浅浮雕B.圆雕C.透雕
5.()认为,艺术是一种情感符号.
A.苏珊·朗格B.阿恩海姆C.斯宾塞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含义
2.谈谈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多样化问题.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通过哪两方面体现出来
四,论述题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空间
2.线条形体结构色彩
3.视觉艺术
4.学前美术教师
5.教育
二,选择题
1.A
2.B
3.C
4.B
5.A
三,简答题
1.参见教材第235页.
2.参见教材第235-236页.
3.参见教材第7页.
四,论述题
1.参见教材第236页.
2.参见教材第16-22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填空题
1.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的幼儿教育
思想及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2.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3.卢梭将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4.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5.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陈鹤琴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幼儿园.
二,选择题
1.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
2.1923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
3.()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他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的教育活动之中,
A.卢梭B.罗杰斯C.福禄倍尔
4.()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A.蔡元培B.陈鹤琴C.屠如美
5.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的一类人身上,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
A.匠B.士C.民
三,简答题
1.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2.改革开放后,中国学前美术教育开始注意到哪些方面的问题
3.简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主张.
四,论述题
1.美国及日本的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
2.谈谈当下幼儿园学前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