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文学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中文系本科毕业文题目新生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现代文学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中文系本科毕业文题目新生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现代文学及青年教师及中文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现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40;指导思想,我们也重新设计了考试形式.我们加重了学生课程论文,日常交流互动在分数上所占的比重,这两者的比例达到40%.同时考试的内容,也减少知识点的考察,而着重分析能力的考察.这样做,使教与考能够协调统一,自始至终贯彻"立体培养模式"的教学思想.4-5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校外专家评价(原件在网络上,以下是抄件):
全国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欧阳光博士的评价意见:
朱寿桐教授主持的暨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精品课程,充分考虑到本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努力追寻可靠的知识性,独立的探索性和特别的系统性,更主要的是,创立了立足于本科生教学但同时又致力于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的"立体培养模式",不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乃至对于整个中文学科的教学都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如何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是中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着面临的共同问题,许多有识之士都做出过很好的探索,但朱寿桐教授建立的这种"立体培养模式"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加吻合中文学科的传统手法.中文学科的传统教学手段往往是主讲教授的讲授与助教辅助教学的结合,当传统的助教制度失去了其相应的执行机制之后,相信这种"立体培养模式"必将成为良好的且行得通的替代物.
全国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谭桂林博士的评价意见:
朱寿桐教授主持的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拥有诸多建树,而他们的教材编写尤为值得称道.
眼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材非常之多,但朱寿桐教授围绕着他们的精品课程建设所设计的这部教材,立足于海外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体现出他们自己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是一部风格独特,内容十分广泛而系统性很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专着,加之宋剑华,王列耀,姚新勇,洪治纲等教授的通力协作,一定能够成为本学科具有明显特色和学术魅力的一部教材.
中国新文学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的赓续和更新,我们的研究对象确实不应仅仅局限在中国,更不应局限于中国大陆,而应是辐射到整个汉语世界.汉语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新文化基础上又有着卓越的建树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并且相信有着灿烂的未来.以汉语为载体的新文学写作当然主要承载着百年来中国新文化和中国经验的表述,体现着与亿万中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不过作为汉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汉语还通过新文学的各种样式表达着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审美价值理念和审美趣尚,表达着世界各地华人以及在传统上和习惯上使用汉语的人们各自的人生体验,这些都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概念所能包括的内涵.因此,朱寿桐教授所领导的这个教学与科研团队旨在编修一部囊括整个汉语世界的白话汉语文学的文学史,是非常有远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着名词学专家,广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曾大兴先生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面向侨生)》课程的评价意见:
朱寿桐教授主持的暨南大学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立足于该校作为侨校的特点,在课程格局上打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框架,以世界范围的汉语文化圈的文学运作为基本对象,是一种着眼于海外,着眼于世界,也着眼于汉语文化发展的未来的教学工程.这项教学工程不仅适合于面向台港澳和海外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有利于对大陆以外地区"中华现代文化的国际推广".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注重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汉语桥"工程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的举措得以蓬勃展开且卓有成效.但这样的工程和举措主要致力于推广中国语言文化和传统文化,未能关注中国现代文化的国际推广.完整的中国文化概念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这门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及相应教材的编修能够使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计划更加完整与完善.海外华人社区一直没有割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从民俗民风到文化教育,都有存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等了解甚少,甚至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予以误解并加以排斥.暨南大学的这门课程的推广,有利于克服海外华人对中华现代文化长期隔膜的状况,有利于增强在现代文明语境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这篇论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xie/070235150.html
特予以推荐
学生评教
校内学生评教指标:
长期以来,我校教务管理部门坚持"结束一课,评估一门"教学检查原则,组织学生按学校制定的评估表对任课老师进行评估,其评估指标如下:
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评价等级
优
良
中
差
教学态度0.20
1遵时守纪,为人师表
0.40
2严格要求,尊重意见
0.60
教学内容0.35
3观点明确,概念清楚
0.30
4精选内容,更新知识
0.30
5联系实际,例证恰当
0.20
6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0.20
教学方法0.30
7因材施教,注重启发
0.35
8语言生动,深入浅出
0.35
9手段多样,板书有序
0.30
教学效果0.15
10知识掌握,能力培养
0.50
11思维开拓,兴趣激发
0.50
附加分
非英语课程用英语教材,英语讲授
近一年学生对宋剑华,姚新勇评价结果:
老师能够为人师表,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内容丰富,观点明确,注重方法教学,注意授课方法,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多媒体使用恰当.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注意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一年来,学生给两位老师的平均评估分为90.1分(85分为优秀等级.外招生受居住地习惯的影响,给老师评估的标准与内招生不同.他们的考核分数会视实际情况,略作微调.)
朱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往往能将一个抽象的理论术语解说得非常形象生动.比如他用不同的画家画同一个茶杯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绘画效果作为例子,来说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这三种文学创作方法的区别,就让我豁然开朗.
2006级中文系学生陈路得
朱老师讲课很生动,很有激情,常常是口若悬河,根本不用看讲稿.有时讲到得意处,辅之以姿体动作,很有感染力,同学们时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充满快活的空气.2006级中文系学生张旭阳
朱老师很善于譬喻,经常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们感觉到文学并不是书本上的东西,而是活在现实之中.同学们常常听得如痴如醉,鸦雀无声.
2006级中文系学生许静
宋老师知识很渊博,讲课时旁征博引,随意拈取,让我们大开眼界,钦佩不已.2006级中文系学生刘珊珊
宋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很风趣,幽默,往往引起同学们会心的微笑.下课后同学们经常还围着宋老师问这问那,讨教各种问题.宋老师总是不厌其烦,让同学们满意而去.2006级中文系学生张凤娟
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朱寿桐教授录像资料要点:
本节课内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一,徐志摩是一位具有自由心性的杰出诗人
徐志摩的婚姻变故与他的自由心性
徐志摩对梁启超的服膺与反叛:基于对自由的追求
二,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
1,徐志摩多种文体的涉历
2,徐志摩散文的特色:浓烈,强烈
3,徐志摩散文与诗歌的比较
4,关于徐志摩散文成就高于诗歌的谬误认识
三,徐志摩的诗歌风格
1,与散文相反:表现出诗兴的轻盈典型的例子《雪花的快乐》
2,与散文的浓丽和强烈相反:情感趋于疏淡典型的例子《沙扬娜拉》
3,与他的人生性格相反:不粘着的潇洒风神典型的例子《偶然》
4,上述三种风格集中表现在他的代表性诗作《再别康桥》
四,布置作业:以《再别康桥》为例,整理出徐志摩诗歌风格的几方面的体现.
宋剑华教授录像资料要点:
一,一部《雷雨》拯救了中国话剧
1,《雷雨》的创作背景
2,关于"雷雨"论争的再思考
3,现代舞台上的"雷雨"
二,《雷雨》的矛盾结构模
关于现代文学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中文系本科毕业文题目新生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