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医学生心理文年度,环境医学所硕士班专题讨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实验教学方面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医学生心理文年度,环境医学所硕士班专题讨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实验教学及生物化学及生物医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实验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深受同学们欢迎,同时也探索出一条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途径.2006年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科基地以及医学部配套资金的支持下,学院又开始了第二期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共投入经费250万元,目前初步开展了40项课题,内容主要涉及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和基因功能研究及机体机能调节两个方面,有140余名学生参加,其中八年制学生占80%.40位指导教师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博士生导师等,经过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发表论文及综述22篇,还有部分文章待发表.
3.基础与临床结合,实验与理论结合,培养学生终身自学的能力——启动十个重大疾病和医学重大问题的PBL项目及课程整合
1)PBL项目的实施
为实现"培养具有较全面综合素质的,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较大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目标,单有实验课程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配套的理论课程改革.因此,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压缩学时,将1/4学时用来进行十个重大疾病和问题的PBL教学:病毒性肝炎(庄辉院士主持),疼痛(韩济生院士主持),艾滋病(宫恩聪教授主持),SARS(顾江教授主持),肿瘤(郑杰教授主持),动脉粥样硬化症(王宪教授主持),糖尿病(贾弘禔教授主持),心力衰竭(吴立玲教授主持),自身免疫病(高晓明教授主持),抑郁(库宝善教授主持).
学校对每个专题给予2万元资金支持,每个PBL专题组由跨学科的专家构成,这些专家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公共卫生,药物开发等方面的专家,并邀请患者参与.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讨论,典型病例分析,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分组讨论,学生登台讲演等形式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运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文献综述和演讲等能力普遍提高,培养了良好的科研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基础与临床学习相结合的意识.
由10个PBL专题与原有的12门基础医学课程所形成的有机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不但具有北京大学特色,而且探索出一条在我国办学规模大,学生数量多,设备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情况下,高质量,高速度培养大批顶尖医学人才的新途径.
2)课程整合的尝试
为了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我们打破了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器官,系统的机能为主线,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有机的整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先从理论教学入手,从易整合的器官,系统入手,进行了以下五个模块的整合:"心脏活动,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血管生理,动脉粥样硬化,降脂药等","体温调节与发热,解热镇痛药","消化道生理,溃疡和抗酸药","肾脏生理,肾衰,利尿药".这种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同时减少了不同课程间内容的重复,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了在提高教学法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学时,使我们在完成了某个系统的优化教学法后,可以组织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与现有理论课程整合的改革相配合,机能实验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利用同一实验方法,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同一动物模型不断深入,区分了解正常,疾病和用药转归等的一系列相关知识.例如将正常血压的生理实验与病生理实验中休克模型的制备,药理学实验中对血压调控的药物观察,融合成一个综合实验.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已开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还为八学制学生开设了自主设计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从单纯性的理论验证和基本操作训练提高到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把握时机,发现新问题,确立教学研究和改革新项目,不断深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
按照教育部的整体部署,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学校每两年举行一次教学改革课题论证,遴选一批教学研究课题.2006年基础医学院的《基础医学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深入开展PBL教学研究,深化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八年制基础课程英语教学项目》,《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低年级长学制医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八年制解剖学的教学改革方案》,《结合学科优势开展生理学第二课堂》七个课题被确立为学校的教学研究项目,并给予0.5-5万元不等的资助,其中五个课题还被确立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上述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基础医学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
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
中心主持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共开设各类实验234项:
机能学实验包括实验动物在体实验,离体器官实验,电生理,人体机能,理化分析,疾病模型等实验,共开设实验44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包括酶促反应动力学,蛋白质分离,纯化,鉴定及活性分析,核酸的提取,扩增,重组及鉴定等实验,共开设实验8项.
形态学实验包括对正常与疾病状态的形态学的大体,显微镜观察实验,组织学技术,超微结构研究技术,分子形态学实验技术,如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实验技术,共开设实验85项.
病原与免疫实验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寄生虫学,细胞免疫与分子免疫学实验,共开设实验46项.
细胞生物与遗传实验包括细胞培养,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分子遗传,临床遗传实验,共开设实验11项.
在这些实验技术中,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是渗透到各领域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中心继承北医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通过基础性实验强化对全体学生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的培养,作为进入科学研究的基础,对全体学生严格训练,目前基础性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50%.
同时,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通过全体学生运用基本实验技术,常用仪器和设备独立设计,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综合性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33%.
研究性实验为优秀学生开放,是对学有余力,创新意识强的同学进行的个性化教育.主要在教授的科研实验室内进行,以确保研究性实验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此类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17%,目前主要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中实施的40个课题,内容主要涉及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和基因功能研究及机体机能调节两个方面,每年约140余名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参加为期一年以上的研究性实验.
附研究性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教研室
导师
姓名
职称
课题名称
学生
人数
1
免疫学系
陈慰峰
教授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3
2
免疫学系
马大龙
教授
人类功能基因组学
4
3
免疫学系
邱晓彦
教授
癌细胞产生的Ig分子免疫抑制效应探讨
2
4
免疫学系
张毓
教授
淋巴细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
3
5
免疫学系
韩文玲
教授
人类新基因CMTM4的功能研究
3
6
免疫学系
王应
副教授
新趋化因子相互作用受体的研究
1
7
免疫学系
王月丹
副教授
适应性免疫应答与抗原肽疫苗的基础研究
12
8
免疫学系
赵红珊
副教授
CKLF基因上游调控区SNPs分析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2
9
神经生物学系
崔彩莲
教授
前脑NR2B过表达大鼠诱导及重建吗啡,可卡因CPP的易感性研究
3
10
神经生物学系
万有
教授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辣椒素受体及其表达的移型参与慢性炎性痛的机制
4
11
神经生物学系
王克威
教授
整体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场电位的长时程增强(LTP)的电生理研究
4
12
神经生物学系
王韵
教授
神经系统发育及损伤的信号通路研究
3
13
神经生物学系
于常海
教授
多聚磷酸盐在真核生物中的功能研究
3
14
神经生物学系
崔德华
教授
阿茨海默氏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与防治
4
15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管又飞
教授
前列腺素E2受体EP2和EP4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3
16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王宪
教授
吞噬细胞抗氧化机制在高同型半胱氨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发病中的作用
3
17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徐国恒
教授
细胞内油滴与油滴包被蛋白参与甘油三酯代谢和肥胖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2
1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尚永丰
教授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性激素相关肿瘤病理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
1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童坦君
教授
细胞
实验教学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医学生心理文年度,环境医学所硕士班专题讨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