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计算机网络类毕业论文模板,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网络及操作系统及参考文献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计算机网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序(client.c)和服务器程序(server.c),该程序应能实现下述命令功能:get:取远方的一个文件
put:传给远方一个文件
pwd:显示远主当前目录
dir:列出远方当前目录
cd:改变远方当前目录
:显示你提供的命令
quit:退出返回
这此命令的具体工作方式(指给出结果的形式)可以参照FTP的相应命令,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实现几个命令.
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3.3注意事项
1,关于端口号(假设用SERV_PORT来表示)的设定,原则上2000至5000都可用,为避免冲突,建议取你学号后三位数加上2000,比如学号为971234,则可定义:
#defineSERV_PORT2234
2,客户和服务程序中要有相应的include文件(参考所给例子程序)
3,有些同学的server方程序支持多连接,为了不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并发连接数限制在3个以内.
4,最后提交源程序,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说明设计的思路
四,实验三:局域网截包程序设计(选做实验)
4.1实验目的
目前的局域网基本上都采用以广播为技术基础的以太网,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包,不仅为这两个节点的网卡所接收,也同时为处在同一以太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网卡所截取.因此,黑客只要接入以太网上的任一节点进行侦听,就可以捕获发生在这个以太网上的所有数据包,对其进行解包分析,从而窃取关键信息,这就是以太网所固有的安全隐患.网上主要的免费黑客攻击工具如SATAN,ISS,NETCAT等均将以太网侦听作为基本的手段.
本实验实现一个局域网截包程序,目的在于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工作机制(包括封包机制,协议分析等),该实验是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一个有益的补充.
4.2实验内容
在一个局域网环境中,用C语言实现下面的基本功能:
(1)确定截包的方法:包括RAW模式SOCKET,PACKET32以及直接作为驱动程序挂在NDIS上
(2)要求截获以下包的类型并分析:以太网帧格式,IP包,ICMP包,TCP报文段,UDP报文等相关字段进行描述.
4.3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按下述步骤进行:
熟悉RAW模式的SOCKET编程
熟悉PACKET32的工作机制
熟悉WINDOWS2000环境下NDIS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
编写基于上述某一机制的局域网截包的实现程序,
在模拟实现环境下调试并运行自己编写的协议实现程序,
如出现异常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记录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五,实验四: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选做实验)
5.1实验目的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保证通信双方在有差错的通信线路上进行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中通信控制功能最典型的一种协议.
本实验实现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送部分,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链路层协议中的"滑动窗口"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
5.2实验内容
在一个数据链路层的模拟实现环境中,用C语言实现下面两个数据链路层协议.
(1)"退回到N重发"的滑动窗口协议(参考文献[1]第四章的协议5),
(2)"选择重发"的滑动滑动窗口协议(参考文献[1]第四章的协议6),
5.3模拟实现环境
数据链路层协议位于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它使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网络层的分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服务.
由于构造实际的工作环境需要系统提供支持,难度较

计算机网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这个模拟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两个代码文件sim.c和worker.c,
一个通用的头文件mon.h,包含类型预定义,常量定义等,
协议文件使用的头文件potocol.h,包含支撑函数的函数声明等.
模拟系统使用三个进程:
main:控制整个模拟系统.
MO:协议2和协议3的发送方(machine0).
M1:协议2和协议3的接收方(machine1).
文件sim.c中包含着主程序,它首先分析命令行并且将参数保存起来,接着创建六个管道使得三个进程之间能够进行通信,所创建的文件描述字以如下方式命名:
MO和M1的通信,
w1,r1:MO到M1的帧传递
w2,r2:M1到MO的帧传递
Main和MO的通信:
W3,r3:main通知MOgo-ahead
w4,r4:MO通知main,MO已准备好
Main和M1通信:
w5,r5:main通知M1-go-ahead
w6,r6:M1通知main,M1已准备好.
模拟实现环境的源程序放置在相应的目录下,请同学们首先把这些文件拷贝到自己的用户目录下.
5.4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按下述步骤进行:
(1)熟悉已给出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模拟实现环境的功能,
(2)编写两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实现程序,
(3)在模拟实现环境下调试并运行自己编写的协议实现程序,
(4)了解协议的工作轨迹,如出现异常情况,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原因分析,
(5)保留你实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你的用户目录下,以备辅导教师检查.
附录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ComputerNetworks(ThirdEdition)",AndrewS.Tanenbaum,Prentice-Hall,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1996
中译本《计算机网络》,熊桂喜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2]《TCP/IP网络原理与技术》,周明天,汪文勇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3]《计算机网络》(第3版),谢希仁编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附录二: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报告
课程
实验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姓名
同组人学号
实验日期
教师审批签字
二零零三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要求
二,实验环境
三,程序的逻辑框图
四,程序源代码
五,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六,总结
七,教师意见
附录三,SOCKET编程
1,SOCKET规范概述
WindowsSockets规范以U.C.Berkeley大学BSDUNIX中流行的Socket接口为范例定义了一套MicosoftWindows下网络编程接口.它不仅包含了人们所熟悉的BerkeleySocket风格的库函数,也包含了一组针对Windows的扩展库函数,以使程序员能充分地利用Windows消息驱动机制进行编程.
WindowsSockets规范本意在于提供给应用程序开发者一套简单的API,并让各家网络软件供应商共同遵守.此外,在一个特定版本Windows的基础上,WindowsSockets也定义了一个二进制接口(ABI),以此来保证应用WindowsSocketsAPI的应用程序能够在任何网络软件供应商的符合WindowsSockets协议的实现上工作.因此这份规范定义了应用程序开发者能够使用,并且网络软件供应商能够实现的一套库函数调用和相关语义.
遵守这套WindowsSockets规范的网络软件,我们称之为WindowsSockets兼容的,而WindowsSockets兼容实现的提供者,我们称之为WindowsSockets提供者.一个网络软件供应商必须百分之百地实现WindowsSockets规范才能做到现WindowsSockets兼容.
任何能够与WindowsSockets兼容实现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就被认为是具有WindowsSockets接口.我们称这种应用程序为WindowsSockets应用程序.
WindowsSockets规范定义并记录了如何使用API与Inter协议族(IPS,通常我们指的是TCP/IP)连接,尤其要指出的是所有的WindowsSockets实现都支持流套接口和数据报套接口.
应用程序调用WindowsSockets的API实现相互之间的通讯.WindowsSockets又利用下层的网络通讯协议功能和操作系统调用实现实际的通讯工作.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2,WINDOWS环境下SOCKET基本函数
(1)WSAStartup函数intW
计算机网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